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评《旅游学学科体系框架与前沿领域》
被引量:
2
1
作者
申葆嘉
《旅游科学》
CSSCI
2009年第2期76-77,共2页
关键词
学科体系框架
旅游学
中国旅游
出版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治安”的词义论治安学科体系的框架
被引量:
11
2
作者
谢惠敏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3期52-55,共4页
理论来源于实践,但又对实践有指导作用。当一种理论落后于实践时,实践就会呼唤新的理论产生。治安科学目前面临的就是这样一种状况。 一、对治安学科现状的简要评估 近十年来,治安学科有了长足的发展。治安理论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
理论来源于实践,但又对实践有指导作用。当一种理论落后于实践时,实践就会呼唤新的理论产生。治安科学目前面临的就是这样一种状况。 一、对治安学科现状的简要评估 近十年来,治安学科有了长足的发展。治安理论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冷峻地审视治安学科的现状,我们不能不感到治安理论研究滞后于治安的实践,治安学科尚处于准科学状态。然而,准科学状态是科学演化的必经阶段,因为人们对任何事物的认识,总要经历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安”
治安
学科
治安问题
学科体系框架
治安秩序
治安理论
治安管理学
公安学
语言学
分支
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安全人性学内涵及基础原理研究
被引量:
7
3
作者
吴超
贾楠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3-158,共6页
为发展并完善安全人性学,从学科建设角度对安全人性学及基础原理进行了探究。首先,基于安全科学与人性学理论提出了安全人性学的定义与特性,规范了安全人性学学科属性,确定了安全人性学研究层次及研究内容的两大模块,并构建了安全人性...
为发展并完善安全人性学,从学科建设角度对安全人性学及基础原理进行了探究。首先,基于安全科学与人性学理论提出了安全人性学的定义与特性,规范了安全人性学学科属性,确定了安全人性学研究层次及研究内容的两大模块,并构建了安全人性学研究的多维结构体系。然后,分别从历史视角、基本规律原理、应用科学及文化区域4个层面确立了安全人性学多层次框架及学科分支,并构建了基于六维结构的安全人性学学科体系。最后,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安全人性与利益对立统一、安全人性淡忘原理等7条安全人性基础原理,进一步完善了安全人性学基础原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科学技术基础
学科
安全人性学
内涵
学科体系框架
基础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远程教育传播在教育科学中的地位
4
作者
金振坤
《电大教学》
2001年第4期1-4,共4页
远程教育传播是伴随着大众传播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教育传播学科体系,因此,与大众传播有着直接的联系,但它们之间又具有本质的区别。随着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大众传播研究硕果累累,但作为它的孪生兄弟——远程教育传播却没有受到人们的...
远程教育传播是伴随着大众传播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教育传播学科体系,因此,与大众传播有着直接的联系,但它们之间又具有本质的区别。随着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大众传播研究硕果累累,但作为它的孪生兄弟——远程教育传播却没有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当今随着信息时代远程教育传播多元化的发展,远程教育传播的规律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对构建远程教育传播系统理论越来越显示出其迫切性与可能性。远程教育传播的理论体系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形成与发展,为我们构建远程教育传播学科体系打下了良好基础。为了进一步认识构建远程教育传播理论体系的现实意义,在教育学科中对其地位的特殊性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教育传播
教育科学
地位
大众传播
教育传播
学科
性质
学科体系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比较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
1
5
作者
梁进
熊斗寅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111-113,共3页
中国比较体育虽起步于80年代,但发展速度很快。1985~1992年的8年间,共发表研究论文152篇。在1994年召开的亚洲比较体育研讨会上,56位国内代表出席会议并报告论文。这充分说明了中国比较体育研究力量之雄厚,研究态度之积极。中国的比较...
中国比较体育虽起步于80年代,但发展速度很快。1985~1992年的8年间,共发表研究论文152篇。在1994年召开的亚洲比较体育研讨会上,56位国内代表出席会议并报告论文。这充分说明了中国比较体育研究力量之雄厚,研究态度之积极。中国的比较体育无论从研究内容上,还是研究规模上,已经在国际比较体育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讨论如何进一步发展中国的比较体育,不仅对中国而且对国际比较体育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在简述国际比较体育发展现状及趋势的基础上,对中国比较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体育研究
国际比较
学科体系框架
研究方法
体育发展
比较研究
大众体育
内容
体系
研究内容
现状及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评《旅游学学科体系框架与前沿领域》
被引量:
2
1
作者
申葆嘉
机构
南开大学教授
出处
《旅游科学》
CSSCI
2009年第2期76-77,共2页
关键词
学科体系框架
旅游学
中国旅游
出版社
分类号
G20 [文化科学—传播学]
F590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治安”的词义论治安学科体系的框架
被引量:
11
2
作者
谢惠敏
机构
公安大学治安系
出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3期52-55,共4页
文摘
理论来源于实践,但又对实践有指导作用。当一种理论落后于实践时,实践就会呼唤新的理论产生。治安科学目前面临的就是这样一种状况。 一、对治安学科现状的简要评估 近十年来,治安学科有了长足的发展。治安理论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冷峻地审视治安学科的现状,我们不能不感到治安理论研究滞后于治安的实践,治安学科尚处于准科学状态。然而,准科学状态是科学演化的必经阶段,因为人们对任何事物的认识,总要经历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关键词
“治安”
治安
学科
治安问题
学科体系框架
治安秩序
治安理论
治安管理学
公安学
语言学
分支
学科
分类号
D035.34 [政治法律—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全人性学内涵及基础原理研究
被引量:
7
3
作者
吴超
贾楠
机构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出处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3-15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34008)
文摘
为发展并完善安全人性学,从学科建设角度对安全人性学及基础原理进行了探究。首先,基于安全科学与人性学理论提出了安全人性学的定义与特性,规范了安全人性学学科属性,确定了安全人性学研究层次及研究内容的两大模块,并构建了安全人性学研究的多维结构体系。然后,分别从历史视角、基本规律原理、应用科学及文化区域4个层面确立了安全人性学多层次框架及学科分支,并构建了基于六维结构的安全人性学学科体系。最后,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安全人性与利益对立统一、安全人性淡忘原理等7条安全人性基础原理,进一步完善了安全人性学基础原理体系。
关键词
安全科学技术基础
学科
安全人性学
内涵
学科体系框架
基础原理
Keywords
basic disciplines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afety humanology
connotation
subject system
basic .principles
分类号
X91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远程教育传播在教育科学中的地位
4
作者
金振坤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教科所
出处
《电大教学》
2001年第4期1-4,共4页
文摘
远程教育传播是伴随着大众传播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教育传播学科体系,因此,与大众传播有着直接的联系,但它们之间又具有本质的区别。随着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大众传播研究硕果累累,但作为它的孪生兄弟——远程教育传播却没有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当今随着信息时代远程教育传播多元化的发展,远程教育传播的规律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对构建远程教育传播系统理论越来越显示出其迫切性与可能性。远程教育传播的理论体系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形成与发展,为我们构建远程教育传播学科体系打下了良好基础。为了进一步认识构建远程教育传播理论体系的现实意义,在教育学科中对其地位的特殊性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远程教育传播
教育科学
地位
大众传播
教育传播
学科
性质
学科体系框架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G728 [文化科学—成人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比较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
1
5
作者
梁进
熊斗寅
出处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111-113,共3页
文摘
中国比较体育虽起步于80年代,但发展速度很快。1985~1992年的8年间,共发表研究论文152篇。在1994年召开的亚洲比较体育研讨会上,56位国内代表出席会议并报告论文。这充分说明了中国比较体育研究力量之雄厚,研究态度之积极。中国的比较体育无论从研究内容上,还是研究规模上,已经在国际比较体育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讨论如何进一步发展中国的比较体育,不仅对中国而且对国际比较体育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在简述国际比较体育发展现状及趋势的基础上,对中国比较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比较体育研究
国际比较
学科体系框架
研究方法
体育发展
比较研究
大众体育
内容
体系
研究内容
现状及趋势
分类号
G80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评《旅游学学科体系框架与前沿领域》
申葆嘉
《旅游科学》
CSSCI
200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治安”的词义论治安学科体系的框架
谢惠敏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安全人性学内涵及基础原理研究
吴超
贾楠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远程教育传播在教育科学中的地位
金振坤
《电大教学》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中国比较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梁进
熊斗寅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