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炭对宁夏干旱地区土壤养分、酶活性及滴灌玉米产量的影响
1
作者 马风兰 王志丹 +5 位作者 刘威帆 马小英 万猛虎 李涛 刘吉利 吴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36,共10页
【目的】探究生物炭对宁夏干旱地区土壤养分、酶活性及玉米产量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适宜的生物炭施用量,为改善研究区土壤状况、提高玉米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0年4月至10月,在宁夏干旱地区,以先玉335为供试材料,将其以膜下滴灌... 【目的】探究生物炭对宁夏干旱地区土壤养分、酶活性及玉米产量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适宜的生物炭施用量,为改善研究区土壤状况、提高玉米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0年4月至10月,在宁夏干旱地区,以先玉335为供试材料,将其以膜下滴灌的方式种植,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5个生物炭施用量处理:CK(0 t/hm^(2))、T1(7.5 t/hm^(2))、T2(15.0 t/hm^(2))、T3(22.5 t/hm^(2))、T4(30.0 t/hm^(2)),分别在玉米拔节期(7月8日)、大喇叭口期(7月23日)、开花期(8月27日)、灌浆期(9月8日)和成熟期(10月4日)采集耕层(0~20 cm)的土样,研究生物炭对耕层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和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对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以及玉米产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不同施用量生物炭处理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结果】在玉米各生育期,与CK相比,T1~T4处理总体提高了土壤全氮、有机碳、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以及脲酶、蔗糖转化酶、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在同一生育期,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土壤全氮、速效磷含量以及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总体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这4种指标总体均以T3处理最高;土壤有机碳、速效钾含量以及蔗糖转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总体呈增加趋势,这4种指标总体均以T4处理最高。与CK相比,T1~T4处理玉米穗行数、百粒质量均无显著变化,玉米行粒数明显增加。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玉米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以T3处理最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全氮与过氧化氢酶及蔗糖转化酶呈显著正相关,有机碳与速效钾、过氧化氢酶和蔗糖转化酶呈显著正相关,土壤速效钾与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转化酶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玉米产量与行粒数和土壤全氮、速效钾、脲酶、蔗糖转化酶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CK、T1、T2、T3、T4处理的综合得分分别为-3.27,-1.70,-0.08,2.46,2.43,可知T3处理表现最优。【结论】在宁夏干旱地区,生物炭对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及玉米产量有明显影响,该地区生物炭的最佳施用量为22.5 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土壤养分 土壤酶活性 滴灌玉米产量 宁夏干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南部干旱地区生态移民与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凯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7期254-255,共2页
分析了宁夏南部干旱地区生态移民前的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环境保护措施,以期促进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
关键词 生态移民 生态环境 问题 保护措施 宁夏南部干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中部干旱地区农机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3
3
作者 张鹏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4期307-307,309,共2页
宁夏中部干旱地区"十年九旱",经济、社会条件落后,农机推而不广受自然、经济、社会条件的限制,同时存在宣传力度不够、农艺与农机没有积极配合、技术服务不到位、农机推广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为... 宁夏中部干旱地区"十年九旱",经济、社会条件落后,农机推而不广受自然、经济、社会条件的限制,同时存在宣传力度不够、农艺与农机没有积极配合、技术服务不到位、农机推广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为发展农机推广体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推广体系 问题 对策 宁夏中部干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中部干旱地区土地资源利用与开发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婧 杨鹤 《宁夏农林科技》 2020年第6期38-39,57,共3页
宁夏中部地区干旱少雨,自然灾害频繁,农业生产条件严峻,本文在进行土地资源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分布等对研究区域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开发利用建议。
关键词 宁夏中部干旱地区 土地资源 盐渍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覆膜材料汇集微量降水及露水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管恩晴 马波 +2 位作者 郭嘉 王彦军 杨艳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7-195,共9页
[目的]探明覆膜材料汇集微量降水及露水对土壤水分的影响,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干旱带微量降水及露水有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及支撑。[方法]设置了普通聚乙烯膜覆垄(T_(1))、高密度聚乙烯膜覆垄(T_(2))、聚四氟乙烯膜覆垄(T_(3))共3个处理... [目的]探明覆膜材料汇集微量降水及露水对土壤水分的影响,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干旱带微量降水及露水有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及支撑。[方法]设置了普通聚乙烯膜覆垄(T_(1))、高密度聚乙烯膜覆垄(T_(2))、聚四氟乙烯膜覆垄(T_(3))共3个处理,以裸地(T_(4))为对照,进行集流面坡度优化,对微量降水和露水发生过程中土壤水分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1)研究区多年单次5 mm以下降水总量占年降水量的29.8%,年平均露水量为31.68 mm,占多年平均降水量的13.2%;(2)不同覆垄模式5 cm和15 cm埋深位置土壤体积含水率大小顺序一致,表现为:聚四氟乙烯膜覆垄>普通聚乙烯膜覆垄>高密度聚乙烯膜覆垄>裸地;(3)覆垄汇集微量降水对土壤水分影响深度明显增加,降水量为2 mm时,对土壤水分的影响深度可达15 cm,而裸地条件下仅达到5 cm位置;(4)露水对土壤水分的影响在0—5 cm,当露水量为0.8 mm时,普通聚乙烯膜覆垄、高密度聚乙烯膜覆垄、聚四氟乙烯膜覆垄、裸地的土壤体积含水率分别提高0.6%,1.6%,4%,0.2%。[结论]不同覆膜处理汇集微量降水和露水对土壤水分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聚四氟乙烯膜覆垄汇集效果最好,垄沟内土壤体积含水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材料 微量降水 露水 土壤水分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干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