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衰变与宇宙学红移 被引量:1
1
作者 肖立业 伍岳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共4页
真空充满了量子涨落和真空零点能,这已经被多方面的实验所证实。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时,可能会与真空发生相互作用而衰变。本文提出了一个用于计算电磁波在真空中衰变的理论模型,该模型认为电磁波可以激发出量子谐振子(即受激量子涨落)... 真空充满了量子涨落和真空零点能,这已经被多方面的实验所证实。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时,可能会与真空发生相互作用而衰变。本文提出了一个用于计算电磁波在真空中衰变的理论模型,该模型认为电磁波可以激发出量子谐振子(即受激量子涨落)或虚粒子对而损失能量,而所损失的能量会以其他形式再放出光子(即受激真空辐射),从而对宇宙学红移和微波背景辐射(CMB)产生贡献,并由此认为宇宙学红移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基于此模型,可以对宇宙学红移和CMB观测结果做出适当解释,计算推导表明:星光衰变红移与基于宇宙匀速膨胀模型得到的宇宙学红移量具有相同的数学形式。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暗能量"问题等也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激量子涨落 受激真空辐射 电磁波衰变 宇宙学红移 暗能量 宇宙微波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电磁波与真空的相互作用及当前几个宇宙学问题的探讨
2
作者 肖立业 伍岳 林良真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共7页
当前,国内外同行普遍接受的ΛCDM宇宙学模型(也即宇宙学常数或暗能量-冷暗物质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涡旋星系自转速度曲线和宇宙学红移-距离关系的超新星观测结果。然而,目前不仅还没有直接探测到暗能量和暗物质粒子,而且在理论上对暗能... 当前,国内外同行普遍接受的ΛCDM宇宙学模型(也即宇宙学常数或暗能量-冷暗物质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涡旋星系自转速度曲线和宇宙学红移-距离关系的超新星观测结果。然而,目前不仅还没有直接探测到暗能量和暗物质粒子,而且在理论上对暗能量和暗物质的本质是什么也还存在较大的争议,其他修正引力理论也尚未取得共识。本文作者在前期的论文中,通过假设真空虚粒子对可以对电磁波(或光子)造成散射并结合Einstein-de Sitter模型,也可对宇宙学红移-距离关系的超新星观测结果进行很好的拟合,但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基于上述假设和其他宇宙学模型,也可对超新星观测结果进行适当的拟合。因此,有必要对宇宙学红移-距离关系的物理机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其中,建立合理的引力理论仍然是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试图提出一个修正引力势方程并得到相应的修正引力方程,并以此为基础对暗物质、暗能量等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波 真空散射 宇宙学红移 哈勃常数 修正牛顿势 修正牛顿引力方程 暗物质 暗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