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引黄灌区耕地质量提升技术及建议
1
作者 陈永伟 徐灿 +6 位作者 张敏 杨波 哈蓉 王昊 靳韦 杨桂丽 马文礼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1期85-89,共5页
人们对农业高产的追求已从高肥高水向生产资料高效利用转变,但在转变农业发展理念的过程中,因化肥的不合理施用、农业用水过量导致土壤养分降低、板结,造成耕地生产能力降低,因此,保护耕地质量,应用先进的技术恢复和提升耕地质量,保障... 人们对农业高产的追求已从高肥高水向生产资料高效利用转变,但在转变农业发展理念的过程中,因化肥的不合理施用、农业用水过量导致土壤养分降低、板结,造成耕地生产能力降低,因此,保护耕地质量,应用先进的技术恢复和提升耕地质量,保障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系统分析了耕地质量提升的影响因素,综述了包括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耕整地、水肥一体化、绿肥养地耕地质量提升技术,并对这些技术进行归纳,表明开展各种提升耕地质量技术模式均能达到相应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通过耕地质量提升技术来控制耕地质量,构建宁夏引黄灌区地力提升及耕地质量控制新模式,实现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健康协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提升技术 建议 宁夏引黄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期对宁夏引黄灌区不同品种青贮玉米光能利用及生物产量的影响
2
作者 罗海强 李珩 +4 位作者 张楠海 何进尚 贾志宽 张维军 张鹏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7-108,共12页
为探究播期对宁夏引黄灌区麦收后复种不同品种青贮玉米光能利用和生物产量的影响,采用裂区试验设计,选择早熟‘科沃028’(Z)和中晚熟‘利合629’(W)2个青贮玉米品种为主区,设置麦收后3(S1,6月28日)、6(S2,7月1日)、9 d(S3,7月4日)3个播... 为探究播期对宁夏引黄灌区麦收后复种不同品种青贮玉米光能利用和生物产量的影响,采用裂区试验设计,选择早熟‘科沃028’(Z)和中晚熟‘利合629’(W)2个青贮玉米品种为主区,设置麦收后3(S1,6月28日)、6(S2,7月1日)、9 d(S3,7月4日)3个播期为副区,共计6个处理,研究不同播期对不同品种青贮玉米光能利用、干物质积累及生物产量的影响,并拟合推测不同品种青贮玉米的最适播期及收获期。结果表明:Z较W处理整体上有更高的叶面积指数(LAI)、光能利用率(LUE)、光合生产潜力开发度(r)、干物质积累量(DM)和生物产量(BY)。Z处理整个生育时期LAI大小顺序均为ZS1>ZS2>ZS3。在生育后期(麦收后95 d),ZS3处理的植株底部透光率(BLT)和LUE较ZS1和ZS2处理分别显著提高13.81%、5.40%和15.02%、23.49%(P<0.05);麦收后107 d,ZS1和ZS2处理的BY与麦收后100 d相比分别显著下降22.47%和17.37%(P<0.05)。各处理在其最适收获期收获,产量大小顺序为ZS1>ZS2>ZS3>WS2>WS1>WS3。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2个品种LUE均与其BY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1),而与r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01)。主成分分析发现ZS2处理综合评价最优。综上所述,建议宁夏引黄灌区早熟品种生长85 d后(麦收后6~8 d播种)收获,而中晚熟品种生长86 d后(麦收后5~6 d播种)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播期 光能利用率 生物产量 宁夏引黄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病虫害防控问题与对策
3
作者 王双喜 马晓霞 《南方农业》 2024年第24期37-39,共3页
宁夏引黄灌区是春小麦种植重点区域,然而近年来该地区春小麦病虫害呈多发频发、危害加重态势,已成为影响春小麦高产稳产的关键因素。当前,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病虫害防控存在监测体系不完善、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滞后、农药施用粗放等问题... 宁夏引黄灌区是春小麦种植重点区域,然而近年来该地区春小麦病虫害呈多发频发、危害加重态势,已成为影响春小麦高产稳产的关键因素。当前,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病虫害防控存在监测体系不完善、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滞后、农药施用粗放等问题。为给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生产提供参考,围绕构建监测预警体系、加强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利用信息技术科学施药等方面,提出优化春小麦病虫害防控策略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病虫害 绿色防控 宁夏引黄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对宁夏引黄灌区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78
4
作者 张爱平 刘汝亮 +5 位作者 高霁 张晴雯 陈哲 惠锦卓 杨世琦 杨正礼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52-1360,共9页
【目的】氮是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随着宁夏引黄灌区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氮肥投入亦不断增加,由此导致的土壤板结及氮素利用率低等问题日益突显。鉴于生物炭在改良土壤及提高氮肥利用方面的潜在可行性,本文通过大田... 【目的】氮是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随着宁夏引黄灌区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氮肥投入亦不断增加,由此导致的土壤板结及氮素利用率低等问题日益突显。鉴于生物炭在改良土壤及提高氮肥利用方面的潜在可行性,本文通过大田试验研究添加不同用量生物炭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为生物炭在该地区的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以宁夏灌区具有代表性的集约化水稻田为研究对象,以宁粳43号水稻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施氮量设常规施氮量(N 300,N 300 kg/hm2)和不施氮(N0)2个水平;生物炭设高量炭(C3,9000 kg/hm2)、中量炭(C2,6750 kg/hm2)、低量炭(C1,4500 kg/hm2)和不施炭(C0)4个水平。旨在明确添加生物炭对灌淤土基本理化性质、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1)添加生物炭种植一季水稻后对灌淤土土壤含水量没有明显影响,土壤p H值亦没有发生明显变化。2)施加氮肥情况下,C3处理较C0处理可显著提高灌淤土全氮、全磷和速效钾含量,但对速效磷含量没有影响,C2和C3处理下土壤全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都没有明显差异,但二者全氮和速效钾含量要显著高于C1处理;不施肥情况下,除C3和C2处理显著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外,其余处理对土壤养分含量没有影响。3)生物炭和氮肥配施可以显著增加水稻籽粒产量,并随生物炭用量(4500 9000 kg/hm2)增加而增高,增产率在15.26%44.89%之间,水稻籽粒产量与生物炭用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962),水稻株高和穗粒数也随生物炭用量增多而增加,同时,水稻地上部总吸氮量随生物炭用量增加而增加,C3处理较C0处理提高66.27 kg/hm2,各处理之间差异显著;不施氮肥情况下,添加生物炭(4500 9000kg/hm2)对水稻籽粒产量没有显著影响,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亦不明显,C1和C2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水稻地上部总吸氮量,但C3处理对总吸氮量影响不明显,同时各施炭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4)生物炭和氮肥配施时,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利用率均表现为随生物炭用量增加而增加,C3较C0处理氮肥农学效率提高10.87 kg/kg,氮肥利用率提高22.09个百分点。【结论】生物炭和氮肥配施可以提高宁夏引黄灌区水稻产量,本试验以施用9000kg/hm2(C3)的生物炭产量最高(增产率达44.89%),同时水稻株高和穗粒数也随生物炭用量增多而增加,生物炭和氮肥配施,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利用率随生物炭用量增加而增加;不施氮肥情况下,添加生物炭对水稻产量没有显著影响,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亦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灌淤土 水稻产量 氮素利用率 宁夏引黄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施氮对宁夏引黄灌区稻田CO_2、CH_4和N_2O通量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永生 张爱平 +2 位作者 刘汝亮 杨世琦 李存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18-1224,共7页
针对宁夏引黄灌区稻田施氮严重过量现象,在宁夏引黄灌区的青铜峡稻田,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常规施氮(N300)、优化施氮(N240)和不施氮(N0)对水稻不同生育期CO_2、CH_4和N_2O通量以及稻田增温潜势(GWP)的影响。结果表明... 针对宁夏引黄灌区稻田施氮严重过量现象,在宁夏引黄灌区的青铜峡稻田,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常规施氮(N300)、优化施氮(N240)和不施氮(N0)对水稻不同生育期CO_2、CH_4和N_2O通量以及稻田增温潜势(GWP)的影响。结果表明:CO_2排放主要在水稻灌浆和成熟期,CH_4排放主要发生在水稻孕穗期,而N_2O排放关键期在水稻的分蘖和拔节期。与N0处理相比,施氮能显著增加稻田CO_2、CH_4和N_2O排放通量以及稻田GWP;常规施氮处理中CO_2、CH_4和N_2O的累积排放量分别为18 446.87、146.57 kg C·hm^(-2)和2.93 kg N·hm^(-2);为期一年的优化施氮没有显著增加水稻生育期内稻田CO_2排放,但使灌区稻田CH_4和N_2O排放分别显著降低了24.42%和36.28%。总的来看,为期一年的优化施氮使宁夏引黄灌区稻田GWP显著降低了26.70%。未来应结合土壤有机碳氮形态和含量变化以及土壤微生物技术,分析长期优化施氮对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引黄灌区 优化施氮 土壤 温室气体 增温潜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引黄灌区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及其气候影响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33
6
作者 孙静 阮本清 蒋任飞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4-57,61,共5页
根据1998年FAO修正彭曼-蒙特斯公式,利用宁夏引黄灌区8个气象站近50多年的气象资料,计算了各气象站逐月的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0、各气象因子的长期变化趋势和各气象因子与ET0的相关东数。分析了ET0空间分布特征、年内分布特征和年际... 根据1998年FAO修正彭曼-蒙特斯公式,利用宁夏引黄灌区8个气象站近50多年的气象资料,计算了各气象站逐月的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0、各气象因子的长期变化趋势和各气象因子与ET0的相关东数。分析了ET0空间分布特征、年内分布特征和年际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黄河以东各站的ET0值均大于黄河以西各站的ET0值;除石嘴山站外,各站5—7月份的ET0占全年比例在20世纪80年代后比80年代前有所下降;除石嘴山站外,各站的ET0均表现为逐年增加的趋势,尤其在1990年后更为明显;气温呈递增趋势、相对湿度呈减少趋势、温差在逐渐减小;相对湿度和重高/重低气温以及平均风速对ET0的影响比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 宁夏引黄灌区 彭曼公式 气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磷对宁夏引黄灌区水稻产量、氮磷吸收利用及氮素残留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郭鑫年 孙娇 +4 位作者 梁锦秀 周涛 李永祥 薛彩霞 田旭东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9-54,61,共7页
针对宁夏引黄灌区水稻磷肥施用不合理的问题,确定宁夏引黄灌区水稻生产适宜施磷量,以"节3号"水稻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施P_2O_5量(0,75,150,225 kg/hm^2)对水稻产量、土壤矿质氮累积量以及水稻氮... 针对宁夏引黄灌区水稻磷肥施用不合理的问题,确定宁夏引黄灌区水稻生产适宜施磷量,以"节3号"水稻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施P_2O_5量(0,75,150,225 kg/hm^2)对水稻产量、土壤矿质氮累积量以及水稻氮、磷吸收与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磷肥相比,施磷肥显著(p<0.05)提高了水稻穗数、每穗粒数和结实率,进而提高了水稻籽粒产量;以施磷150 kg/hm^2处理下水稻籽粒产量最高,最高值为7 593.11 kg/hm^2(增产率为36.12%)。施磷肥显著降低了水稻0—10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的累积,施磷150 kg/hm^2显著提高了各生育期水稻氮素和磷素的吸收量。随着施磷量增加,水稻磷素生产效率和磷素吸收效率显著降低,氮素吸收效率、氮素收获指数和磷素收获指数的最大值出现在施磷150 kg/hm^2处理,而水稻氮素生产效率受施磷量影响不显著。施磷肥显著提高了宁夏引黄灌区水稻产量及氮、磷吸收量和利用效率,施磷量150 kg/hm^2为本地区适宜施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肥 宁夏引黄灌区 水稻产量 氮素吸收利用 磷素吸收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宁夏引黄灌区露地菜田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罗健航 赵营 +3 位作者 任发春 陈晓群 刘宏斌 张学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5-81,共7页
为了探讨宁夏引黄灌区露地菜田土壤氨挥发损失特征,于2013年5—9月在该区域露地花椰菜-大白菜轮作体系下,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氨挥发速率、氨挥发损失通量及其损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露地花椰菜和大白菜... 为了探讨宁夏引黄灌区露地菜田土壤氨挥发损失特征,于2013年5—9月在该区域露地花椰菜-大白菜轮作体系下,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氨挥发速率、氨挥发损失通量及其损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露地花椰菜和大白菜基肥后,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下土壤氨挥发损失高峰通常出现在第1~4天,而追肥后提前到1~2天,在高量施氮处理下,氨挥发延续时间在10天以上;花椰菜季大多数施肥处理的氨挥发损失发生在追肥阶段(占总氨挥发损失通量的50.2%~60.3%,单施有机肥和低氮处理除外),大白菜季各处理的氨挥发损失主要在基肥阶段(占总氨挥发损失通量的57.0%~73.6%);露地花椰菜基肥和追肥后,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氨挥发最大速率分别在0.79~4.56、1.00~5.34 kg·hm^-2·d^-1之间,而露地大白菜季分别为3.49~13.09、1.54~7.03 kg·hm^-2·d^-1;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下,花椰菜和大白菜全生育期内土壤氨挥发损失通量分别为5.15~35.82、11.11~70.60 kg·hm^-2,其随总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花椰菜和大白菜季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氨挥发损失率分别为4.02%~4.87%和2.54%~10.55%,其化肥贡献率分别为62.0%~100.0%和85.5%~100.0%,且化肥贡献率随化学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在同等施用有机肥的情况下,合理降低化肥氮用量是减少该地区露地菜田土壤氨挥发损失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地菜田 花椰菜-大白菜轮作 有机无机肥配施 土壤氨挥发 宁夏引黄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引黄灌区农田排水沟渠水生植物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6
9
作者 罗良国 赵天成 +2 位作者 刘汝亮 王艳 阿部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436-2442,共7页
为探索宁夏引黄灌区农田排水沟水生植物物种组成和多样性,采用样方调查法在灌区农田选取典型支沟、斗沟和农沟,并在每条沟渠布设上、中、下游断面,断面上设置样方大小进行退水沟渠水生植物物种种类、数量、多度、盖度调查。结果表明:宁... 为探索宁夏引黄灌区农田排水沟水生植物物种组成和多样性,采用样方调查法在灌区农田选取典型支沟、斗沟和农沟,并在每条沟渠布设上、中、下游断面,断面上设置样方大小进行退水沟渠水生植物物种种类、数量、多度、盖度调查。结果表明:宁夏引黄灌区排水沟水生植物由11个科,13个属,20个种组成,其中,芦苇、藨草、水莎草、香蒲、龙须眼子菜和浮叶眼子菜是分布较广的优势种。群落垂直分层明显,但以芦苇及其伴生种组成的挺水群落多见。灌区农田排水沟各层次植物种类分布和多样性指数差异较大,表现为农沟>斗沟>支沟。水位和流速是影响沟渠水生植物形态及分布的主要因素。农沟中水流速度较慢,生长环境稳定,有利于多种植物的繁殖,为科学合理布局优势物种富集农田排水中的养分,以达到控制农田非点源污染目的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物 物种和群落多样性 农田排水沟 宁夏引黄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引黄灌区农田退水回灌对土壤盐分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穆鑫 吕谋超 +3 位作者 温随群 吴海卿 朱东海 马克星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6-79,共4页
在小麦整个生育期内,在相同灌水定额条件下,设置4种不同灌溉方式进行对比分析研究。采用退水回灌,在一定时间内会增加0~30 cm的土壤盐分,尤其对0~20 cm的土层影响较大,对其他层次的影响随着深度的加大而减小;在拔节期和灌浆期,连续使用... 在小麦整个生育期内,在相同灌水定额条件下,设置4种不同灌溉方式进行对比分析研究。采用退水回灌,在一定时间内会增加0~30 cm的土壤盐分,尤其对0~20 cm的土层影响较大,对其他层次的影响随着深度的加大而减小;在拔节期和灌浆期,连续使用退水灌溉会使春小麦减产,只在拔节期使用退水回灌能够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引黄灌区 退水回灌 盐分变化 电导率 土壤盐碱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引黄灌区干湿交替过程中土壤Eh的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明 张晴雯 +3 位作者 杨正礼 张爱平 谢晓军 惠锦卓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7-51,共5页
通过连续测定灌溉淹水和落干过程中的稻田土壤Eh,研究黄河上游宁夏引黄灌区水稻生育期内表层土壤Eh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表层土壤Eh与农田灌水与落干过程紧密相关,灌水后淹水过程中,表层土壤Eh下降;淹水后落干过程中表层土壤Eh上升。... 通过连续测定灌溉淹水和落干过程中的稻田土壤Eh,研究黄河上游宁夏引黄灌区水稻生育期内表层土壤Eh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表层土壤Eh与农田灌水与落干过程紧密相关,灌水后淹水过程中,表层土壤Eh下降;淹水后落干过程中表层土壤Eh上升。灌溉淹水和落干过程中,土壤电导率与土壤Eh极显著负相关(p<0.05),而灌溉水量、施肥量及地表温度对表层土壤Eh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湿交替 土壤Eh 宁夏引黄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引黄灌区湖泊湿地生态需水量计算 被引量:7
12
作者 韩宇平 赵若 王富强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7-71,共5页
在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宁夏引黄灌区的湖泊湿地生态需水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在现状条件下,平水年份(降水频率50%)灌区湖泊湿地生态需水量为4.29亿m3,枯水年份(降水频率75%)灌区湖泊湿地生态需水量为4.83亿m3。
关键词 宁夏引黄灌区 湖泊湿地 生态需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量平衡的宁夏引黄灌区广义生态耗水量计算 被引量:6
13
作者 韩宇平 阮本清 邱林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16,20,共4页
基于区域的水量平衡理论,对宁夏引黄灌区的广义生态耗水量进行计算,同时对灌区生态耗水量与灌区引黄水量的关系也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灌区各年的广义生态耗水总量差别并不大,没有表现出非常强烈的上升或下降趋势,耗水量的小范围... 基于区域的水量平衡理论,对宁夏引黄灌区的广义生态耗水量进行计算,同时对灌区生态耗水量与灌区引黄水量的关系也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灌区各年的广义生态耗水总量差别并不大,没有表现出非常强烈的上升或下降趋势,耗水量的小范围变动与灌区引黄水量关系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平衡 广义生态耗水 宁夏引黄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引黄灌区早灌头水对春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马文礼 王昊 +6 位作者 杨飞 陈永伟 夏学智 张战胜 卜建华 郭军成 王世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9期49-52,共4页
宁夏引黄灌区头水灌溉较迟,影响了春小麦的幼穗分化和产量。为进一步挖掘宁夏春小麦增产潜力,开展了春小麦早灌头水试验。以宁春50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析不同早灌头水处理对春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早灌... 宁夏引黄灌区头水灌溉较迟,影响了春小麦的幼穗分化和产量。为进一步挖掘宁夏春小麦增产潜力,开展了春小麦早灌头水试验。以宁春50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析不同早灌头水处理对春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早灌头水延长了小麦生育期,促进了分蘖,增加了穗数,但对小麦株高无影响。此外,早灌头水对小麦单株叶面积有影响,其中4月2日灌水处理的小麦叶面积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早灌头水 产量构成因素 宁夏引黄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宁夏引黄灌区水权转换必要性的探讨 被引量:5
15
作者 韩秀丽 高桂英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39,共2页
从经济学角度对宁夏实施水权转换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研究,认为:在引黄灌区进行农业用水与工业用水之间的水权转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既有法律政策依据,又有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从经济学角度对宁夏实施水权转换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研究,认为:在引黄灌区进行农业用水与工业用水之间的水权转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既有法律政策依据,又有可借鉴的成功经验。以工业支持农业节水、农业节水支持工业发展用水,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权转换 节水型社会 宁夏引黄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引黄灌区井渠双灌节水效益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苏文 李刚军 +1 位作者 李怀恩 张涛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7年第5期56-60,共5页
宁夏引黄灌区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其农业耗水占据了绝大部分引黄耗水量。本文在以引黄水量为主要灌溉水源、适量采用开采地下水作为补充的基础上,对整个灌区采用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灌溉的节水效益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井渠... 宁夏引黄灌区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其农业耗水占据了绝大部分引黄耗水量。本文在以引黄水量为主要灌溉水源、适量采用开采地下水作为补充的基础上,对整个灌区采用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灌溉的节水效益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井渠双灌现状年引黄灌区十县市可减少渠首引水量1.53×108m3,减少损失水量将达到0.68×108m3。对2010年的预测结果表明,可减少田间引黄灌溉用水量1.95×108m3,减少渠首引黄水量为3.48×108m3,减少输水过程中的损失水量为1.54×108m3,具有显著的节水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耗水 地下水 井渠双灌 宁夏引黄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复种蔬菜适宜种类筛选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根红 薛银鑫 +3 位作者 张倩 周佳瑞 买晓凤 穆志梅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59-571,共13页
复种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及保证区域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宁夏引黄灌区近年来农业区域气候资源变化趋向利于多熟制,研究筛选春小麦复种蔬菜的适宜种类成为区域农作制度发展的必然。本试验选择灌区具有生产潜力的17种蔬菜与春小麦复种,... 复种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及保证区域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宁夏引黄灌区近年来农业区域气候资源变化趋向利于多熟制,研究筛选春小麦复种蔬菜的适宜种类成为区域农作制度发展的必然。本试验选择灌区具有生产潜力的17种蔬菜与春小麦复种,运用层次分析方法(AHP),设3个2级指标,12个3级指标,通过对各模式相应评价指标测定及分析,筛选适于灌区的麦后复种蔬菜的两熟制模式。结果表明:近10年来,灌区年≥10℃积温3407.9℃,降水量206.4 mm,无霜期208.4 d,蒸发量1619.3 mm。主要气候因子理论上可以满足麦后复种叶菜类和根菜类蔬菜,但与理论生产潜力相比较,实际产量的提升空间较大;麦后复种果菜类的气候资源不足。17种蔬菜中,春小麦复种的白萝卜、满堂红萝卜、娃娃菜、黄瓜(‘626’)4种蔬菜资源利用效率较高;春小麦复种的胡萝卜、白萝卜、芹菜、西红柿(‘丰收128’)4种蔬菜提升地力效果较好;春小麦复种娃娃菜、白萝卜、满堂红萝卜、小辣椒(‘娇龙7号’)4种蔬菜经济效益较高。综合评价,得出适宜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后复种的8种蔬菜为:娃娃菜、白萝卜、满堂红萝卜、辣椒(‘娇龙7号’)、辣椒(‘洋大帅’)、苦苣、芹菜和西葫芦,分别比综合效益最低的小麦-苤蓝种植模式高143.0%、121.5%、77.7%、46.3%、43.0%、35.5%、33.1%和33.0%,可大面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蔬菜 复种 宁夏引黄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秋眠级苜蓿品种在宁夏引黄灌区西夏区的麦后复种表现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聚才 张龙 +5 位作者 王川 李东宁 徐秉信 马晓霞 杨东海 陈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期113-116,共4页
[目的]筛选出适合宁夏引黄灌区麦后复种高产优质的苜蓿新品种。[方法]引进北美高秋眠级苜蓿新品种在银川市西夏区进行麦后复种品比试验。[结果]参试品种WL712、WL656HQ、WL525HQ的鲜草产量和株高较高,而WL440HQ、WL525HQ、WL656HQ的平... [目的]筛选出适合宁夏引黄灌区麦后复种高产优质的苜蓿新品种。[方法]引进北美高秋眠级苜蓿新品种在银川市西夏区进行麦后复种品比试验。[结果]参试品种WL712、WL656HQ、WL525HQ的鲜草产量和株高较高,而WL440HQ、WL525HQ、WL656HQ的平均茎粗较大。以粗蛋白(CP)和中性洗涤纤维(NDF)为主要参考指标,各参试品种均达到NY/T 1170—2006质量标准。[结论]在宁夏引黄灌区西夏区麦后复种高秋眠级紫花苜蓿是可行的,以WL525HQ、WL656HQ和WL712表现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秋眠级苜蓿 麦后复种 宁夏引黄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引黄灌区节水农业综合效应评价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华 杜历 +1 位作者 周伟国 张治华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9-21,共3页
针对目前宁夏河套灌区建设现代节水型灌区和加快实施节水农业工程的需要,立足于灌区现状,进行了不同地区节水灌溉综合效应指标的分析与研究。考虑到各地区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和采用的节水农业模式与规模的不同,根据有关规划、规范、标准... 针对目前宁夏河套灌区建设现代节水型灌区和加快实施节水农业工程的需要,立足于灌区现状,进行了不同地区节水灌溉综合效应指标的分析与研究。考虑到各地区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和采用的节水农业模式与规模的不同,根据有关规划、规范、标准和专家打分方法等,建立了五级评价标准;按节水效应、经济效应、资源环境效应、社会效应等4个方面提出了各自的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分级标准,建立了河套灌区节水农业综合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另外,还分析了各评价指标的内涵,给出了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评价了划分出的5种节水农业区实际节水的综合效应,指出了各类型区节水农业下一步发展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农业 节水灌溉 评价指标 综合效应 宁夏引黄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引黄灌区水权转换关键技术与价值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卓 冯有亭 +2 位作者 杨平 徐光儒 麦山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8-170,172,共4页
针对宁夏引黄灌区农业水资源利用率低、行业用水结构不合理、工业发展缓慢,成为制约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研究了宁夏黄河水权转换的关键技术、水权转换期限、节水工程投资、费用构成、价格及价值。实践表明,水权转换关... 针对宁夏引黄灌区农业水资源利用率低、行业用水结构不合理、工业发展缓慢,成为制约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研究了宁夏黄河水权转换的关键技术、水权转换期限、节水工程投资、费用构成、价格及价值。实践表明,水权转换关键技术对宁夏黄河水权转换正确引导、保证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中国水权制度建设和完善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水权转换 宁夏引黄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