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由汉至唐东北亚封贡体制的新解——读《汉唐东北亚封贡体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万志 姚敏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1-124,共4页
中国古代王朝的"封贡体制",中外学界又称之为"中国的世界秩序"、"华夷秩序"、"天朝礼制体系"、"中华朝贡贸易体系"、"宗藩体制(体系)"等等。美国、日本、韩国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早,但他们通常从中外关系的角度进... 中国古代王朝的"封贡体制",中外学界又称之为"中国的世界秩序"、"华夷秩序"、"天朝礼制体系"、"中华朝贡贸易体系"、"宗藩体制(体系)"等等。美国、日本、韩国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早,但他们通常从中外关系的角度进行探讨。早在1910年,英国学者马士在其著作《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中就将中国古代王朝的贡朝活动视为对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贡贸易 学界影响 华夷秩序 韩国学者 世界秩序 中外关系 对外关系 中原王朝 封贡关系 美国历史协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办英文学术期刊,搭建国际交流平台 被引量:1
2
作者 《中国科学技术史》编辑部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22-123,共2页
20世纪以来,中国的科技史学者重点研究本国知识传统和西学东渐,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著,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为文化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重要贡献。不过,中国科技史学者们的绝大部分研究成果对国际学界影响依然比较小,一个... 20世纪以来,中国的科技史学者重点研究本国知识传统和西学东渐,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著,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为文化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重要贡献。不过,中国科技史学者们的绝大部分研究成果对国际学界影响依然比较小,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主要以中文发表论著。为了逐步改变这种被动局面,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和科学出版社在2017年合作创办英文科技史期刊——Chinese Annals o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缩写为CAHST,中文名是《中国科学技术史》),邀请国外和国内专家组成编辑委员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技术史》 英文学术期刊 中国科技史 西学东渐 学术活动 学术论著 国际交流平台 学界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白卒因之“腐胁疾”考
3
作者 刘亮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21-221,共1页
对于李白“病死”原因的相关研究,近几十年学界影响较大的就是“腐胁疾”一说。晚唐诗人皮日休《七爱诗·李翰林》一篇中有“竟遭腐胁疾,醉魄归八极”的句子(《皮日休文集》卷一○)。20世纪中叶刘大杰在修订《中国文学发展史》时采... 对于李白“病死”原因的相关研究,近几十年学界影响较大的就是“腐胁疾”一说。晚唐诗人皮日休《七爱诗·李翰林》一篇中有“竟遭腐胁疾,醉魄归八极”的句子(《皮日休文集》卷一○)。20世纪中叶刘大杰在修订《中国文学发展史》时采用了这一说法。20世纪70年代出版的郭沫若《李白与杜甫》进一步将“腐胁疾”具体解释为“慢性脓胸穿孔”。此说一出,影响很大,不仅研究李白的学者多采纳之,甚至连当代极具权威的《汉语大词典》在注释“腐胁”时都采用了郭沫若先生的说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日休 刘大杰 晚唐诗人 郭沫若先生 《李白与杜甫》 《汉语大词典》 学界影响 李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