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3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潜在类别分析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农村老年人慢性病共病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宋明莎 王宥匀 +1 位作者 李春生 乔慧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033-2038,2049,共7页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慢性病共病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慢性病共病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之间存在密切关联,但关于慢性病共病及共病模式对ADL影响的研究相对缺乏。目的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农村老...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慢性病共病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慢性病共病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之间存在密切关联,但关于慢性病共病及共病模式对ADL影响的研究相对缺乏。目的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农村老年人慢性病共病对ADL的影响,为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2年6—7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对宁夏回族自治区4个县的20821名居民进行“面对面”入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慢性病患病及ADL受损情况等。本研究以4362名≥60岁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潜在类别分析确定老年人的慢性病共病模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慢性病共病及不同共病模式对老年人ADL的影响。结果4362名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率为62.52%(2727/4362),慢性病共病发生率为23.75%(1036/4362),ADL受损发生率为18.36%(801/4362)。基于潜在类别分析确定了5种共病模式,分别是冠心病共病组、类风湿关节炎共病组、糖尿病共病组、高血压共病组、多系统疾病共病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类型、家庭人均年收入、吸烟情况、饮酒情况、锻炼情况、自评健康状况因素后,慢性病共病老年人的ADL受损风险是非慢性病共病老年人的1.909倍(95%CI=1.581~2.305,P<0.05),类风湿性关节炎共病组老年人的ADL受损风险是高血压共病组老年人的1.834倍(95%CI=1.245~2.701,P<0.05)。结论慢性病共病老年人较非慢性病共病老年人的ADL受损风险更高,不同慢性病共病模式老年人的ADL受损风险存在差异,类风湿关节炎共病组老年人的ADL受损风险高于冠心病共病组老年人。应加强对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的关注,采取适宜措施改善其健康状况、提升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共病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老年人 农村卫生 潜在类别分析 宁夏回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实践——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冯丽媛 王健 +1 位作者 孙鸿睿 马朝晖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5年第1期7-10,共4页
更加突出系统治理、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是规范各类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护活动、保障国土空间规划有力执行、提升国土空间治理效能的重要手段,它实现了土地用途管制向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重大转变。文章以宁夏回族... 更加突出系统治理、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是规范各类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护活动、保障国土空间规划有力执行、提升国土空间治理效能的重要手段,它实现了土地用途管制向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重大转变。文章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梳理总结了自机构改革以来,宁夏基于“美丽宁夏”建设和先行区建设目标要求,在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改革的经验做法以及面临的问题,并结合高质量发展需求,提出进一步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高质量发展 空间治理 宁夏回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回族自治区鸟类分布新记录——白头鹞
3
作者 徐志鹏 韩霄林 +1 位作者 曹晔 刘建平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5-285,共1页
2022年4月9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彭阳县古城镇附近(106°31′47.151″E,35°51′31.418″N)拍摄到1只飞行的鸟类,该鸟全身暗褐色,头顶和下颌黄白色,眼深色,与脸颊相连形成暗褐色眼带,腹部褐色有黑褐色纵纹,翅下覆羽近白色... 2022年4月9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彭阳县古城镇附近(106°31′47.151″E,35°51′31.418″N)拍摄到1只飞行的鸟类,该鸟全身暗褐色,头顶和下颌黄白色,眼深色,与脸颊相连形成暗褐色眼带,腹部褐色有黑褐色纵纹,翅下覆羽近白色,有暗褐色纵纹(图1);2024年9月9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青铜峡市邵岗镇(105°58′50.851″E,38°7′55.387″N)发现1只受伤鸟类并救助,该鸟全身黑褐色,头顶、前额、喉部呈明显的乳白色,头顶和前额中间黑褐色,眼黑色,颊部黑褐色延伸至眼部形成黑褐色眼带,肩部有白色羽毛点缀,嘴粗壮,喙基部偏灰白色,尖端呈黑色,脚粗壮,呈黄色(图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 邵岗镇 宁夏回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研诚信管理办法(节选)
4
《宁夏农林科技》 2025年第1期3-4,共2页
为加强科研诚信管理,2024年9月24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公开发布《宁夏回族自治区科研诚信管理办法》,本刊节选部分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 宁夏回族自治区 公开发布 科研诚信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长枣纺锤形整形修剪技术应用研究
5
作者 李光明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5年第5期131-134,共4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长枣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及优越的光热水土条件下,经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筛选培育形成的极具地方特色的优良枣类品种[1]。灵武长枣具有适应性强、耐寒、耐旱、耐盐碱的特点,其果实个大、汁液多、质地酥脆、含糖量高、... 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长枣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及优越的光热水土条件下,经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筛选培育形成的极具地方特色的优良枣类品种[1]。灵武长枣具有适应性强、耐寒、耐旱、耐盐碱的特点,其果实个大、汁液多、质地酥脆、含糖量高、果味鲜美、富含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高,非常适宜鲜食[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锤形整形修剪 宁夏回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人居环境适宜性时空演化及优化分析——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胡莉芬 卜晓燕 张明鑫 《绿色科技》 2024年第3期215-220,共6页
人居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科学评价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是了解地区环境承载力的前提,更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方略的基础性工作。借助GIS软件,以30 m×30 m栅格为基本单元,选取自然限制性因子包括DEM、植被、气象、水... 人居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科学评价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是了解地区环境承载力的前提,更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方略的基础性工作。借助GIS软件,以30 m×30 m栅格为基本单元,选取自然限制性因子包括DEM、植被、气象、水文等构建人居环境指数模型,定量评估2010年、202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居环境适宜性,并对人居环境适宜性分区进行空间可视化,进而探究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居环境适宜性时空演化特征及空间优化路径。研究表明:(1)宁夏回族自治区2010年的人居环境指数为22.54%~67.31%;2020年的人居环境指数为23.96%~72.62%,宁夏回族自治区10年间整体人居环境指数提高了近9.9%,但近一半地区人居环境指数为32%~42%,表明10年间人居环境适宜性整体有了一定幅度提升,相对于其他地区来说,整体人居环境不佳。(2)从人居环境适宜性空间分布来看,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居环境适宜性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北部银川平原及南部山区整体上适宜性较高,中部荒漠带整体适宜性较低,中部地区人居环境改善空间较大。(3)自然限制性指标中,水文是该地区影响人居环境最大的指标因子,其次是地被、温湿、地形指标。采取相关手段改善该区用水、灌溉条件是提高人居环境最主要和快捷的方式,其次应当坚持防沙治沙工作开展,合理开垦及放牧,注重生态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 适宜性分区 时空演变 宁夏回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回族自治区鸟类新纪录——黑冠鹃隼、绿翅短脚鹎和棕脸鹟莺
7
作者 黄君 贾旭 +4 位作者 杨建祥 杨生文 郭志宏 王双贵 宋森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9-211,共3页
2022年5月6日,在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鸟类资源调查时,于35.354555°N,106.314308°E,海拔2002.4 m处的溪流边拍摄到一种小型猛禽,头顶具有一显著长而竖立的蓝黑色冠羽;头部、颈部和背部尾上的覆羽和尾羽均呈黑褐色,并具... 2022年5月6日,在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鸟类资源调查时,于35.354555°N,106.314308°E,海拔2002.4 m处的溪流边拍摄到一种小型猛禽,头顶具有一显著长而竖立的蓝黑色冠羽;头部、颈部和背部尾上的覆羽和尾羽均呈黑褐色,并具有蓝色金属光泽;翅膀和肩部具有白斑,喉部和颈部为黑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羽 金属光泽 鸟类新纪录 宁夏回族自治区 六盘山 猛禽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绿翅短脚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推进宁夏回族自治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工作的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朱志明 刘春光 +3 位作者 张力 左佳伟 张文丽 陈晓军 《上海农业科技》 2024年第2期24-26,72,共4页
目前,我国大豆进口率高达85%以上,自给率严重不足,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于2022年在全国示范推广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为进一步巩固宁夏回族自治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成效,在2022年试验示范... 目前,我国大豆进口率高达85%以上,自给率严重不足,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于2022年在全国示范推广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为进一步巩固宁夏回族自治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成效,在2022年试验示范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宁夏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现状及其主要经验做法,并针对宁南山区大豆安全生产风险大、大豆品种选择及生产适应性有待提高等问题,在加大资金支持、多途径扩种大豆、加强技术培训与指导、优化种植区域等方面,提出了下一步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种植面积 品种选择 化学控旺 宁夏回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公报
9
《宁夏农林科技》 2024年第7期3-5,共3页
(2024年7月13日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7月13日在银川举行。出席这次全会的有自治区党委委员66人,候补委员12人。自治区有关领导同... (2024年7月13日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7月13日在银川举行。出席这次全会的有自治区党委委员66人,候补委员12人。自治区有关领导同志、纪委常委、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和在宁党的二十大基层代表、部分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基层代表列席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议公报 纪委常委 党委委员 宁夏回族自治区 党代会 中国共产党 基层 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回族自治区重大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实施办法(节选)
10
《宁夏农林科技》 2024年第9期3-4,共2页
为深化自治区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自治区科技项目管理体系,2024年8月21日,自治区科技厅、财政厅研究制定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重大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实施办法》,经自治区政府专题会议研究同意,公开发布。本刊节选部分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 科技体制改革 重大科技项目 实施办法 专题会议 宁夏回族自治区 公开发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条例
11
《宁夏农林科技》 2024年第6期3-4,共2页
2010年12月3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办法》。2023年11月30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修改为《宁夏... 2010年12月3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办法》。2023年11月30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修改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条例》。本刊摘编《条例》部分内容,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进步法 科学技术进步条例 宁夏回族自治区 《条例》 摘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条例
12
《宁夏农林科技》 2024年第4期3-4,共2页
2010年12月3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办法》。2023年11月30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修改为《宁夏... 2010年12月3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办法》。2023年11月30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修改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条例》。本刊摘编《条例》部分内容,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进步法 科学技术进步条例 宁夏回族自治区 《条例》 摘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人群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丽 夏清 +4 位作者 付大仁 肖彤 段明贤 谢帆 陈洁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9-360,共2页
关键词 农村人群 宁夏回族自治区 流行病学调查 包虫病 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人体重要寄生虫病 血清流行病学 随机抽样调查 1989年 2002年 身体健康 调查结果 流行概况 工作规划 预防控制 调查方案 结果报告 固原县 卫生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环境效应——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干旱带为例 被引量:9
14
作者 贾科利 姚玉玲 +1 位作者 郭占军 叶蔚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18-222,228,共6页
基于遥感、GIS技术、景观生态学及层次分析方法,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干旱带为研究区,利用1978年MSS以及1987,1996,2007年的TM/E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对该区域近30a来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环境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0a来该区耕地和建... 基于遥感、GIS技术、景观生态学及层次分析方法,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干旱带为研究区,利用1978年MSS以及1987,1996,2007年的TM/E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对该区域近30a来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环境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0a来该区耕地和建设用地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新增耕地主要来自未利用土地和草地,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主要来源于耕地和未利用土地;耕地和未利用土地向林地、草地转化是林地和草地面积增加的主要来源。由于受人类活动的干扰,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产生了景观破碎化,景观异质性增加,生态环境退化等生态效应。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在以还林还草、禁牧及水利等综合治理工程为核心的生态环境治理措施调控下,土地利用结构得以调整,植被覆盖增加,区域生态环境质量逐步得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脆弱区 土地利用变化 环境效应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 干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R-TOPSIS模型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量:32
15
作者 王磊 郭灿 李慧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4-159,共6页
土地生态安全问题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基于PSR-TOPSIS模型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选取处于"一带一路"关键节点的生态脆弱典型区域宁夏回族自治区为研究区域,系统评价其2003—2013年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结果... 土地生态安全问题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基于PSR-TOPSIS模型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选取处于"一带一路"关键节点的生态脆弱典型区域宁夏回族自治区为研究区域,系统评价其2003—2013年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结果显示:宁夏地区土地整体生态状况呈好转趋势,但仍处于较不安全状态,土地生态环境较恶劣,生态系统功能、结构受损,抗外界干扰能力较差;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废气、废水及固废的控制与处理、经济效益的提高对研究区域土地生态安全的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而区域本身脆弱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产生的环境污染以及响应政策的不连续性却加剧了土地生态的不安全性。在此基础上,从生态防护体系建设、产业优化升级和生态治理长效机制建立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PSR-TOPSIS模型 宁夏回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5
16
作者 焦文婷 陈兴鹏 +1 位作者 张子龙 逯承鹏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3-57,共5页
从环境的"资源支撑能力"和"环境消纳能力"两个方面构建环境承载力的概念框架,运用因子分析和矢量模评价方法,对宁夏回族自治区1990-2006年的环境承载力、环境承载量及承载状态进行量化评价,探索经济增长与环境承载... 从环境的"资源支撑能力"和"环境消纳能力"两个方面构建环境承载力的概念框架,运用因子分析和矢量模评价方法,对宁夏回族自治区1990-2006年的环境承载力、环境承载量及承载状态进行量化评价,探索经济增长与环境承载量之间的演变关系特征,并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转型、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力度等方面提出促进宁夏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承载力 经济增长 环境库兹尼茨曲线 宁夏回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学体育课程现状调查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丽娟 张建华 许世岩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2-45,48,共5页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和问卷调查法 ,对宁夏回族自治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体育课程现状进行了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 宁夏回族自治区 义务教育 中小学 体育课程 课程改革 体育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回族自治区旅游生态安全动态评价及其驱动机制 被引量:27
18
作者 陈丽 宋小龙 卜晓燕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78-284,共7页
为了科学评价旅游地生态安全的时序演变及其动态变化特征,识别其影响因素,探讨其驱动机制对协调旅游地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矛盾,推进区域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持续健康发展。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基于DPSIR模型构架指标体系... 为了科学评价旅游地生态安全的时序演变及其动态变化特征,识别其影响因素,探讨其驱动机制对协调旅游地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矛盾,推进区域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持续健康发展。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基于DPSIR模型构架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TOPSIS模型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研究区2009—2018年旅游生态安全动态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宁夏旅游生态安全贴近度由2009年的0.423增加至2018年的0.517,旅游生态安全状况有所改善,但其安全等级始终处于中等水平,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改善;就不同子系统而言,驱动力系统和状态系统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压力系统、影响系统和响应系统整体呈上升趋势;通过地理探测器探测发现,不同因素对旅游生态安全影响的强度存在显著差异,关键影响因子数量减少,单一因素对旅游生态安全的影响增加。而旅游空间密度高、压力大,生态环境质量不高、响应能力不足是宁夏生态安全整体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因此依据旅游生态系统承载力,合理把控游客数量,加大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提高系统响应能力是提升和改善研究区旅游生态安全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SIR模型 旅游生态安全 地理探测器 宁夏回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移民安置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稳定性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红寺堡区为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温胜强 刘小鹏 +2 位作者 王亚娟 叶均艳 韩晓佳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19-327,共9页
[目的]探讨2005,2010和2015年3个时期红寺堡生态移民安置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根据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景观格局稳定性的变化,为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构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稳定性评价模型,利用红寺堡区2005,2010和2... [目的]探讨2005,2010和2015年3个时期红寺堡生态移民安置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根据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景观格局稳定性的变化,为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构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稳定性评价模型,利用红寺堡区2005,2010和2015年3期数据,从景观类型组成、斑块特征和景观异质性3个方面分析景观格局稳定性,并对主因子进行探测。[结果]近10a来,红寺堡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景观间的转换较为频繁,且表现为单向转换的特征;整体的景观格局稳定性下降,草地和耕地是红寺堡区主要的景观类型,是调控土地利用格局稳定性的主要组成部分。地理探测结果表明,面积、面积比、斑块个数、斑块数比、斑块密度、平均值和标准差在3个时期都对景观稳定性有较大影响,而其他指标的变动较明显,波动较大,整体上对景观稳定性的影响较小。[结论]2005—2015年,红寺堡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稳定性变化明显,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稳定性变化也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移民 安置区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稳定性 宁夏回族自治区红寺堡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回族自治区NDVI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杜灵通 田庆久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08-214,共7页
利用1999年以来的SPOT-VGT NDVI及气象数据,在合成月、年最大值NDVI及标准化植被异常指数等指标的基础上,运用回归分析、相关分析和变异系数等NDVI时空分析方法,对宁夏回族自治区近11a来的植被活动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 利用1999年以来的SPOT-VGT NDVI及气象数据,在合成月、年最大值NDVI及标准化植被异常指数等指标的基础上,运用回归分析、相关分析和变异系数等NDVI时空分析方法,对宁夏回族自治区近11a来的植被活动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NDVI存在南北好,中部差的特征,这与宁夏植被分布格局和地理气候特点相吻合;在年际变化上,NDVI值受降雨影响较大,特别是中部干旱带的NDVI对干旱胁迫响应明显;在变化趋势上,该区大部分地区的NDVI值处于逐渐增加的态势,只有5个地级市所在的少部分地区,其NDVI处于降低趋势。NDVI的时空变化特征表明,该区近年来的生态环境在逐步改善,且NDVI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变动响应明显。近年来,该区实施的许多重大生态治理工程是导致区域NDVI增强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回归分析 变异特征 宁夏回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