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学研合作模式与官学研产合作模式对比分析及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吕荣胜 刘惠冉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7-31,共5页
区别于产学研合作模式中政府的半隐性角色,官学研产合作模式围绕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展开,政府在其中占主导地位。基于两种合作模式的概念界定,从参与主体、主导者、组织形式、信息资源传导方式、核心驱动力、调控机制以及适用范畴等方面... 区别于产学研合作模式中政府的半隐性角色,官学研产合作模式围绕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展开,政府在其中占主导地位。基于两种合作模式的概念界定,从参与主体、主导者、组织形式、信息资源传导方式、核心驱动力、调控机制以及适用范畴等方面,对比分析两种合作模式。通过梳理政府角色与产学研合作的相关研究,阐述官学研产合作模式的必要性,进而分析了两种合作模式的适用范畴。提出引入官学研产合作模式,分析政府参与度对于节能、环保、中小企业创新等中宏观社会问题研究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研 学研 对比分析 政府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推行学研产相结合发展的对策思考 被引量:3
2
作者 郑亚娟 杨伦琪 《职教论坛》 2004年第09X期20-21,共2页
本文从高等院校的基本职能和理论依据出发,论证了高等院校采用学、研、产相结合发展的必然性,并提出地方高校实行学、研、产结合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高等院校 学研相结合 发展模式 市场定位 科研成果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不宜推行学研产一体化 被引量:3
3
作者 金维才 《现代大学教育》 2004年第4期28-30,共3页
教学和研究是大学系统的“内核”。大学不能推行学研产一体化或树立三个中心 ,我国大学应剥离已办企业 。
关键词 大学 学研一体化 企业 学研 成果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官学研产合作视角下企业参与节能的博弈研究
4
作者 吕荣胜 王春晖 洪帅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3-49,共7页
将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纳入节能行为的利益相关者中,加大四方之间的合作关系与联系是企业节能的新趋势。以企业节能作为背景,从官学研产合作这个视角下出发,建立官学研产参与企业节能的通用模式,利用博弈分析的机制设计方法进行... 将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纳入节能行为的利益相关者中,加大四方之间的合作关系与联系是企业节能的新趋势。以企业节能作为背景,从官学研产合作这个视角下出发,建立官学研产参与企业节能的通用模式,利用博弈分析的机制设计方法进行深入分析,依据博弈平衡下的影响参数进行变量发掘和控制,协助各方根据关键因子进行合作节能行为的调整,将企业节能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研 企业节能 博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官学研产节能合作机制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5
作者 吕荣胜 李馨宁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8-54,共7页
以天津市在役锅炉使用调查情况为现实背景,汇总天津市政府、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企业在节能信息资源传递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探讨官学研产合作节能内涵,以机制设计理论为机制设计基础,得到官学研产合作节能最优机制模型。最后,... 以天津市在役锅炉使用调查情况为现实背景,汇总天津市政府、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企业在节能信息资源传递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探讨官学研产合作节能内涵,以机制设计理论为机制设计基础,得到官学研产合作节能最优机制模型。最后,对天津市官学研产合作节能机制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天津市节能实践活动提供可供参考的合作机制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合作 机制设计 学研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研产协同创新育人模式探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震 江珩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0-54,共5页
针对农科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通过探索学研产协同创新育人新理念、新机制、新平台,构建"专业+产业""专业+行业""专业+企业"协同创新育人新模式,推进专业与行业对接,强化高校与企业联系,推进学研产协... 针对农科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通过探索学研产协同创新育人新理念、新机制、新平台,构建"专业+产业""专业+行业""专业+企业"协同创新育人新模式,推进专业与行业对接,强化高校与企业联系,推进学研产协同育人,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研 协同创新 育人理念 育人模式 实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研产结合推动工程训练中心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6
7
作者 马建民 李晓东 +3 位作者 刘振东 赵玉明 马少华 马可欣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3-236,共4页
结合新工科的要求,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业训练中心发展为例,阐述了学研产结合新的内涵,在论述工程训练中心学研产相结合意义的基础上,从自主建设研产基地、承担合作科研项目、联合建立产学研科技创新平台、联合建设科技成果转化... 结合新工科的要求,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业训练中心发展为例,阐述了学研产结合新的内涵,在论述工程训练中心学研产相结合意义的基础上,从自主建设研产基地、承担合作科研项目、联合建立产学研科技创新平台、联合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同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基地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工程训练中心学研产开展的主要模式,提出了工程训练中心学研产相结合的途径和方法,对当前推动工程训练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学研 工程训练中心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学、研、训、赛、产”五环相扣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谭焱良 唐年生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6期37-39,共3页
"学、研、训、赛、产"五环相扣人才培养模式是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具有很强的育人价值和现实意义,具有深厚的职业教育理论基础。该模式对人才培养理念目标、培养方案、培养方式以及教学方法、课程建设... "学、研、训、赛、产"五环相扣人才培养模式是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具有很强的育人价值和现实意义,具有深厚的职业教育理论基础。该模式对人才培养理念目标、培养方案、培养方式以及教学方法、课程建设、师资引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研究构建了"学、研、训、赛、产"五环相扣人才培养模式的长效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研训赛 高职教育人才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城市群的合作与发展思路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周伟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190-192,共3页
作为我国政治、文化中心的京津冀城市群,比之长三角城市群及珠三角城市群,城市群空间结构不合理,其区域内各城市政策差异大,经济发展差距大,补偿机制不足,人才流失问题严重,高发展城市对低发展城市带动作用不明显,城市对周边村镇地区带... 作为我国政治、文化中心的京津冀城市群,比之长三角城市群及珠三角城市群,城市群空间结构不合理,其区域内各城市政策差异大,经济发展差距大,补偿机制不足,人才流失问题严重,高发展城市对低发展城市带动作用不明显,城市对周边村镇地区带动作用不明显,经济、社会发展缺乏联动合力。本文借鉴其他城市群的发展经验,采用对比分析法,深入挖掘问题成因,聚焦完善补偿机制和健全学研产转化体系,加强区域创新驱动力,以期构建京津冀城市群合作发展合理布局,推动城市群共同发展与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城市群 补偿机制 学研转化 区域创新 对比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下超声检测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5
10
作者 魏勤 万佳 +1 位作者 汪海宾 李晓喜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18-222,共5页
超声检测技术在工业产品的质量检验和定期检查维护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产品结构及安全运行有着重要意义。在新工科背景下,以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突出综合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对超声检测课程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和实践。在... 超声检测技术在工业产品的质量检验和定期检查维护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产品结构及安全运行有着重要意义。在新工科背景下,以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突出综合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对超声检测课程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和实践。在实验理论教学中,将基础理论、工程应用和课程思政紧密结合,采用对比教学法加深对物理概念理解,布置设计性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验技能实操教学中,实验项目开放运行,依据工程问题设置选做实验项目,注重实验仿真和学研产融合。改革教学评价体系,有效促进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持续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测 实验教学 新工科 学研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创新人才的培养
11
作者 费冰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75-77,共3页
本文认为培养创新人才必须深化教育改革,指出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首要前提,学研产结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手段。
关键词 创新人才 教育观念 人才培养 学研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中医药大学
12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F0002-F0002,F0003,F0004,共3页
长春中医药大学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长春中医学院,2006年更名长春中医药大学。历经五十余年的辛勤耕耘、孜孜以求和创新发展,学校秉承了“启古纳今,厚德精术”的校圳,坚持“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走学研产结合之路,主动服务地方经济... 长春中医药大学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长春中医学院,2006年更名长春中医药大学。历经五十余年的辛勤耕耘、孜孜以求和创新发展,学校秉承了“启古纳今,厚德精术”的校圳,坚持“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走学研产结合之路,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办学特色,形成了拥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权,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高职教育、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多种类型并举的高等中医药人才教育体系,成为吉林省唯一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医、理、工、管、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鲜明办学特色和广泛社会声誉的省属重点大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中医学院 中医药大学 中医药学科 地方经济建设 办学特色 学研结合 研究生教育 中医药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