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半翅目昆虫多样性及区系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燕 张大治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34-540,共7页
选取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人工次生林地(白芨滩样地)、干旱山地(宁东样地)、荒漠干草原(马鞍山样地)、人工固沙治理区(枣泉样地、磁窑堡样地)、流动-半流动沙丘地(甜水河样地、大泉样地、羊场湾样地)等5类生境8个样地,按照... 选取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人工次生林地(白芨滩样地)、干旱山地(宁东样地)、荒漠干草原(马鞍山样地)、人工固沙治理区(枣泉样地、磁窑堡样地)、流动-半流动沙丘地(甜水河样地、大泉样地、羊场湾样地)等5类生境8个样地,按照样线法进行随机采集,对半翅目昆虫的多样性及区系组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共有半翅目昆虫8科29属40种,其中长蝽科为第一大优势科,其次为蝽科。优势种2种:桃红长蝽和横带红长蝽,常见种20种,稀有种18种。8个样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大泉、白芨滩、马鞍山、甜水河、磁窑堡、宁东、羊场湾、枣泉。以物种在生境中分布的有无,进行0-1数据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人工固沙治理区和流动-半流动沙丘地物种组成相似性最高,干旱山地与其他生境差异最大;生境质量是影响半翅目昆虫多样性的主要因素。区系分析显示:保护区在世界地理区划中以古北区占绝对优势(87.50%),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保护区共有7类21种区系型,区系成分较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翅目 物种多样性 区系 生境质量 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蜻蜓目昆虫多样性及区系 被引量:4
2
作者 李迎运 张大治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92-497,共6页
2010-2013年,对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蜻蜓目昆虫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共获得蜻蜓标本305号,隶属2亚目3科9属13种,其中差翅亚目2科6属9种,束翅亚目1科3属4种。蜻科(5属7种)、蟌科(3属4种)为优势科,长叶异痣蟌、秋赤蜻... 2010-2013年,对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蜻蜓目昆虫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共获得蜻蜓标本305号,隶属2亚目3科9属13种,其中差翅亚目2科6属9种,束翅亚目1科3属4种。蜻科(5属7种)、蟌科(3属4种)为优势科,长叶异痣蟌、秋赤蜻和黄蜻为优势种。总属种比值系数为0.692,单种属占总属数的66.67%。其区系组成的特点是在世界地理分布中偏向古北区,古北区种占总种数的46.15%,广布种占总种数的30.77%。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共有8类区系型,其中七区型所占比例最高(占38.46%);四区型和五区型次之;六区型分布仅有1种,无单区型、双区型和三区型分布的种,表明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保护区蜻蜓目昆虫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区系关系和构成较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区系 荒漠生态系统 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沙冬青优株筛选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瑞霞 王俊 马瑞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1期155-157,共3页
本文通过对白芨滩保护区种质资源库及周边沙冬青人工种植区域实地踏查,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开展沙冬青优树的筛选工作。结果表明,可初步筛选出沙冬青优树B、优树C和优树E等3株优树,并结合优树A和优树D群落优势木的生长状况,筛选出了优势... 本文通过对白芨滩保护区种质资源库及周边沙冬青人工种植区域实地踏查,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开展沙冬青优树的筛选工作。结果表明,可初步筛选出沙冬青优树B、优树C和优树E等3株优树,并结合优树A和优树D群落优势木的生长状况,筛选出了优势木A3和优势木D32个备选优树。筛选出的沙冬青优株适应性强、生长量高、观赏性好、结实量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冬青 种质资源 优株筛选 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沙拐枣育苗及造林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学龙 杨媛 +1 位作者 王亚楠 赵津 《河北农机》 2023年第20期94-96,共3页
沙拐枣作为一种耐旱、抗风沙植物,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土壤沙化土地等地区被大量运用。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于毛乌素沙地西南边缘,属于典型荒漠生态系统类型,年均降水不足200mm,全年风沙天气较多,雨量少而集中,蒸发强烈,... 沙拐枣作为一种耐旱、抗风沙植物,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土壤沙化土地等地区被大量运用。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于毛乌素沙地西南边缘,属于典型荒漠生态系统类型,年均降水不足200mm,全年风沙天气较多,雨量少而集中,蒸发强烈,气候干燥,所以在保护区治沙造林时选择耐旱、抗风沙的树种至关重要。前期治沙造林中柠条、花棒、沙冬青等耐旱、抗风沙的灌木树种被大量运用,效果十分显著,为丰富保护区的耐旱、抗风沙树种种类,保护区通过开展沙拐枣种苗培育及治沙造林技术示范项目,在灵武毛乌素沙地进行了治沙造林绿化国土行动,研究总结了沙拐枣育苗及造林技术模式,为三北地区开展治沙造林起到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拐枣育苗 造林技术 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沙冬青资源储量调查及保护利用
5
作者 吴正强 厚正芳 +5 位作者 王瑞霞 边玉民 蔺永和 付双军 王俊 马瑞 《宁夏农林科技》 2021年第3期15-18,共4页
采用数量调查监测新方法——样圆调查法,结合无人机航拍调查,较准确地估算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物种——野生沙冬青的资源储量。结果表明:野生沙冬青资源储量约为9.35万丛;并探讨了野生沙冬青自然更新能力差的原因,... 采用数量调查监测新方法——样圆调查法,结合无人机航拍调查,较准确地估算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物种——野生沙冬青的资源储量。结果表明:野生沙冬青资源储量约为9.35万丛;并探讨了野生沙冬青自然更新能力差的原因,提出相应的保护利用措施,以期为林业调查监测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冬青 资源储量 荒漠生境 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白芨滩不同生境土壤动物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9
6
作者 张娇 李岳诚 张大治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28-438,共11页
以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选择荒漠草原区、人工固沙林地和流动一半流动沙地3类生境7个样地,利用Tullgren干漏斗法和手拣法采集土壤动物,研究土壤动物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共获得2门3纲8目18科土壤... 以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选择荒漠草原区、人工固沙林地和流动一半流动沙地3类生境7个样地,利用Tullgren干漏斗法和手拣法采集土壤动物,研究土壤动物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共获得2门3纲8目18科土壤动物,跗线螨科、步甲科和叶蝉科为3类生境下土壤动物群落的优势类群.荒漠草原区土壤动物物种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人工固沙林地和流动一半流动沙地(P〈0.05),人工固沙林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最低,而优势度指数显著高于荒漠草原区和流动一半流动沙地(P〈0.05);在不同生境下土壤动物垂直分布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在0~5cm土层各指数均达到最高值,表聚性较为明显;在不同生境下相同深度土层中的土壤动物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荒漠草原区〉人工固沙林地〉流动一半流动沙地,说明伴随着生境异质性的增加,土壤动物多样性趋于复杂;冗余分析显示土壤动物多样性对土壤含水量、有机碳、全氮、全磷和植物多样性反应较为敏感;偏相关分析表明,影响表层土壤动物多样性的主要因子是土壤温度、含水量、有机碳、全氮和植物多样性指数,影响深层土壤动物多样性的主要因子是土壤含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生境 土壤动物 物种多样性 环境因子 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白芨滩林场经果林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3
7
作者 马少刚 马兴国 兰鹏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23期169-169,共1页
结合白芨滩林场经果林发展现状,总结了经果林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提高经果林建设技术水平、提高经济果品种苗的品质、因地制宜科学建立和推广经果林标准化生产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经果林 发展现状 问题 对策 白芨滩林场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