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研究型大学学生类型及其学习效果——基于H大学本科生就读经历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徐丹 唐园 刘声涛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2-29,共8页
经过半个世纪的探索,美国高等教育界学生类型研究日趋成熟,但国内规范的实证研究仍然不多,在院校研究实践中的应用尤其不足。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分析2013年H大学8838名本科生就读经历调查中学生投入行为数据,可以将学生分为懒惰型、传统... 经过半个世纪的探索,美国高等教育界学生类型研究日趋成熟,但国内规范的实证研究仍然不多,在院校研究实践中的应用尤其不足。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分析2013年H大学8838名本科生就读经历调查中学生投入行为数据,可以将学生分为懒惰型、传统型、全面发展型、游离型、社交型、自学型。研究发现,六类型学生在平均绩点分及分析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对所学专业的理解、社交技能、自我认知和理解、对个人社会责任的重要性的理解这五项能力的增值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但满意度和归属感无显著差异。大学应基于学生类型识别为各类型学生制定相应管理策略,引导懒惰型和游离型学生形成对大学教育功能和大学经历价值的充分认知,激励学生全面投入旨向教育目标的学习和社交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本科生 学生投入 学生类型 学习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学生类型与学习行为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罗建平 马陆亭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8-83,共6页
高等教育大众化意味着学生规模的增长,更意味着新的学生类型出现。使用2011年《首都高等教育质量与学生发展监测》本专科生为调查数据,以教学评价满意度和学习成绩作为分类指标,确定了不同的学生类型,并分析了形成不同学生类型的影响因... 高等教育大众化意味着学生规模的增长,更意味着新的学生类型出现。使用2011年《首都高等教育质量与学生发展监测》本专科生为调查数据,以教学评价满意度和学习成绩作为分类指标,确定了不同的学生类型,并分析了形成不同学生类型的影响因素。通过区分不同层次院校和学生类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教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的建议。教师需要按照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提高教学的标准和教学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类型 学习行为 教育质量 院校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社招学生的类型分析——基于学习动机和参与学习障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黄梅 王小许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43-49,共7页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向A省36所高职院校发放电子问卷,依据社招学生学习动机和参与学习障碍的行为表现,使用聚类分析、差异检验、决策树模型等方法,将社招学生分为完美型、发展型、懒散型、游离型4种类型。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游离型、...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向A省36所高职院校发放电子问卷,依据社招学生学习动机和参与学习障碍的行为表现,使用聚类分析、差异检验、决策树模型等方法,将社招学生分为完美型、发展型、懒散型、游离型4种类型。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游离型、懒散型这两类学生数量超过了学生总数的1/3;年龄、有无子女、对成绩的预期、月收入是识别不同类型社招学习者的关键个体特征;学习动机对学生类型划分具有更强的类型识别度;相比于参与学习障碍因素,学习动机对学习策略的影响度更高;时间障碍、课程障碍不是影响社招学习者学习策略水平的最首要因素。据此,从提供全方位教学支持服务、关注学生自身内驱力发展、构建良好线上线下学习环境、校企合作4方面搭建高质量就业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招学生 学生类型 学习动机 学习障碍 高职 扩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异及其影响机制——基于H大学本科生学习与发展调查 被引量:29
4
作者 张俊超 刘茹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8-65,共8页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从大学生对院校支持的满意度和自我期望两个维度将H大学学生分为高度协调型、环境依存型、独立发展型和消极发展型,并对四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分析。研究表明:H大学四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其各维度水平均较高,...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从大学生对院校支持的满意度和自我期望两个维度将H大学学生分为高度协调型、环境依存型、独立发展型和消极发展型,并对四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分析。研究表明:H大学四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其各维度水平均较高,其中高度协调型学生表现最好,其他三类相对较差;院校支持满意度和学生期望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正向影响,学生期望在自主学习能力影响机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基于研究结论,以高度协调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参照,建议从加强学生整体规划能力、内外资源整合能力培养,帮助学生创设自主支持环境等三方面提升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期望 院校支持满意度 学生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型化视角下大学生通识课程学习投入度研究——基于某 “双一流” 建设高校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汪雅霜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8-85,共8页
大学生课程学习投入度是衡量通识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建设通识教育“金课”的着力点。使用某“双一流”建设高校大一、大二学生调查数据,基于类型化视角,采用聚类分析、回归分析以及夏普利值分解等方法对大学生通识课程学习投入... 大学生课程学习投入度是衡量通识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建设通识教育“金课”的着力点。使用某“双一流”建设高校大一、大二学生调查数据,基于类型化视角,采用聚类分析、回归分析以及夏普利值分解等方法对大学生通识课程学习投入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通识课程学习中学生可分为全面型、自主型和游离型三种类型;教师教学行为是影响大学生通识课程学习投入度的主要因素;通识课程资源对全面型学生群体学习投入度产生负向影响。建议密切关注游离型学生学习行为、针对不同类型群体提供有差异的教学支持、提供充足的课程资源满足全面型学生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识课程 学习投入度 教学行为 学生类型 夏普利值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学生组织类型与学生骨干能力塑造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娜 王平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5-77,共3页
大学生骨干群体是高校学生群体的组织者和引领者,他们具备学习研究、规划决策、人际交往、开拓创新等能力素质既是做好当前工作的需要,也是未来事业的要求。高校各类学生组织以其特定的组织结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开展活动,为学生骨... 大学生骨干群体是高校学生群体的组织者和引领者,他们具备学习研究、规划决策、人际交往、开拓创新等能力素质既是做好当前工作的需要,也是未来事业的要求。高校各类学生组织以其特定的组织结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开展活动,为学生骨干能力培养提供了平台。文章探讨了高校学生组织类型与学生骨干能力培养的相关性,在明确能力素质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各种类型学生组织塑造学生骨干能力的侧重点、方法途径以及党团组织的协调引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学生组织类型 学生骨干 能力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型化视角下地方公费定向师范生农村任教意愿的多维分析与对策审视 被引量:19
7
作者 朱燕菲 王运来 吴东照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4-71,共8页
地方公费定向师范生作为农村教育师资的有力补充,其任教意愿直接影响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基于类型化分析视角,以推拉理论为分析框架、采用聚类分析和回归分析探究地方公费定向师范生农村任教意愿的影响因素发现:地方公费定向师范生可分... 地方公费定向师范生作为农村教育师资的有力补充,其任教意愿直接影响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基于类型化分析视角,以推拉理论为分析框架、采用聚类分析和回归分析探究地方公费定向师范生农村任教意愿的影响因素发现:地方公费定向师范生可分为协议型、游离型和卓越型三种类型;经济因素与中间障碍不再是影响其农村任教意愿的强障碍性因素;三类师范生分别呈现注重政策环境、全推拉因素影响和乡土情感至上的特征。建议重视地方公费定向师范生的类型转变和差异培养,提升协议型学生的政策支持力度和职业发展前景,引导游离型学生做好发展规划、重塑任教信念,生发卓越型学生对乡土的眷恋与热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公费定向师范生 农村任教意愿 学生类型 推拉理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医学院校本科生学习投入类型及特征分析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倪洁 白玉 +2 位作者 陈文雨 叶稳安 赵醒村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15-619,共5页
基于学习投入视角,以学生感知的院校投入和个体投入为分类基准,运用K-means聚类分析可将G大学在校本科生划分为匹配型、独立型、消极型和游离型4种类型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学生的个体特征、心理特征和学习效果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学生心理... 基于学习投入视角,以学生感知的院校投入和个体投入为分类基准,运用K-means聚类分析可将G大学在校本科生划分为匹配型、独立型、消极型和游离型4种类型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学生的个体特征、心理特征和学习效果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学生心理特征影响了学生类型形成:院校应科学认识学生的学习类型,提升对学生类型的识别力,推动学生类型的积极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投入 学生类型 聚类分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与学生学习的关系 被引量:3
9
作者 黄佳芬 毛斐文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136-141,共6页
自婴儿呱呱堕地起,教育就开始了。一个人的最初教育是在家庭中进行的,父母就是孩子的启蒙教师,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期望,父母本身的行为、教养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生活的范围扩大了,同伴间的交往、学校、社会,都对... 自婴儿呱呱堕地起,教育就开始了。一个人的最初教育是在家庭中进行的,父母就是孩子的启蒙教师,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期望,父母本身的行为、教养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生活的范围扩大了,同伴间的交往、学校、社会,都对其成长发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成绩差 智力水平 不同类型学生 生父母 家庭教育 学生学习 父母文化程度 期望 家庭关系 学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心理相融”
10
作者 陈敬业 《高校教育管理》 1988年第3期85-87,共3页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担负着培养教育青年一代的重任,他们的责任就是要激发和调动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工作和生活热情.为此,首先需要的是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师生间要达到“心理相融”.心理相融是沟通教育...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担负着培养教育青年一代的重任,他们的责任就是要激发和调动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工作和生活热情.为此,首先需要的是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师生间要达到“心理相融”.心理相融是沟通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渠道,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点.真正做到这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单凭满腔热情和埋头苦干的精神是不够的,还必须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探求教育规律,以科学的方法教育学生.近几年来,我在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注意根据不同年级、不同类型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好工作,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如何达到心理相融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呢?这里谈几点个人拙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相融 教育者 教育理论 不同类型学生 培养教育 心理特点 教育规律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青年一代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