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宇宙大尺度结构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唐林 林伟鹏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6-172,共37页
宇宙的结构是由初始密度扰动发展而成的。在引力和宇宙膨胀的作用下,初始密度扰动不断增长,经过线性和非线性阶段,逐渐演化为现今的宇宙结构。在一个给定的宇宙学模型下,可以用一系列动力学方程来描述宇宙中暗物质和重子物质的运动及演... 宇宙的结构是由初始密度扰动发展而成的。在引力和宇宙膨胀的作用下,初始密度扰动不断增长,经过线性和非线性阶段,逐渐演化为现今的宇宙结构。在一个给定的宇宙学模型下,可以用一系列动力学方程来描述宇宙中暗物质和重子物质的运动及演化历史。在过去的几十年间,随着算法的完善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从最初几十个粒子的纯引力模拟到1010个粒子在秒差距量级的多体加流体动力学模拟,大量不同的数值模拟技术被用来研究宇宙结构的形成和演化。在这个过程中,数值模拟的分辨率和精度不断提高,模型中对重子物质物理过程的描述也越来越完善。这些模拟技术与观测结果相结合,使人们对宇宙的大尺度结构以及星系团的形成和演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观测的发展方向和设备研发。不同数值模拟结果在纯引力研究方面得到了较好的统一,但不同的星系模型使得流体模拟的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大尺度结构 星系形成和演化 数值模拟 多体动力学 流体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宇宙大尺度结构对星系形成和空间排列的影响
2
作者 王鹏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8-119,共2页
星系的空间排列以及指向并非随机的.星系的主轴和角动量与物质的大尺度分布存在一定的指向相关.这一方向的研究将可以促进我们对结构形成机制的认识,并提供一个独立的视角去检验星系形成过程中的环境效应.本文就相关问题做了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 宇宙大尺度结构 星系形成 空间排列 尺度分布 环境效应 角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宇宙大尺度结构空洞的演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赵飞 罗煜 韦成亮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9-105,共17页
为了研究空洞的演化以及暗物质空洞和星系空洞的差别,使用一组高精度的N体模拟数据以及基于此给出的半解析模拟星系数据,在红移2.03到红移0之间取了6个红移的数据,并使用VIDE (Void Identification and Examination toolkit)算法来找空... 为了研究空洞的演化以及暗物质空洞和星系空洞的差别,使用一组高精度的N体模拟数据以及基于此给出的半解析模拟星系数据,在红移2.03到红移0之间取了6个红移的数据,并使用VIDE (Void Identification and Examination toolkit)算法来找空洞,对星系空洞和暗物质空洞的统计性质比如丰度、数目、大小、形状、叠加密度轮廓等演化的比较的结果表明,随着红移的减小,空洞的数目逐渐减少、内部密度逐渐变小、体积逐渐增大、空洞的形状越来越扁.暗物质空洞和星系空洞的数目、平均大小、平均椭率的比值与红移呈线性关系.此外,不论是暗物质空洞还是星系空洞,小的空洞密度比在分布上比大空洞的低,更容易贯通并合,演化效应更明显.另外由于星系总是形成于暗物质密度场的高密度区域,使其不容易示踪暗物质空洞的一些薄弱的墙结构,导致星系空洞提前贯通.而对于已经形成的星系空洞而言,即便是其墙上最薄弱的地方也往往堆积着显著的暗物质,使得星系的位置保持稳定,甚至形成新的星系,从而抑制星系空洞的贯通.整体上暗物质空洞的演化要比星系空洞的演化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学:大尺度结构 宇宙学:暗物质 方法: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宇宙在大尺度上是均匀的吗? 被引量:1
4
作者 朱杏芬 褚耀泉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72-176,共5页
宇宙中的物质在大尺度上是均匀分布的,还是保持着分形分布的特点,成为近年来观测宇宙学中争论的一个热点.Pietronero等人认为直到目前观测到的最大尺度(≈1000h-1Mpc)星系的分布仍保持D≈2的分形结构,而大多数坚持标准模型的宇宙... 宇宙中的物质在大尺度上是均匀分布的,还是保持着分形分布的特点,成为近年来观测宇宙学中争论的一个热点.Pietronero等人认为直到目前观测到的最大尺度(≈1000h-1Mpc)星系的分布仍保持D≈2的分形结构,而大多数坚持标准模型的宇宙学家都认为宇宙在大尺度上是均匀分布的.宇宙物质在大尺度上是否均匀分布,将由下一代的红移巡天的结果来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大尺度结构 星系平均密度 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涨中粒子的生成对大尺度宇宙微波背景各向异性功率谱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董义乔 张笋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36-340,共5页
WMAP(Wilkinson Microwave Anisotropy Probe)观测得到的宇宙微波背景(CMB)角功率谱在大尺度上比广泛使用的ACDM宇宙模型给出的理论值有明显的压低.通过引入暴涨中粒子的生成过程,研究了大尺度上CMB各向异性功率谱的行为.计算表明,粒子... WMAP(Wilkinson Microwave Anisotropy Probe)观测得到的宇宙微波背景(CMB)角功率谱在大尺度上比广泛使用的ACDM宇宙模型给出的理论值有明显的压低.通过引入暴涨中粒子的生成过程,研究了大尺度上CMB各向异性功率谱的行为.计算表明,粒子的生成使得暴涨的原初功率谱产生了修正,从而影响了CMB的角功率谱,这样可以较为自然地得到四极矩附近的压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学:观测 宇宙背景辐射 宇宙大尺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移畸变测量宇宙结构增长率的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史峰 杨小虎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7-44,共18页
星系红移巡天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依据光谱红移测距,详细刻画宇宙中星系的三维空间分布。由于星系本动速度的存在,红移空间的星系分布存在着严重畸变,在大小尺度上有着不同模式的各向同性偏离。通过对红移畸变的观测研究,人们可从中获取速... 星系红移巡天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依据光谱红移测距,详细刻画宇宙中星系的三维空间分布。由于星系本动速度的存在,红移空间的星系分布存在着严重畸变,在大小尺度上有着不同模式的各向同性偏离。通过对红移畸变的观测研究,人们可从中获取速度场的信息,因此,红移畸变已成为暗能量探测的重要探针之一,为检验宇宙学尺度上的引力模型提供帮助。当前星系红移巡天项目已经取得了非凡成功,为人们提供了详细的星系空间分布数据。人们据此测量了星系的相关函数和功率谱,提取了精确的红移畸变信号,并通过模型拟合限制出了一批不同红移处宇宙结构增长率的估值,为探索宇宙尺度的引力模式提供了数据支持。主要介绍红移畸变模型、星系红移巡天观测和宇宙结构增长率测量等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大尺度结构 宇宙 星系观测 距离和红移 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SLOAN观测数据测试大尺度结构的均匀性
7
作者 巩志远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4-260,共7页
宇宙学的基本假设之一是宇宙在大尺度上均匀各向同性。为了验证星系分布在大尺度上的均匀性,分别计算观测样本和观测空间几何体的分形维数,得到SDSS-DR4中星系分布的分形维数。观测空间几何体的分形维数用随机样本来确定。样本中的星系... 宇宙学的基本假设之一是宇宙在大尺度上均匀各向同性。为了验证星系分布在大尺度上的均匀性,分别计算观测样本和观测空间几何体的分形维数,得到SDSS-DR4中星系分布的分形维数。观测空间几何体的分形维数用随机样本来确定。样本中的星系红移z的范围为0.01—0.26。当尺度持续增加至几十个Mpc时,星系分布的分形维数一致地趋向于3。所有的样本均显示了明显的转变尺度,当尺度大于此转变尺度时,星系分布的分形维数D_G~3,星系的分布转变为均匀分布。结果支持了宇宙学的基本原理关于宇宙大尺度均匀的假设。样本的转变尺度随着样本的光度增强而变大,说明小尺度上星系的分布不是简单的分形分布,而是多维分形分布。高光度星系的转变尺度非常大,直到100h^(-1) Mpc左右才变得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 距离尺度 宇宙大尺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天体物理学与现代等离子体宇宙观 被引量:2
8
作者 吴德金 陈玲 《天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27,共24页
现代科学表明宇宙中99%以上的可观测物质都处于等离子体状态,从小尺度的微观粒子动力学集体过程与能量转换机制到大尺度的宇宙等离子天体结构状态与爆发活动现象,都是等离子天体物理学的研究课题.从宇宙演化历史、大尺度结构形成以及爆... 现代科学表明宇宙中99%以上的可观测物质都处于等离子体状态,从小尺度的微观粒子动力学集体过程与能量转换机制到大尺度的宇宙等离子天体结构状态与爆发活动现象,都是等离子天体物理学的研究课题.从宇宙演化历史、大尺度结构形成以及爆发活动现象等方面,系统地论述了等离子天体物理学在现代天文学发展以及现代等离子体宇宙观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同时,结合空间卫星科学探测研究及其对现代天文学的巨大影响,进一步阐述了地球磁层和日球层等空间等离子体实地探测研究在等离子天体物理学研究中所扮演的“天然实验室”的独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爆炸宇宙 宇宙大尺度结构 高能天体物理学:天体爆发活动 等离子天体物理学 宇宙论:等离子体宇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初连续功率谱宇宙模型下暗物质晕的质量函数
9
作者 梁宏 王宝泉 张同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77-480,共4页
最近的宇宙学观测结果给出了一个具有原初连续谱功率指数(RSI-CDM)的ΛCDM冷暗物质宇宙模型,而不是标准的尺度无关谱(PL-CDM).基于这个结果,应用半解析近似,对Jenkins et al(J01)质量方程进行了研究,同时在各个连续谱指数暗能量宇宙学... 最近的宇宙学观测结果给出了一个具有原初连续谱功率指数(RSI-CDM)的ΛCDM冷暗物质宇宙模型,而不是标准的尺度无关谱(PL-CDM).基于这个结果,应用半解析近似,对Jenkins et al(J01)质量方程进行了研究,同时在各个连续谱指数暗能量宇宙学模型下计算出这些模型对应的宇宙中最大暗物质晕的位里质量.结果表明,PL-CDM和RSI-CDM宇宙学模型在低红移处有微小差别.与PL-CDM相比,RSI-CDM在低红移处小质量暗晕的质量丰度较大,但在大结构质量晕中两者差别不明显,而且这个差异随着红移降低而增大.RSI-CDM在高红移处压低了任何尺度的暗晕质量丰度.关于最大位里质量,平坦空间ΛCDM宇宙学模型在PL-CDM和RSI-CDM都给出更多大质量天体.因此,对PL-CDM和RSI-CDM功率谱模型,都可以用最大位里质量来区别不同的宇宙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 暗物质 宇宙大尺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弱引力透镜效应的尖峰和尺度-尺度相关统计区分暗能量模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明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3-104,共12页
为了研究不同宇宙学模型下弱引力透镜效应的性质,利用N-体模拟产生的数据,通过光线追踪技术,生成二维的κ样本.对应于不同的暗能量状态方程参数的模型,即w=-0.8,w=-1.0,w=-1.2,生成了3组样本.对于这些模型所生成的样本视场均为3°&#... 为了研究不同宇宙学模型下弱引力透镜效应的性质,利用N-体模拟产生的数据,通过光线追踪技术,生成二维的κ样本.对应于不同的暗能量状态方程参数的模型,即w=-0.8,w=-1.0,w=-1.2,生成了3组样本.对于这些模型所生成的样本视场均为3°×3°,并假设所有作为背景源的星系都分布在z=1处的平面上.对这些κ场的样本均进行了尖峰统计和尺度-尺度相关的统计.对尖峰的统计结果显示,包含噪声的κ场中尖峰分布在不同模型下的差别还是存在的.噪声改变了中等幅值和小幅值的尖峰分布,而对高幅值的尖峰分布影响不大.同时降噪后κ场中高幅值尖峰分布的结果表明,降噪后不同模型间高幅值尖峰分布的差别还是非常明显的.对于尺度-尺度相关统计,分析了不同模型的尺度-尺度相关系数的累积概率分布函数,w=-1.2的模型与w=-0.8和w=-1.0的模型的差别能达到20%和30%.因此尺度-尺度相关的统计结合尖峰数目的统计,可以做为确定暗能量状态参数的一种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 宇宙大尺度结构 引力透镜 方法 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尺度环境对星系性质的影响
11
作者 魏玉清 王蕾 戴才萍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7-138,共12页
星系的恒星形成性质及其随环境变化的规律对理解星系的形成与演化有着重要作用.不同的研究团组根据Sloan巡天(SDSS)数据分析星系物理性质及星系所在的大尺度环境.分别利用了来自Tempel等的纤维结构(filament)编目和来自Wang等的大尺度... 星系的恒星形成性质及其随环境变化的规律对理解星系的形成与演化有着重要作用.不同的研究团组根据Sloan巡天(SDSS)数据分析星系物理性质及星系所在的大尺度环境.分别利用了来自Tempel等的纤维结构(filament)编目和来自Wang等的大尺度结构分类的星系编目,并考虑了星系形态、高低局域密度环境、中心(卫星)星系影响,发现星系的性质和星系所在大尺度环境相关:不同大尺度环境对漩涡星系和卫星星系的SSFR(specific star formation rate)和SFR(star formation rate)都有显著影响,但对椭圆星系和中心星系的影响很小,且低局域密度区域的星系比在高局域密度区域中的星系对不同大尺度环境更敏感,即使在相同星系质量的情况下上述结论依然成立,此外来自Tempel等的编目的统计与来自Wang等的在SSFR分布上并不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 宇宙大尺度结构 星系 恒星形成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移畸变对宇宙学空洞的影响
12
作者 王磊 罗煜 +1 位作者 王蕾 戴才萍 《天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3-78,共16页
为探索红移畸变对空洞性质的影响,利用了一组星系形成半解析模拟星表数据,采用VIDE (Void Identification and Examination toolkit)算法寻找真实空间和红移空间的宇宙学空洞,根据空洞外围墙结构处的星系运动速度将空洞分为"塌缩型... 为探索红移畸变对空洞性质的影响,利用了一组星系形成半解析模拟星表数据,采用VIDE (Void Identification and Examination toolkit)算法寻找真实空间和红移空间的宇宙学空洞,根据空洞外围墙结构处的星系运动速度将空洞分为"塌缩型"和"膨胀型".结果表明:"塌缩型"空洞所占比例会随着空洞的尺度变大而减少,"膨胀型"空洞则与之相反,两类空洞的平均有效半径在实空间中相差20%,"塌缩型"空洞的平均径向密度轮廓显著高于"膨胀型"空洞.利用成员星系将两种空间中的空洞进行匹配,通过比较实空间和红移空间中空洞的数目分布,发现实空间和红移空间中空洞的数目差异与空洞大小有关,并且红移空间中有一半左右的空洞无法对应到实空间.对匹配空洞,红移畸变对"塌缩型"空洞的密度影响更大;对未匹配空洞,其密度轮廓与匹配空洞存在明显区别,并且实空间中未匹配空洞其壳层星系向空洞内部运动的趋势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学:宇宙大尺度结构 星系:距离和红移 方法: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牛数值模拟中的BAO测量、宇宙空洞的统计与成团性分析
13
作者 刘雨 覃健 +1 位作者 刘洋 张同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16-725,F0003,共11页
本文依靠一套空前大规模的N体数值模拟(天牛数值模拟)数据,利用球形过密度方法(spherical overdensity approach)在模拟数据中搜寻并证认暗物质晕,得到了一套高质量的暗物质晕样本数据.通过计算5组数密度不同的大质量暗物质晕(模拟星系... 本文依靠一套空前大规模的N体数值模拟(天牛数值模拟)数据,利用球形过密度方法(spherical overdensity approach)在模拟数据中搜寻并证认暗物质晕,得到了一套高质量的暗物质晕样本数据.通过计算5组数密度不同的大质量暗物质晕(模拟星系)样本的两点相关函数对其BAO信号进行了探测并分析了其成团性.发现更大质量的暗物质晕在更小尺度上成团性更高,并且发现这5条两点相关函数曲线在共动尺度为113.5 h^(-1) Mpc处趋于相交后反转,说明此共动尺度对暗物质晕的大尺度成团性有特殊意义,本文对其应用价值做了详细讨论.利用暗物晕的位置作为示踪体通过Delaunay三角剖分技术将空间剖分成四面体网孔,四面体网孔的外接球被定义为DT(delaunay triangulation)空洞.DT空洞相互交叠并大约为其示踪体数量的7倍并很好地反映出球体所在区域的示踪体空间数密度,这使得可以对此类空洞进行十分有效的成团性分析,这在以往文献定义出的空洞(样本量太少)的成团性分析中是难以做到的.本文对DT空洞做了一些基本的统计研究与基于两点相关函数的成团性分析,发现示踪体数密度的增加使得DT空洞的半径分布整体向小尺度偏移,DT空洞样本的两点相关函数存在一峰值,其对应的尺度与DT空洞样本的平均直径相互对应,并且发现更大半径种类的DT空洞在峰值尺度(DT空洞样本平均直径尺度)的成团性更小.同样也构造出了另一种不交叠的空洞,并且探究了它们的统计性质与成团性质.发现即使示踪体的数密度有所改变,所有不交叠空洞的体积之和总是大约占模拟盒子体积的45%,并对其可能的应用价值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 重子声学振荡 统计方法 宇宙空洞 宇宙大尺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琴对宇宙膨胀的探测能力研究
14
作者 李霄栋 肖小圆 +2 位作者 王凌风 赵泽伟 张鑫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2-73,共12页
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宇宙学的研究已经进入精确宇宙学时代。根据Planck测量结果和ΛCDM模型,只需要6个参数就可以在统计意义上重现出与观测数据基本符合的宇宙演化历史。但是实际上,当前宇宙学领域中还存在许多未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而... 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宇宙学的研究已经进入精确宇宙学时代。根据Planck测量结果和ΛCDM模型,只需要6个参数就可以在统计意义上重现出与观测数据基本符合的宇宙演化历史。但是实际上,当前宇宙学领域中还存在许多未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而且不同的观测数据在基于基本ΛCDM模型进行宇宙学参数推断时会出现一些不一致性。这些问题的回答都需要对基本ΛCDM模型进行扩展,并对额外引入的参数进行精确的测量。目前主流的宇宙学探针主要是针对宇宙的膨胀历史和宇宙的结构增长进行观测的光学(以及近红外)项目,因此它们可能存在着相似的系统误差。发展全新的非光学观测手段的宇宙学探针对于宇宙学未来的研究至关重要。因为引力波振幅携带了绝对光度距离的信息,所以能够帮助建立真正的距离——红移关系,用以研究宇宙的膨胀历史。这种引力波观测被称为"标准汽笛"。宇宙学研究是天琴、LISA等空间引力波探测器的重要研究目标之一。这些探测器预计都可以在未来观测到大量的引力波事件,为宇宙学研究(特别是高红移宇宙)提供珍贵的观测数据。本文参考相关的文献,介绍了天琴标准汽笛数据限制宇宙学参数能力的情况。考虑了popⅢ、Q3nod和Q3d三种大质量黑洞双星模型,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大质量黑洞双星模型,天琴项目对宇宙学参数的限制能力各有不同,其中Q3nod模型下的限制能力最强。天琴的标准汽笛探测有助于打破其他观测手段所导致的宇宙学参数简并,从而有效地提升宇宙学参数的测量精度。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引力波观测与光学和射电观测相结合将把宇宙膨胀历史的探索推进至一个全新的层面,为探测哈勃常数大小、揭示暗能量的本质属性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 宇宙大尺度结构 宇宙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系巡天中的线性红移畸变效应
15
作者 肖伟科 郭仪成 褚耀泉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1-378,共8页
在红移巡天中,由于星系本动速度的存在,星系的三维空间分布图像将会发生畸变,这种效应使得我们可以用动力学与统计方法,通过测量线性红移畸变因子来获取宇宙中大尺度上物质分布的信息。介绍了线性红移畸变效应的图像、理论,以及线性红... 在红移巡天中,由于星系本动速度的存在,星系的三维空间分布图像将会发生畸变,这种效应使得我们可以用动力学与统计方法,通过测量线性红移畸变因子来获取宇宙中大尺度上物质分布的信息。介绍了线性红移畸变效应的图像、理论,以及线性红移畸变因子β的测量方法和一些最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大尺度结构 本动速度 红移巡天 星系 线性红移畸变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引力透镜的最优窗函数
16
作者 张同杰 彭威礼 袁强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8-59,共2页
Using the high-resolution simulation of weak lensing, optimal analyses for window functions in the presence of noise are presen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a compensated Gaussian filter with a width of 2.5 arc minutes o... Using the high-resolution simulation of weak lensing, optimal analyses for window functions in the presence of noise are presen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a compensated Gaussian filter with a width of 2.5 arc minutes optimizes the cosmological constraint, yielding ΔΩ m/Ω m≈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 暗物质 宇宙大尺度结构 弱引力透镜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星体空间成团分布
17
作者 褚耀泉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33-240,共8页
近年来在类星体空间成团分布的研究中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越来越多的光学巡天样品和类星体星表被认真地进行了空间分布特性的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较高的统计置信度水平上,类星体至少在低红移(Z<2)和小尺度(<10Mpc)上是成... 近年来在类星体空间成团分布的研究中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越来越多的光学巡天样品和类星体星表被认真地进行了空间分布特性的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较高的统计置信度水平上,类星体至少在低红移(Z<2)和小尺度(<10Mpc)上是成团分布的。并有证据表明类星体成团特性有随着红移演化的趋向,也可能与类星体自身的性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星体对 红移 谱线位移 星系团 宇宙大尺度结构 成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暗物质晕中星系的配置(英文)
18
作者 杨小虎 褚耀泉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712-720,共9页
基于杨小虎的博士论文《宇宙大尺度结构的统计研究》中第4部分内容整理缩写而成.讨论如何利用星系-星系的弱引力透镜观测来获得星系光度-暗物质晕质量之间的关系;并介绍建立的条件光度函数模型,在这个模型中预言了给定质量的暗物质晕中... 基于杨小虎的博士论文《宇宙大尺度结构的统计研究》中第4部分内容整理缩写而成.讨论如何利用星系-星系的弱引力透镜观测来获得星系光度-暗物质晕质量之间的关系;并介绍建立的条件光度函数模型,在这个模型中预言了给定质量的暗物质晕中所能形成的不同光度的星系的概率.这些结果给出了讨论星系形成理论中各种物理过程的判据.基于这个模型还预言了一些宇宙中光的分布行为:如宇宙中超过一半的光是来自质量小于1012太阳质量的暗物质晕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物质晕 宇宙大尺度结构 星系 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子物质对暗物质晕形状和角动量的影响
19
作者 张瑶瑶 戴才萍 《天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9-93,共15页
利用高精度大样本的冷暗物质(Λcold dark matter,ΛCDM)宇宙学数值模拟的数据,对重子物质如何影响暗物质晕的形状和角动量进行了研究.使用了3种数值模拟数据,纯暗物质模拟、含辐射冷却、恒星形成和动力学超新星反馈的模拟,包含活动星... 利用高精度大样本的冷暗物质(Λcold dark matter,ΛCDM)宇宙学数值模拟的数据,对重子物质如何影响暗物质晕的形状和角动量进行了研究.使用了3种数值模拟数据,纯暗物质模拟、含辐射冷却、恒星形成和动力学超新星反馈的模拟,包含活动星系核反馈效应的恒星形成模拟.对这3种模拟,还进行了不同红移处的比较.主要结果如下.重子物理过程会改变暗物质晕的质量分布,特别是有活动星系核反馈机制的情况下.比如,活动星系核反馈会减少大质量暗物质晕的形成.随着宇宙的演化,暗物质晕的空间形态逐渐由扁变圆.重子物质的存在会加速暗物质晕形状的变化过程,而且会使暗物质晕形状变得更圆.但是活动星系核的反馈会对这一加速效应产生抑制.重子物质对暗物质晕的影响与暗物质晕的质量和半径都存在一定的依赖性.暗物质晕的质量越大,它会呈现更扁的形态.同时,重子物质对任意质量的暗物质晕或暗物质晕在任意半径处的变圆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尽管活动星系核反馈会抑制这一促进作用.特别是对于暗物质晕在0.2–0.6倍维里半径处的形状,重子物质的影响尤为明显.此外,重子物质的存在会对暗物质晕的角动量产生显著影响,它会增大暗物质的角动量.暗物质晕的自旋参数与质量无相关性,但是与暗物质晕的半径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系:晕 暗物质 宇宙大尺度结构 方法:数值 方法: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UP与黑洞熵的修正值
20
作者 白吉龙 温廷敦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共6页
目前,人们对黑洞Bekenstein-Hawking熵的量子修正值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尤其是黑洞熵对数修正项的系数.在广义不确定关系(GUP)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了推广的广义不确定关系(EGUP),运用面积定理计算了3类时空的黑洞熵的修正值,得到的黑洞熵的... 目前,人们对黑洞Bekenstein-Hawking熵的量子修正值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尤其是黑洞熵对数修正项的系数.在广义不确定关系(GUP)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了推广的广义不确定关系(EGUP),运用面积定理计算了3类时空的黑洞熵的修正值,得到的黑洞熵的修正项的系数是正的.这种计算方法不仅对单视界时空适用,而且对有内视界的黑洞时空依然成立,并且在EGUP基础上计算出黑洞熵的修正值.相比GUP基础上得到的黑洞熵,EGUP可以应用于大尺度时空下,所以应用范围更广.此计算方法简洁明了,物理意义明确,可为黑洞熵对数修正值系数的确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洞物理学 引力 恒星:黑洞 宇宙大尺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