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学龄初期儿童琵琶教学法的研究
- 1
-
-
作者
丁丽娜
-
机构
泰山学院
-
出处
《北方音乐》
2019年第10期107-111,共5页
-
基金
2018年度山东省艺术教育专项课题“学龄前期及学龄中期儿童琵琶教学法的研究”(项目编号:YJ201811101)成果
-
文摘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随着现代经济高速发展,我们的社会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在大力倡导传承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在坚定四个自信,尤其是文化自信的理论指导下,近年来琵琶普及教育尤其是儿童琵琶普及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但儿童琵琶普及教育良莠不齐,现状堪忧;另外关于学龄初期儿童琵琶教学法的研究相对甚少。儿童琵琶普及教育既是学校音乐教育的有益补充,又是专业音乐教育和师范音乐教育的人才孵化基地。它既承担着实施人文美育、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责任,又担负着向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和专业音乐院校输送琵琶人才的重任。本文依据学龄初期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详细阐述了碰撞与共鸣教学法、通感与联觉教学法、大学科教学法、良性暗示与鼓励性教学法、启发教学法、多模式化的教学法、基能训练教学法、音色库教学法、自主自助与自主互助教学法、“LOVE”教学法、乐学教学法等11种学龄初期儿童琵琶教学法,旨在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专家和同仁关注儿童琵琶教学,使琵琶艺术更加璀璨,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承发展。
-
关键词
学龄前期及学龄初期儿童琵琶教学法
碰撞与共鸣教学法
通感与联觉教学法
大学科教学法
良性暗示与鼓励性教学法
启发教学法
多模式化的教学法
基能训练教学法
音色库教学法
自主自助与自主互助教学法
“LOVE”教学法
乐学教学法
-
分类号
J632.33
[艺术—音乐]
-
-
题名把握学龄初期儿童在学习乐器中心理的发展
- 2
-
-
作者
刘尊海
-
机构
天津音乐学院附属中学
-
出处
《音乐学习与研究》
1998年第1期62-64,共3页
-
文摘
在乐器教学中,学龄初期儿童的心理发展和学龄前期有着不同的变化。特别是在感觉方面尤为突出。很多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等,都是从学龄前开始学习的。如今民族器乐(如二胡、琵琶)等乐器也都是从学龄前开始,最小从4岁至6岁,多数还是8岁左右。这时期的儿童在心理学中称之为童年期,是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期。通过学习艺术,使他们在感觉和思维的发展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感觉是事物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同时又是思维发展的直接基础。正象列宁所指出的,“感觉是运动着的物质的映象。不通过感觉。
-
关键词
儿童知觉
学龄初期
学习乐器
学龄前期
个别部分
过学习
二胡
重要转折期
意识事实
儿童教学
-
分类号
J60
[艺术—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