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结构主义视域下区域国别学的知识生产逻辑及学科主体性 被引量:2
1
作者 陈靓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86,共8页
本文借鉴后结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尝试以意义生成的开放性为共通点,探索区域国别学的学科主体性和知识生产逻辑的特征。文章具体从文本间性与学科间性、视角与视域、阅读实践与应用性实践、文化批判与学科批判四个角度,将后结构主义... 本文借鉴后结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尝试以意义生成的开放性为共通点,探索区域国别学的学科主体性和知识生产逻辑的特征。文章具体从文本间性与学科间性、视角与视域、阅读实践与应用性实践、文化批判与学科批判四个角度,将后结构主义理念与区域国别学进行比较分析,对当前的区域国别学学科发展中的关键元素和学科机制进行建构。最后从知识和思维两个层面对区域国别学的纵深发展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结构主义 区域国别学 学科主体 知识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性转化与学科主体性建构——对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百年发展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唐晓琦 徐选国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9-98,共10页
社会学传入中国已有百年历史,但社会学本土化却是百年历史进程中受到持续热议、"争而未果"的核心议题。文章采用"社会史"的方法,结合社会学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将本土化进程划分为社会学传入时期的"强势植入与... 社会学传入中国已有百年历史,但社会学本土化却是百年历史进程中受到持续热议、"争而未果"的核心议题。文章采用"社会史"的方法,结合社会学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将本土化进程划分为社会学传入时期的"强势植入与民族自省"、恢复重建后的"主动吸收与本土自觉"和新时代背景下的"通用规则与中国品格"三大阶段。通过这一历时性的考察,认为各个阶段的本土化因受限于特定时空脉络而呈现出差异性,但对当下社会学本土化的论争应回归到学科主体性这一内核上来,提出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传统、强调中国情境下的实践自觉和在中西平等的框架下发展学科主体性的建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本土化 反思性转化 学科主体 实践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术学科发展历程回顾及未来展望 被引量:11
3
作者 袁金宝 马文国 唐军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7-334,共8页
以客观把握武术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为立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从学科的概念内涵入手,对武术学科建设的未来走向进行理性展望。在多学科知识交叉运用成为单个学科发展普遍选择的学术环境下,在打造武术学科自身特色... 以客观把握武术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为立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从学科的概念内涵入手,对武术学科建设的未来走向进行理性展望。在多学科知识交叉运用成为单个学科发展普遍选择的学术环境下,在打造武术学科自身特色成为必然趋势下,武术学科在今后的发展中将逐步呈现以下特征:武术学科的主体构成将朝着多元化态势发展;武术学科的目标定位将逐渐凸显出清晰的层次性特征;武术学科的知识创造将更注重科学性研究;武术学科的建设成果将会与专业建设更加紧密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 学科 学科主体 学科目标 学科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学科——二十五年发展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10
4
作者 林闽钢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5-72,共8页
社会保障学科是中国改革和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学科建设二十五年来,在人才培养、成果应用等方面表现突出,走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学科发展之路。新时代社会保障学科发展具有了新动能,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应强化社会保... 社会保障学科是中国改革和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学科建设二十五年来,在人才培养、成果应用等方面表现突出,走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学科发展之路。新时代社会保障学科发展具有了新动能,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应强化社会保障研究的主体性,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学科建设;遵循学科发展规律,构建中国社会保障学科发展新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学科 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 学科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年树木初成林,尚待开放大气象--艺术学理论学科设立以来的回顾和展望 被引量:8
5
作者 王一川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7-41,122,共6页
艺术学理论学科设立十年来,学位授权点数量稳步增加,确立学科性质和学科方向,制订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核心课程体系,着力推进学术研究,对全国文艺评论、文化传承创新、艺术管理、文化创意产业等起到了促进作用。但还存在不足或待... 艺术学理论学科设立十年来,学位授权点数量稳步增加,确立学科性质和学科方向,制订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核心课程体系,着力推进学术研究,对全国文艺评论、文化传承创新、艺术管理、文化创意产业等起到了促进作用。但还存在不足或待完善方面:学科主体性不足,学科的核心领域的原创性或突破性成果不够,学科核心课程体系虽已编制但尚待实施,学科的国内国际承认度尚有欠缺。十年树木初成林,枝繁叶茂待来年艺术学理论学科尤需增强学科主体性,争取在艺术理论、艺术史和艺术批评等学科核心领域取得更多原创性和突破性成果,让学科核心课程体系在实施中逐步调整和完善,保持学科的稳定性与开放性的结合,通向开放有度的艺术学理论学科未来。艺术学理论的开放有度的学科战略和四条路径在于,一是以艺术门类研究为基础,二是以跨艺术门类研究为主干,三是以艺术类研究为导向,四是以艺术行业应用为拓展。如此四路并进有望在未来成就其学科大气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学理论学科 学科主体 开放有度的学科战略 学科大气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一流大学学科结构特征及其启示 被引量:36
6
作者 庞青山 薛天祥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1-15,共5页
在分析一流大学学科结构形成史的基础上,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大都经历了单科性到多科性和综合性的发展历程,但是它们并非都是学科门类齐全的大学,它们走向综合性大学的途径和综合化程度各不相同;各大学的主体学科与强势学科不同,强势学科... 在分析一流大学学科结构形成史的基础上,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大都经历了单科性到多科性和综合性的发展历程,但是它们并非都是学科门类齐全的大学,它们走向综合性大学的途径和综合化程度各不相同;各大学的主体学科与强势学科不同,强势学科多为主体学科和特色学科;同类学科在不同类型的大学定位不同;各大学还建立了雄厚的文理基础学科,强大的有特色的应用学科,注重发展交叉性、边缘性、综合性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学科结构 主要特征 主体学科 强势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建设新论 被引量:12
7
作者 赵正阳 郭晓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1-136,共6页
本文从学科体系的基本概念出发,提出主体学科域与跨学科域的概念,进而描述出广播电视艺术学的跨学科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构建应当坚持的六个原则。本文分析了2006年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的不足之处,按照"史... 本文从学科体系的基本概念出发,提出主体学科域与跨学科域的概念,进而描述出广播电视艺术学的跨学科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构建应当坚持的六个原则。本文分析了2006年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的不足之处,按照"史""论""术""跨"的四分法,对广播电视艺术学的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新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电视艺术学 学科体系 主体学科 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背景下的一流学科建设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殷朝晖 黄子芹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1-66,122,共7页
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推动了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给传统的主要知识生产者——大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而作为大学基本的知识生产单位的学科,在知识生产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深入探究我国“双一流”建设进程中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对... 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推动了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给传统的主要知识生产者——大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而作为大学基本的知识生产单位的学科,在知识生产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深入探究我国“双一流”建设进程中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对一流学科建设所产生的影响,及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给我国一流学科建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可为我国高校的一流学科建设提供策略和思路,即应从一流学科建设主体的多元化、客体的多维度和载体的多样性等方面,探讨如何在一流学科建设中把三种知识生产方式恰当地结合起来,促进一流学科建设,从而推动“双一流”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 “双一流”建设 一流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主体 学科建设客体 学科建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