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宁蒗地区喜山期斑岩体岩石化学特征与成矿性及其岩浆来源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胡受权 郭文平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6-144,共9页
宁蒗地区喜山期斑岩带受近南北向的包都-波罗弧形断裂带控制,由壳幔混源型岩浆被动侵位而成,总体上呈向北逐渐倾伏的趋势。该斑岩带斑岩属钙碱性系列、中酸性岩类。通过对该斑岩带各斑岩体(群)地质特征、岩石化学特征的综合分析,... 宁蒗地区喜山期斑岩带受近南北向的包都-波罗弧形断裂带控制,由壳幔混源型岩浆被动侵位而成,总体上呈向北逐渐倾伏的趋势。该斑岩带斑岩属钙碱性系列、中酸性岩类。通过对该斑岩带各斑岩体(群)地质特征、岩石化学特征的综合分析,表明其为含铜斑岩或铜(钼)斑岩,具良好的成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蒗地区 喜山期 斑岩带 岩石化学 成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源-宁蒗地区早泥盆世古地理特征及油气潜力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邓敏 程锦翔 +4 位作者 王正和 余谦 张海全 张娣 陆俊泽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20年第4期25-35,共11页
为了探索康滇地轴以西地质条件复杂地区的油气资源潜力,通过面积性地质调查工作与钻孔资料、分析测试资料结合,对盐源—宁蒗地区下泥盆统黑色页岩开展综合研究。研究表明:盐源—宁蒗地区早泥盆世古地理主要受康滇古陆及古特提斯构造域... 为了探索康滇地轴以西地质条件复杂地区的油气资源潜力,通过面积性地质调查工作与钻孔资料、分析测试资料结合,对盐源—宁蒗地区下泥盆统黑色页岩开展综合研究。研究表明:盐源—宁蒗地区早泥盆世古地理主要受康滇古陆及古特提斯构造域的构造活动控制,靠近金-箐断裂地区发育滨岸-潮坪相,古隆起围限区出现局限海湾相,远离隆起的西北部地区发育台地、陆棚、盆地相;大瓜坪组(早泥盆世晚期)发育黑色页岩(局部地区发育硅质泥岩),在羊排喜—岩口一带分布较为稳定、厚度大(20~100m),普遍含钙质,有机碳含量较高,具较高的脆性矿物含量,热演化程度适中,是重要的烃源岩和页岩气富集有利层位;黑色页岩主要发育在局限海湾环境中,羊排喜—岩口—茅坪子一线是盐源—宁蒗地区黑色页岩富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源—宁蒗地区 早泥盆世 古地理 黑色页岩 油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宁蒗地区巴打湾沉积—热液改造型重晶石矿床地质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胡受权 徐旃章 张寿庭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3-27,共5页
宁蒗地区巴打湾重晶石矿床是在上奥陶统沉积型重晶石矿的基础上,由喜山期中酸性岩浆热液活动改造而形成的沉积—热液叠加型矿床。通过区内矿床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建立了该区沉积—改造型重晶石矿床成矿模式。
关键词 重晶石矿床 地质特征 成矿模式 宁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宁蒗地区喜山期斑岩带成矿条件研究
4
作者 胡受权 高新生 罗立民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50-59,共10页
通过对宁蒗地区喜山期班岩带各斑岩体(群)地质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一致地表明其斑岩属含矿斑岩。斑岩体(群)侵位的各时代围岩地层亦具有一定的含矿性。随着斑岩带围岩合矿层位的变更和斑岩体自身含矿性的变化,斑岩铜... 通过对宁蒗地区喜山期班岩带各斑岩体(群)地质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一致地表明其斑岩属含矿斑岩。斑岩体(群)侵位的各时代围岩地层亦具有一定的含矿性。随着斑岩带围岩合矿层位的变更和斑岩体自身含矿性的变化,斑岩铜矿和斑岩外接触带矿床(或矿化)也随之发生变化,形成由一系列多矿种、多类型矿床构成的矿床系列。宁蒗地区喜山期斑岩带及其成矿系列严格受近南北向的包都—波罗弧形断裂带控制,该斑岩带实为构造—斑岩—成矿三位一体的喜山期构造—斑岩成矿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蒗地区 构造—斑岩成矿带 斑岩铜矿 斑岩外接触带矿床成矿系列 喜山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蒗地区中泥盆统大槽子组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9
5
作者 覃英伦 张子亚 +4 位作者 石砥石 张聪 陈榕 肖恩照 徐胜林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23,I0001,I0002,共15页
为评价宁蒗地区中泥盆统大槽子组页岩气资源潜力,选择4条典型泥盆系剖面(大槽子剖面、三股水剖面、野麻地剖面、岩口剖面),在地质调查基础上,对页岩样品进行矿物、微量元素分析和有机地球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宁蒗地区中泥盆统大槽子组... 为评价宁蒗地区中泥盆统大槽子组页岩气资源潜力,选择4条典型泥盆系剖面(大槽子剖面、三股水剖面、野麻地剖面、岩口剖面),在地质调查基础上,对页岩样品进行矿物、微量元素分析和有机地球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宁蒗地区中泥盆统大槽子组富有机质页岩为陆棚沉积,岩性主要为黑色富有机质页岩,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及黏土矿物。研究区大槽子组页岩TOC质量分数多数大于1.0%,镜质体反射率介于1.23%~2.31%,有机质类型表现为Ⅱ1型-Ⅱ2型。V/(V+Ni)、V/Cr及U/Th指示研究区大槽子组页岩形成于缺氧-厌氧环境沉积。在宁蒗地区4个剖面控制区域中,野麻地剖面-岩口剖面一线具有较好的勘探潜力,大槽子剖面-三股水剖面一线勘探潜力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有机地球化学 微量元素 大槽子组 中泥盆统 宁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