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沿黄生态经济带三生用地变化的生态系统服务响应情景模拟
1
作者 李聪慧 马彩虹 +1 位作者 安斯文 杨航 《自然资源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5-163,共9页
探究未来不同发展情景下生态系统服务对三生用地变化研究对于国土空间可持续发展与区域系统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宁夏沿黄生态经济带为研究区,采用PLUS-Markov(patch-generating land use simulation-Markov)模型对2030年三生用地... 探究未来不同发展情景下生态系统服务对三生用地变化研究对于国土空间可持续发展与区域系统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宁夏沿黄生态经济带为研究区,采用PLUS-Markov(patch-generating land use simulation-Markov)模型对2030年三生用地变化作了自然发展(natural development scenario,NDS)、生态保护(ecological protection scenario,EPS)与城镇发展(urban development scenario,UDS)3种情景模拟,并探究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s value,ESV)对三生用地变化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①生产用地主要在银川平原与卫宁平原呈现增减变化;生态用地面积有所减少,以内部结构调整为主,用地结构发生优化,空间上主要集中于沙坡头、白芨滩、银川平原中北部黄河河岸防护林带以及南部的黄土丘陵水土保持区;生活用地持续增加,以各市区为核心向周边扩张。NDS情景下三生用地变化速率降低,EPS情景下生态用地转出速率降低,UDS情景下生活用地增速、生态和生产用地减速均快于其他情景。②ESV有所提升但不同情景下的提升度存在差异,表现为EPS(11.48×10^(8)元)>UDS(2.74×10^(8)元)>NDS(1.89×10^(8)元)。③ESV值提升区主要以银川平原中北部与卫宁平原、灵盐台地等区域为核心向周边辐射扩张;不同情景下ESV降低区分布各异。今后研究区的发展应优先生态保护,防止生活用地无序蔓延、确保生产用地的保有量,多方面促进研究区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用地 PLUS-MarKov模型 情景模拟 宁夏沿黄生态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CR模型和DO指数的宁夏沿黄生态经济带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被引量:5
2
作者 成文浩 李同昇 马彩虹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33-443,共11页
采用最小累计阻力模型(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MCR)和连续空间集聚测度指数(dranton and overman,DO)的综合评价方法,从景观和城市两个尺度构建宁夏沿黄生态经济带生态安全格局,研究结果兼顾生态保护和居民生产、生活活动的需... 采用最小累计阻力模型(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MCR)和连续空间集聚测度指数(dranton and overman,DO)的综合评价方法,从景观和城市两个尺度构建宁夏沿黄生态经济带生态安全格局,研究结果兼顾生态保护和居民生产、生活活动的需要。研究表明:①研究区现有重要生态源地28个,面积884.62km^(2),形成以黄河为主体,囊括了贺兰山、白芨滩和沙坡头等自然保护区以及毛乌素沙地边缘地带的重要生态源地格局。生态阻力值等级为高值和较高值区域面积占比15.09%,集中在城市、交通用地为主的地区及高海拔地区;生态阻力值等级为低值和较低值区域面积占比58.72%,集中分布在耕地、草地等用地类型覆盖地区及山地的低海拔地区。②识别出景观尺度重点生态廊道6条,一般生态廊道11条;以连通各个自然保护区为目的,未来还需提升和规划15条景观生态廊道;利用城市中已有的重要水体和绿地,在生态-生产、生活战略节点间,提升和规划城市绿带27条。该文从实现不同尺度数据融合、生态保护和人类福祉相互协调的视角,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提供更加多样化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网络 MCR模型 DO指数 宁夏沿黄生态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Markov模型的宁夏沿黄生态经济带土地利用变化及模拟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冯丽媛 米文宝 马国庆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18-222,230,F0002,共7页
[目的]研究宁夏沿黄生态经济带2009-2017年土地利用变化特点,并模拟2025年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为宁夏沿黄生态经济带土地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引导,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对宁夏沿黄生态经济带2009-2... [目的]研究宁夏沿黄生态经济带2009-2017年土地利用变化特点,并模拟2025年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为宁夏沿黄生态经济带土地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引导,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对宁夏沿黄生态经济带2009-2017年各类用地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出了各类用地转移概率矩阵,并基于CA-Markov模型,对自然发展情景、土地规划情景、耕地和生态保护情景下宁夏沿黄生态经济带2025年土地利用格局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 2009-2017年,宁夏沿黄生态经济带土地利用整体呈现出耕地、其他农用地及各类建设用地不断增加,园地、林地、草地、水域及自然保留地均有所减少的特点;除水域、其他建设用地外,其他各类用地转为城乡建设用地概率普遍较高,特别是耕地转为城乡建设用地概率最高,达到10.65%。[结论]在自然发展、土地规划、耕地和环境保护3种情景下,宁夏沿黄生态经济带2025年土地利用结构仍然以牧草地、耕地、自然保留地为主,但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和交通水利用地增加幅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arkov模型 转移概率矩阵 宁夏沿黄生态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