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哲学解释学视域下学生课程理解的机理探析 |
王可
纪德奎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19 |
6
|
|
2
|
茶文化素质培养融入大学生课程思政教育的研究 |
高蕾
|
《福建茶叶》
|
2018 |
5
|
|
3
|
试论学生课程领导 |
孙运虎
高有华
|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4
|
学生课业负担的归因及其破解——基于学生课程理解的视角 |
李栋
张增田
|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
2022 |
1
|
|
5
|
反刍学生课程权利的失权与重建 |
朱景光
张玉军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16 |
9
|
|
6
|
指向核心素养的学生课程理解研究 |
王笑地
殷世东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7
|
学生课程理解的意涵、内容与条件 |
王可
|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8
|
学生课程谜语一组 |
陈天赏
|
《成人教育》
|
1983 |
0 |
|
9
|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课程以赛促教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探索 |
张林
赵致如
|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5 |
3
|
|
10
|
非遗视角下OBE教学理念在大学生美育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 |
张晓菊
张丹
曹藩荣
|
《广东茶业》
|
2024 |
2
|
|
11
|
学生作为课程共同设计者——基于“学习科学导论”研究生双语课程的设计研究 |
曹俏俏
张宝辉
刘永贵
梁乐明
|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9
|
|
12
|
学生的课程参与:内涵、条件与策略 |
刘宇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7
|
|
13
|
乡村振兴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研究——基于云南省1275个样本的分析 |
谢瞰
刘杰
|
《智慧农业导刊》
|
2025 |
0 |
|
14
|
“学生作为课程共同创造者”理念的应用实践——基于“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研究生双语课程的设计研究 |
张宝辉
胡立如
李鹏飞
秦健
|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2
|
|
15
|
论学生的课程理解 |
朱忠琴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5
|
|
16
|
学生的课程观:被忽视的研究视域 |
吴扬
高凌飚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17
|
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
肖杏烟
|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7
|
|
18
|
课程开发中学生的源生活提炼与拓展 |
王淑宁
|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19
|
区域构建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课程 |
张世善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6
|
|
20
|
基于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机制的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教学创新 |
李纪宾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18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