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莲花山暗绿柳莺的孵卵行为 被引量:3
1
作者 毕中霖 孙悦华 +1 位作者 贾陈喜 蒋迎昕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9-101,共3页
2001年5~7月,在甘肃省莲花山自然保护区对暗绿柳莺Phylloscopus trochiloides的孵卵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孵化期内雌鸟日活动期长度平均为(848.5±14.8)min(n=17),每天离巢(16.0±3.0)次(n=15),每次离巢时间为(12.3&#... 2001年5~7月,在甘肃省莲花山自然保护区对暗绿柳莺Phylloscopus trochiloides的孵卵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孵化期内雌鸟日活动期长度平均为(848.5±14.8)min(n=17),每天离巢(16.0±3.0)次(n=15),每次离巢时间为(12.3±5.0)min(n=251),每次在巢时间为(43.6±21.9)min(n=236),在巢率为(78.8±2.4)%。雌鸟在巢时卵温平均为(31.3±3.5)℃(n=10646),离巢时卵温平均为(26.6±4.8)℃(n=2876);夜晚的平均卵温为(30.6±3.5)℃(n=9239)。孵卵温度在孵卵期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绿柳莺 孵卵行为 莲花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雉鹑孵卵行为初步观察
2
作者 窦亮 张凯 +3 位作者 冉江洪 杨楠 徐雨 李八斤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93-596,共4页
2009年4~5月,在四川省雅江县对四川雉鹑Tetraopha sisszechenyii的孵卵行为进行了观察。在孵化过程中,卵重与孵卵剩余天数呈明显的正相关(r=0.939,F=59.585,P<0.001)。卵在巢中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雌鸟坐巢的行为主要是孵卵行为(78... 2009年4~5月,在四川省雅江县对四川雉鹑Tetraopha sisszechenyii的孵卵行为进行了观察。在孵化过程中,卵重与孵卵剩余天数呈明显的正相关(r=0.939,F=59.585,P<0.001)。卵在巢中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雌鸟坐巢的行为主要是孵卵行为(78.7%),其次是离巢(17.4%)和翻卵(3.1%),其他行为(如鸣叫和梳理)偶尔发生(0.8%)。孵卵行为全天发生,离巢行为主要发生在7:30~11:30,翻卵行为多发生在13:30~15:30。雌鸟从巢的一个固定位置进出巢。雏鸟出巢时只由雌鸟带领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雉鹑 孵卵行为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腹角雉野生种群的孵化期及孵卵行为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包其敏 林莉斯 +2 位作者 陈丽群 翁国杭 赵凯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37-540,共4页
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为我国特有雉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18—2021年利用人工巢和视频监测技术对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黄腹角雉的孵化期与孵卵行为进行了监测。基于9巢数据,发现野生黄腹角雉的产卵时间集中在3月... 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为我国特有雉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18—2021年利用人工巢和视频监测技术对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黄腹角雉的孵化期与孵卵行为进行了监测。基于9巢数据,发现野生黄腹角雉的产卵时间集中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窝卵数为3~5枚。成功孵化4巢的结果显示,孵化期为31.33 d±0.62 d,孵卵时长为683.98 h±7.81 h;每日离巢次数多为1~2次,且个体差异较大;每日离巢时间均值与孵卵天数呈负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ρ=-0.568,P=0.001)。本文首次揭示了野生黄腹角雉种群的孵化期,并为深入了解其孵卵行为提供了新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腹角雉 孵化期 孵卵行为 乌岩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的孵卵和育雏行为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丛培昊 郑光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5-410,共6页
于2005年4—7月、2006年3—7月,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所有事件取样法对四川老君山自然保护区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的孵卵和育雏行为进行了研究。对3个孵化期内的树上巢分别观察16、5和9d,记录到典型行为8种。观察的时段包... 于2005年4—7月、2006年3—7月,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所有事件取样法对四川老君山自然保护区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的孵卵和育雏行为进行了研究。对3个孵化期内的树上巢分别观察16、5和9d,记录到典型行为8种。观察的时段包括孵卵中期、孵卵后期和巢内育雏期。孵卵中、后期以出雏前7d为界,中、后期之间的行为频次和累计时间均存在明显差异。Spearman秩相关检验显示翻卵日频次和日翻卵时间与观察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离巢时间和平均气温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孵卵期间日离巢0~2次,通常在上午和傍晚离巢,离巢平均时间(27.6±4.4)min(n=29)。离巢率孵化中期为4.86%,孵化后期为5.37%。雏鸟在巢期间为(3754.5±42.5)min(n=2),此期雌鸟不离巢,行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腹角雉 孵卵行为 翻卵 孵卵节律 育雏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黄陂区青头潜鸭繁殖生态观察初报 被引量:9
5
作者 王雪峰 颜军 +1 位作者 魏斌 谭军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0-195,共6页
2018年4~6月,在武汉市黄陂区境内对青头潜鸭的繁殖行为进行了初步观察,以了解青头潜鸭在该区域的繁殖生境、繁殖行为及繁殖受胁情况等。采用定点观察法观察繁殖前期行为,对2巢青头潜鸭采用录像监控法记录孵化行为及出雏情况。测量了2... 2018年4~6月,在武汉市黄陂区境内对青头潜鸭的繁殖行为进行了初步观察,以了解青头潜鸭在该区域的繁殖生境、繁殖行为及繁殖受胁情况等。采用定点观察法观察繁殖前期行为,对2巢青头潜鸭采用录像监控法记录孵化行为及出雏情况。测量了2巢及卵特征参数。发现青头潜鸭4月中旬开始分群,求偶交配,5月初基本完成配对,6月下旬出雏。巢为圆形碗状水面浮巢,巢材主要为草叶及草茎,巢内径(13. 5±7. 78) cm,巢外径(35. 5±6. 36) cm,巢高(21. 5±4. 95) cm,巢深(9. 5±0. 71) cm,窝卵数8~9枚,平均(8. 5±0. 71)枚(n=2);平均卵重(37. 32±4. 82) g,卵长径(50. 94±1. 75) mm,卵短径(37. 32±1. 41) mm(n=17)。孵卵期23~27 d,孵化率为17. 6%。青头潜鸭繁殖受人类活动干扰威胁较为严重,应当加大保护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头潜鸭 繁殖生态 孵卵行为 武汉黄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