-
题名理性的四重向度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李武装
-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
-
出处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23,共4页
-
文摘
理性范畴在哲学史上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形态。总体考察理性,有本体意义上的理性、认识论意义上的理性、与科学技术相关的理性和人文价值理性四重向度。疏理理性,寻求理解上的一致,为理性范畴当代话语权出场提供了可资利用的资源,也是人类本身理性成熟的标志。
-
关键词
理性
宇宙理性
技术理性
价值理性
“道”
“理”
-
分类号
B01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
-
题名两个世界与理性主义:柏拉图、斯多葛派与西塞罗合论
被引量:5
- 2
-
-
作者
刘敬东
-
机构
广东省行政学院
-
出处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97-101,共5页
-
文摘
国内外学界都曾有人认为,西方文化-哲学的特征是两个世界,而中国文化-哲学传统的特征是一个世界.韦伯在讨论新教与儒教的不同时曾认为,新教伦理在对待尘世的态度方面,与儒教伦理形成了强烈的对照.在韦伯看来,如果说儒教对世间万物采取一种随和态度的话,那么新教伦理则与世界处在一种强烈而严峻的紧张状态之中.①国内也有学者认为,在中国文化-哲学中,中国的天、地、人是联系在一起的,它是一个人生世界,彼岸世界是为此岸世界服务的,人的地位非常高,所以参天地,赞化育.这在基督教是不可理解的,因为人只能跪拜在神的面前,敬畏神的存在.希腊哲学是两个世界,如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和感性世界等.②本文以柏拉图、斯多葛派和西塞罗的有关哲学思想作为案例,对西方哲学所具有的两个世界和理性主义的文化传统作一简要的分析与考察.
-
关键词
斯多葛派
柏拉图
西塞罗合
两个世界
理性主义
西方哲学
理念世界
感性世界
宇宙理性
法律制度
-
分类号
B5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
-
题名西方美学后现代反形式论的观念史意涵
- 3
-
-
作者
张旭曙
-
机构
复旦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
-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4-111,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项目"西方美学中的‘形式’:一个观念史的考索"(项目号:04cz013)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反形式论的思想大背景是具有同质性和统一性的理性宇宙观的破裂,其生成有三大动力:现代科学尤其是物理学的伟大成就带来的深刻的观念变革、众多哲学学派发起的对传统形而上学整体性的挑战、现代主义文艺的激进的形式革命。反形式论的主要理智力量包括解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其主旨是怀疑批判以启蒙理性为核心的现代性方案,反省重估西方理性主义文化(概念思维、中心情结、本质主义、有机整体、深度模式、人本主义等)、宣扬赞美异质性、混杂性、事件性、现时性、多元性、非同一性,具体表征为无中心、丧失整体感、非确定性、自我意识的危机、缺乏深度等。后现代反形式论斩断与终极本源(数、和谐等)、深层模式(内容与形式二分)、绝对自我的构型力(先验形式)等的瓜葛,使一切传统形式观念有被消解的危险。反形式论含有建立一种更健康更合理的文化的深层动机,西方思想面临是否重建形式的统一性的抉择。
-
关键词
反形式
异质性理性宇宙观
现代物理学革命
理性批判
艺术解体
形式统一性
-
分类号
B83-061
[哲学宗教—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