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Z91镁合金中变形孪晶与析出相交互作用结构的电子显微学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曹志坚 刘林林 +3 位作者 孙鹏阳 黄子坤 刘翠秀 孙威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4,共7页
本文综合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及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igh 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HRTEM)电子显微表征技术,对冲击变形时效AZ91镁合金中变形孪晶与β⁃Mg17Al12析出相交互... 本文综合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及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igh 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HRTEM)电子显微表征技术,对冲击变形时效AZ91镁合金中变形孪晶与β⁃Mg17Al12析出相交互作用引发的变形结构进行了观察和表征。结果表明:(1)β析出相阻碍{1012}孪晶生长使其界面形成台阶结构导致孪晶板条呈现粗细不均的形貌,更严重的交互作用可导致孪晶界发生大角度弯折,同时诱发基体中扭折带的形成以协调孪晶变形;(2){1011}孪晶与β析出相的交互作用会产生局域应力集中,导致连锁诱发{1012}孪晶形核,表明孪晶与析出相的交互作用可以促进孪晶形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91镁合金 变形孪晶 析出相 交互作用 电子显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元素对TA4变形孪晶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宜平 王小祥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4-552,共9页
采用常温拉伸-压缩实验、X射线衍射分析(XRD)、金相分析、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等技术手段,对比研究了Ti-0.34wt%O(TA4)和Ti-15.9wt%Zr-0.33wt%O(TA4-Zr)两种α相钛合金的变形行为及变形后的微观组织变化。结果表明:两合金经轧制和再结... 采用常温拉伸-压缩实验、X射线衍射分析(XRD)、金相分析、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等技术手段,对比研究了Ti-0.34wt%O(TA4)和Ti-15.9wt%Zr-0.33wt%O(TA4-Zr)两种α相钛合金的变形行为及变形后的微观组织变化。结果表明:两合金经轧制和再结晶后有着相似的基面织构。在相同晶粒度的条件下,Zr掺杂的TA4-Zr拉伸屈服强度相较于TA4提升约200MPa。TA4-Zr在压缩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1121}<1011>拉伸孪晶和少量{1121}<1126>拉伸孪晶,而在相同变形量下的TA4中未观察到孪晶。Zr的添加显著促进了α相钛合金中拉伸孪晶的产生,使得TA4-Zr具有更明显的拉伸-压缩屈服不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锆元素 变形孪晶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IP钢在高温ECAP过程中的微观组织及孪晶行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雷 奚运涛 +1 位作者 王世清 高倩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432-438,共7页
本研究通过等径通道挤压(ECAP)对孪晶诱导塑性变形钢(TWIP钢)在300℃下进行了晶粒细化,并运用金相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透射电镜(TEM)观察了经不同道次挤压后TWIP钢的晶粒、孪晶形貌及位错组织。结果表明,在均匀化退火状态下... 本研究通过等径通道挤压(ECAP)对孪晶诱导塑性变形钢(TWIP钢)在300℃下进行了晶粒细化,并运用金相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透射电镜(TEM)观察了经不同道次挤压后TWIP钢的晶粒、孪晶形貌及位错组织。结果表明,在均匀化退火状态下,试样晶粒基本呈现等轴状态,通过测微尺测量晶粒尺寸,约为(90±30)μm。在1道次挤压后,晶粒沿剪切方向显著伸长,并有尺寸较小的新晶粒产生,许多形变孪晶在剪切带中产生。2道次挤压后新产生的细小晶粒增多,并开始产生许多微孪晶,孪晶易于在晶界处产生。经过4道次等径通道挤压,晶粒逐渐细化至超细晶状态,晶粒尺寸达到0.3~1μm,孪晶厚度随挤压道次的增多而不断减小,甚至达到几十纳米。在不同晶粒尺寸下,TWIP钢在高温ECAP过程中产生孪晶的机理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孪晶诱导塑性变形钢(TWIP钢) 等径通道挤压(ECAP) 形变孪晶 孪晶形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_(1-x)Sr_xMnO_3体系中Mn_3O_4微孪晶表征
4
作者 孙本哲 祁阳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6-369,共4页
La1-x Sr x MnO3(LSMO)锰氧化物由于具有显著的庞磁电阻效应而被广泛关注,但少量Mn3O4杂质相会破坏其磁电阻效应.采用透射电子显微术及其相关分析方法,系统表征了杂质相Mn3O4中的微孪晶结构,并分析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在具有锐钛矿结构... La1-x Sr x MnO3(LSMO)锰氧化物由于具有显著的庞磁电阻效应而被广泛关注,但少量Mn3O4杂质相会破坏其磁电阻效应.采用透射电子显微术及其相关分析方法,系统表征了杂质相Mn3O4中的微孪晶结构,并分析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在具有锐钛矿结构的Mn3O4中,微孪晶的孪晶面为(112)面,且孪晶面附近含有少量Sr原子;孪晶面出现几率与Sr原子含量之间的关系表明,孪晶的形成归因于少量Sr原子降低了孪晶界面形成能,这有助于推测出从锐钛矿向钙钛矿发生结构演化的一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庞磁电阻效应 透射电子显微术 孪晶 孪晶 孪晶界面形成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轧变形量对热处理后CoCrFeMnNi高熵合金退火孪晶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杨煜锋 杨玉婧 +2 位作者 董勇 李传强 胡永俊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4年第5期736-741,共6页
经冷变形与热处理后的CoCrFeMnNi高熵合金性能会受到在退火过程中产生退火孪晶的影响,而孪晶形貌与种类的变化与冷变形量和热处理条件相关。探究了高温短时热处理下,冷变形量对退火孪晶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真空中频感应熔炼炉制备了... 经冷变形与热处理后的CoCrFeMnNi高熵合金性能会受到在退火过程中产生退火孪晶的影响,而孪晶形貌与种类的变化与冷变形量和热处理条件相关。探究了高温短时热处理下,冷变形量对退火孪晶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真空中频感应熔炼炉制备了FCC单相CoCrFeMnNi高熵合金,样品经均匀化退火后使用两辊轧机沿同一方向进行多次冷轧,得到不同变形量的样品。样品在900℃条件下退火1 h,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与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样品的微观组织形貌进行表征以观察样品中退火孪晶的变化,在室温下对样品进行了静态单轴拉伸试验,研究了不同变形量对于退火孪晶的影响以及退火前后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退火孪晶的种类和数量会随变形量变化:变形量30%的样品内部晶粒尺寸大,退火孪晶的种类和数量最少;变形量80%的样品晶粒尺寸与30%的样品相近,但退火孪晶数量、种类多;变形量50%的样品晶粒尺寸最小,退火孪晶数量与种类中等。未经热处理的样品其抗拉强度与变形程度呈正相关,抗拉强度最高可达到1333.44 MPa,经900℃×1 h退火处理后,其抗拉强度与变形程度呈负相关,抗拉强度最高为585.81 MPa。结果表明,CoCrFeMnNi高熵合金在高温短时间的热处理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相稳定性,轧制和退火后均为FCC单相结构,没有析出相产生。冷变形后的样品在热处理后样品内部发生了再结晶,晶粒的尺寸大小与退火孪晶的数量和种类以及样品的力学性能会随着变形量的不同产生变化。同时,合金内部产生的小尺寸退火孪晶起到了存储位错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 冷轧 退火孪晶 再结 粒尺寸 相稳定性 拉伸试验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STA软件在材料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纳米锑化铟孪晶结构为例
6
作者 钱银银 许瑞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3期103-107,共5页
在材料化学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将实验室制备的锑化铟孪晶纳米结构及其相关结构表征数据引入到授课内容之中,并借助VESTA软件模拟出锑化铟孪晶纳米结构的模型。通过在课堂上对VESTA软件的实时操作,生动展现了不同角度以及不同显示形式的... 在材料化学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将实验室制备的锑化铟孪晶纳米结构及其相关结构表征数据引入到授课内容之中,并借助VESTA软件模拟出锑化铟孪晶纳米结构的模型。通过在课堂上对VESTA软件的实时操作,生动展现了不同角度以及不同显示形式的三维孪晶结构。这种“理论知识讲解+软件操作演示+科研成果案例”相结合的模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孪晶结构的理解,还能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运用科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课堂教学与科研探索的相辅相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化学 锑化铟 孪晶结构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孪晶界对α铁力学性能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许天旱 何松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3-79,共7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在单轴拉伸载荷下孪晶界间距和孪晶界与拉伸载荷角度对纳米孪晶铁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孪晶铁的屈服强度随着孪晶界间距的增大而增大,呈现反常的Hall-Petch关系;单晶铁中出现变形孪晶,此时其塑性变形以...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在单轴拉伸载荷下孪晶界间距和孪晶界与拉伸载荷角度对纳米孪晶铁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孪晶铁的屈服强度随着孪晶界间距的增大而增大,呈现反常的Hall-Petch关系;单晶铁中出现变形孪晶,此时其塑性变形以变形孪晶为主;弹性模量随孪晶界间距增大有轻微的增大;拉伸载荷与孪晶界不垂直时,屈服应力降低,变形方式则以去孪晶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力学性质 纳米孪晶Fe 孪晶界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Y合金中共轴{1121}孪晶交互的电子显微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毕建军 刘翠秀 +1 位作者 李万鹏 孙威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96-501,共6页
本文通过TEM观察,在室温轧制的Mg-10Y(wt.%)合金中发现了共轴{1121}孪晶变体交互现象。通过模型构建和Schmid因子分析,对交互位置孪晶不对称生长导致的台阶结构给出了解释。当这种共轴孪晶变体发生交互作用时,在相互作用位置,一个{1121... 本文通过TEM观察,在室温轧制的Mg-10Y(wt.%)合金中发现了共轴{1121}孪晶变体交互现象。通过模型构建和Schmid因子分析,对交互位置孪晶不对称生长导致的台阶结构给出了解释。当这种共轴孪晶变体发生交互作用时,在相互作用位置,一个{1121}孪生变体的生长会在另一个孪生变体的两侧引起不同的应力集中,在两孪晶所夹锐角侧,孪晶生长表现出相互促进作用,而在钝角侧则表现为相互抑制,这使得孪晶发生不对称生长,形成阶梯结构。通过衍射分析,确认孪晶交互界面为靠近基体(1120)平面的低角度倾斜边界,确定(1120)面为此类孪晶交互接触面的惯习面,推断交互面以(1122)T1//(1122)T2的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1121} 孪晶 孪晶交互 电子显微学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基高温合金微孪晶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9
作者 屈鹏飞 杨文超 +2 位作者 岳全召 曹凯莉 刘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3971-3978,共8页
镍基高温合金具有优良的成分兼容性、良好的组织稳定性、抗氧化和抗腐蚀性能,被广泛用于航空发动机和地面燃气轮机的涡轮叶片等关键的热端部件。沉淀相γ′对位错运动的阻碍是镍基高温合金的主要强化作用之一。一般而言,这种阻碍作用不... 镍基高温合金具有优良的成分兼容性、良好的组织稳定性、抗氧化和抗腐蚀性能,被广泛用于航空发动机和地面燃气轮机的涡轮叶片等关键的热端部件。沉淀相γ′对位错运动的阻碍是镍基高温合金的主要强化作用之一。一般而言,这种阻碍作用不仅与γ′相的形貌、体积分数及尺寸有关,也取决于γ′相与位错的交互作用。通常这种交互作用机制可分为三种:切割机制、Orowan绕过机制和热激活攀移机制。当不同类型的位错切割γ′相时,在γ′相中会形成不同的高能缺陷,能够阻碍位错运动,延缓材料软化。这类结构或成分缺陷包括:反相畴界(APB)、复杂层错(CSF)、超点阵内禀层错(SISF)、超点阵外禀层错(SESF)和微孪晶。微孪晶化(Micro-twinning)是镍基高温合金中一种重要的变形机制,主要发生在中温高应力条件下。此外,中温拉伸变形过程中也有微孪晶产生。早期研究表明,微孪晶的产生与SESF有关,可以认为SESF是“胚体孪晶”,且SESF是由a/3〈112〉超点阵不全位错切入γ′相产生的。基于溶质原子短程扩散的原子重排(Reordering)机制被用来解释微孪晶的形成,即a/6〈112〉不全位错切入γ′相中先产生CSF,而后CSF通过原子重排转变为SESF,最终形成微孪晶。最近的研究表明,在微孪晶产生过程中,Co和Cr原子会在成分偏析和柯氏气团的作用下发生长程扩散,因此有学者指出微孪晶的形成是原子重排短程扩散机制和偏析主导的长程扩散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对于高温合金微孪晶机制的研究,研究人员不再局限于其形成机制,而对微孪晶的长大机制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共格的纳米孪晶界作为金属材料中的一种特殊缺陷,可以有效阻碍位错运动,从而强化材料,这种强化方式已经在纳米铜、TWIP钢以及TiAl合金中得到应用。研究人员发现,孪晶能够强化固溶强化的镍合金;同时,有学者发现镍基高温合金中退火孪晶界对位错运动有明显的阻碍作用。因此,微孪晶化有望成为一种强化镍基高温合金的方法。本文归纳了镍基高温合金中微孪晶形成机制的发展和演变,分析了不全位错、内禀层错、外禀层错、复杂层错、元素偏析以及柯氏气团(Cottrell atmospheres)在微孪晶化中所起的作用,同时也阐述了孪晶界面处元素偏析在孪晶长大中的作用。此外,本文还综述了微孪晶在镍基高温合金强化中的作用,指出了通过微孪晶强化高温合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微孪晶在高温合金强化中的应用,为研究高温合金的中温变形机制和孪晶强化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高温合金 变形机制 孪晶 元素偏析 孪晶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Mn基合金反铁磁畸变与高阻尼孪晶的形成 被引量:13
10
作者 邓华铭 钟志源 +1 位作者 张骥华 陈树川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8-31,共4页
根据反铁磁序引起的点阵畸变与磁长程序参量之间的关系 ,计算了 γMn- Cu合金顺磁→反铁磁转变引起的点阵畸变 ,并将计算值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 .通过 γMn- Fe基合金高阻尼特性测定 ,验证了反铁磁序与孪晶高阻尼的关系在其他锰基合金... 根据反铁磁序引起的点阵畸变与磁长程序参量之间的关系 ,计算了 γMn- Cu合金顺磁→反铁磁转变引起的点阵畸变 ,并将计算值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 .通过 γMn- Fe基合金高阻尼特性测定 ,验证了反铁磁序与孪晶高阻尼的关系在其他锰基合金中同样存在的推测 .讨论了 γMn基合金高阻尼行为的物理本质 .结果表明 ,γMn- Cu和 γMn- Fe合金顺磁→反铁磁转变引起的四方畸变均可触发微孪晶的形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Mn基合金 反铁磁畸变 高阻尼孪晶 γ锰基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硅合金中共晶硅的变质机理:杂质诱发共生成对孪晶 被引量:11
11
作者 董光明 孙国雄 +1 位作者 廖恒成 韩正铜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4-37,共4页
为探讨铝硅合金中共晶硅的变质机理,根据杂质诱发共生成对孪晶的理论,对共晶硅的变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杂质原子诱发的共生成对孪晶之一使得共晶硅在平行于{111}晶面的方向以TPRE的机制生长,而共生成对孪晶中的另一处与原{111}... 为探讨铝硅合金中共晶硅的变质机理,根据杂质诱发共生成对孪晶的理论,对共晶硅的变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杂质原子诱发的共生成对孪晶之一使得共晶硅在平行于{111}晶面的方向以TPRE的机制生长,而共生成对孪晶中的另一处与原{111}晶面夹角为109.5°的孪晶,则使得共晶硅垂直于{111}晶面方向的生长也按照TPRE机制进行;共生成对孪晶大大加快了共晶硅垂直于{111}晶面方向的生长,并大大降低{111}晶面厚度方向的生长速度与平行于{111}晶面的生长速度的差异,从根本上改变了共晶硅生长时的各向异性特点,使得共晶硅以各向同性方式生长,最终长成纤维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 铝硅合金 共生成对孪晶 TP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速度对工业纯钛室温ECAP变形孪晶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赵健 赵西成 +2 位作者 杨西荣 雷娜 王海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06-910,共5页
在室温采用通道夹角为Φ=120°的模具,以不同挤压速度实现工业纯钛的单道次等径弯曲通道变形(ECAP),利用光学显微镜(OM)观察了变形前后的组织形貌特征,分析了不同挤压速度对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道次ECAP变形过程中,孪晶... 在室温采用通道夹角为Φ=120°的模具,以不同挤压速度实现工业纯钛的单道次等径弯曲通道变形(ECAP),利用光学显微镜(OM)观察了变形前后的组织形貌特征,分析了不同挤压速度对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道次ECAP变形过程中,孪晶变形是主要的变形机制,且随着变形速率(即挤压速度)的增大,孪晶变细,孪晶的密度显著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径弯曲通道变形 挤压速度 孪晶 工业纯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Y-Nd合金{1011}孪晶界面稀土原子偏聚的电子显微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万鹏 刘翠秀 +2 位作者 陈斌 毕建军 孙威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63-570,共8页
本文综合利用电子显微镜表征手段对冷轧后时效处理Mg-4Y-3Nd(wt.%)合金中[1102](1101)共格孪晶界面的稀土溶质原子偏聚行为进行研究,发现在经423 K+5 h时效后,合金中Nd元素在孪晶界面存在明显的偏聚析出,而Y元素的偏聚则并不明显。这表... 本文综合利用电子显微镜表征手段对冷轧后时效处理Mg-4Y-3Nd(wt.%)合金中[1102](1101)共格孪晶界面的稀土溶质原子偏聚行为进行研究,发现在经423 K+5 h时效后,合金中Nd元素在孪晶界面存在明显的偏聚析出,而Y元素的偏聚则并不明显。这表明镁合金中固溶的Nd原子相较Y原子具有更高的扩散速率和向{1011}孪晶界偏聚析出的驱动力。另外,本实验还揭示了相较于共格孪晶界面,孪晶界面上存在的孪晶台阶具有较大的晶格错配,稀土溶质原子优先选择在孪晶台阶处偏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Y-Nd合金 (1101)孪晶 时效 溶质原子偏析 电子显微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稳β型钛合金中的{332}〈113〉变形孪晶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斌 孙威 +1 位作者 赵颉 胡常青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1-119,共9页
{332}<113>变形孪晶是亚稳β型钛合金变形过程中的一种独特变形机制。该类型孪晶具有特殊性质并且对亚稳β型钛合金力学性能具有显著影响。本文总结了{332}<113>变形孪晶的研究状况和特性,重点介绍了{332}<113>变形... {332}<113>变形孪晶是亚稳β型钛合金变形过程中的一种独特变形机制。该类型孪晶具有特殊性质并且对亚稳β型钛合金力学性能具有显著影响。本文总结了{332}<113>变形孪晶的研究状况和特性,重点介绍了{332}<113>变形孪晶形成的几种代表性模型。通过分别对这些模型的假设条件以及需要进一步解释和验证的科学问题进行分析,旨在为理解和揭示{332}<113>变形孪晶的变形机制提供有用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稳β型钛合金 {332}〈113〉变形孪晶 变形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Y-Nd-Zn合金中LPSO的存在对孪晶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汪涛 孙威 +3 位作者 王子荣 杨旭 封钰明 刘林林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6年第5期393-398,共6页
利用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技术研究了含LPSO结构的Mg-1.1Y-0.4Nd-0.8Zn(at.%)合金中的孪晶形成特征。结果发现14H型LPSO结构的存在对压缩变形所生成孪晶类型影响不大,但会使孪晶板条尺寸减小且与板条边界交截产生... 利用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技术研究了含LPSO结构的Mg-1.1Y-0.4Nd-0.8Zn(at.%)合金中的孪晶形成特征。结果发现14H型LPSO结构的存在对压缩变形所生成孪晶类型影响不大,但会使孪晶板条尺寸减小且与板条边界交截产生台阶。受14H型LPSO结构存在的影响,(1012)孪晶表现出两种生长形态:在LPSO片层较窄且分布稀疏区域,孪晶可直接切过并使LPSO片层发生3.7°弯折;而在LPSO片层较厚其密度较高区域,孪晶无法穿越LPSO片层,但其可通过在随后片层的另一端重新形核生长方式继续进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长周期 孪晶 室温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25Nb-25Ta合金拉伸变形过程中{332}〈113〉变形孪晶的EBSD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胡常青 刘翠秀 +3 位作者 陈斌 赵颉 黄子坤 孙威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6年第5期386-392,共7页
本文利用EBSD技术对亚稳β型Ti-25Nb-25Ta合金室温拉伸变形过程中{332}〈113〉变形孪晶的演变趋势及交叉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变形量的增大,孪晶宽度不断增加,孪晶形态由变形初期的平直细条带状逐渐变为宽窄不一的条带状,至变... 本文利用EBSD技术对亚稳β型Ti-25Nb-25Ta合金室温拉伸变形过程中{332}〈113〉变形孪晶的演变趋势及交叉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变形量的增大,孪晶宽度不断增加,孪晶形态由变形初期的平直细条带状逐渐变为宽窄不一的条带状,至变形末期部分孪晶呈破碎状,孪晶界严重扭曲变形。多数晶粒内产生两种以上{332}〈113〉孪晶变体,部分孪晶能穿越晶界继续生长,某些初次孪晶内部有二次{332}〈113〉孪晶产生。不同变体孪晶间易发生交叉现象。不同{332}〈113〉孪晶变体的交叉作用导致交叉区域出现较大的局部晶格畸变,晶格畸变主要集中于孪晶内部,且交叉界面处的晶格畸变程度最为严重。交叉作用的结果是交叉区域的晶体相对于不同孪晶变体和基体的取向都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稳β型钛合金 室温拉伸变形 EBSD {332}〈113〉变形孪晶 交叉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对孪晶诱发塑性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向海 刘薇 +1 位作者 刘嘉斌 舒康颖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1-133,148,共4页
研究了铜对Fe-22.5/30 Mn-3Al-3Si TWIP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铜含量的增加,TWIP钢中奥氏体平均晶粒尺寸减小。铜含量超过0.5wt%后,TWIP钢的显微硬度明显提高。TEM观察显示TWIP钢未形变时组织中存在许多层错... 研究了铜对Fe-22.5/30 Mn-3Al-3Si TWIP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铜含量的增加,TWIP钢中奥氏体平均晶粒尺寸减小。铜含量超过0.5wt%后,TWIP钢的显微硬度明显提高。TEM观察显示TWIP钢未形变时组织中存在许多层错群和规则排列的位错列,形变后出现大量密集排列的形变孪晶和被形变孪晶分割的位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P钢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形变孪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变质对Al-Si合金共晶硅中孪晶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曾松岩 张虎 李庆春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13-15,共3页
本文利用TEM观察了经Sr变质后Al-Si合金中共晶硅的生长特征。结果表明:变质后共晶硅中孪晶密度较高,且常有两个以上的{111}孪晶同时存在,生长速度对孪晶密度与孪晶特征影响很大。文章也分析了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关键词 孪晶 变质 铝硅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心立方合金的表面层孪晶强化机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谈育煦 任利平 李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53-58,共6页
本文利用透射电子显微分析和x射线内应力测定等方法研究了低层错能面心立方合金表面喷丸强化后组织结构变化与疲劳行为之间的关系。着重观察和分析了疲劳过程中强化层内亚结构和内应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层错能很低的面心立方合金(... 本文利用透射电子显微分析和x射线内应力测定等方法研究了低层错能面心立方合金表面喷丸强化后组织结构变化与疲劳行为之间的关系。着重观察和分析了疲劳过程中强化层内亚结构和内应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层错能很低的面心立方合金(不锈钢和α黄铜)经喷丸强化后,表层中存在大量显微变形孪晶;由孪晶构成的栅栏薄层不仅能使表层残余压应力在疲劳应力作用下维持稳定,而且能有效地防止疲劳裂纹在外表面形核,因此,栅栏强化效应是面心立方合金疲劳强度提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表面层 孪晶 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Ni钢中马氏体孪晶界面结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光来 孟祥敏 +1 位作者 张弗天 吴玉琨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39-43,共5页
本文利用电子显微镜研究了9Ni钢中马氏体孪晶界面精细结构,结果表明,马氏体孪晶不是平直的孪生面(112),而是由一系列以孪生面(112)为平台的小平面组成的台阶状或凹凸不平的界面。小平面大多沿[110]方向形成,沿[... 本文利用电子显微镜研究了9Ni钢中马氏体孪晶界面精细结构,结果表明,马氏体孪晶不是平直的孪生面(112),而是由一系列以孪生面(112)为平台的小平面组成的台阶状或凹凸不平的界面。小平面大多沿[110]方向形成,沿[111]方向较少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体 孪晶 微观结构 9镍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