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四导”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4
1
作者 南麒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54-55,共2页
高校学生社团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阵地的作用日趋明显,作为培养人才场所的地位逐步提升。随着学生对高水平社团活动需求的逐渐增强,为促进学生社团的蓬勃发展,需要搭建育人的有效平台。文章提出"党委领导、团委引导、分类指... 高校学生社团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阵地的作用日趋明显,作为培养人才场所的地位逐步提升。随着学生对高水平社团活动需求的逐渐增强,为促进学生社团的蓬勃发展,需要搭建育人的有效平台。文章提出"党委领导、团委引导、分类指导、课程辅导"的"四导"模式,为构建高校社团有效管理提供新的实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学生社团管理 “四导”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面学生社团管理
2
作者 李建新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8期72-75,共4页
一名登山队员膝盖受伤肿胀,其他两名队员紧急清空登山包、制作临时担架……这一幕发生在4月4日北京大学户外社团技能大赛现场。最终两名社团成员成功地将模拟受伤的同伴转移到安全地点。可就在同一天,北京某大学户外社团成员却经历了真... 一名登山队员膝盖受伤肿胀,其他两名队员紧急清空登山包、制作临时担架……这一幕发生在4月4日北京大学户外社团技能大赛现场。最终两名社团成员成功地将模拟受伤的同伴转移到安全地点。可就在同一天,北京某大学户外社团成员却经历了真实惊险的一幕。因为体力差异和山区积雪路滑等原因,39名社团成员凌晨被困房山猫耳山区。北京警方调集消防、巡特警等多警种近300人,连夜展开搜山营救。次日早上更是出动警用直升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社团管理 北京大学 登山队员 警用直升机 技能大赛 成员 受伤 户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管理 被引量:4
3
作者 覃伟凤 杨燕红 《职教论坛》 2005年第17期23-24,共2页
  近年来,各高校的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是大学校园一道美丽的风景,是构成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教育部、共青团中央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加强和改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网络管理和大学生社团工作.根据通知要...   近年来,各高校的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是大学校园一道美丽的风景,是构成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教育部、共青团中央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加强和改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网络管理和大学生社团工作.根据通知要求,积极支持学生社团活动,大力促进学生社团发展;切实加强对学生社团管理,引导学生社团健康发展.如何加强大学生社团的管理,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在学生社团管理过程中,必须始终贯穿人文关怀的理念,以人为本,只有这样,学生社团才能有效地发挥其在大学生道德提升、思想进步、锻炼能力、开拓创新、人格完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并能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社团管理 以人为本 社团活动 社团干部 校园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团管理需注重制度建设
4
作者 李安英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61-61,共1页
由于学生社团具有很强的自发性,因而学校对社团从组织形式、活动内容到活动方式,都必须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规范其行为,保证社团在健康的轨道上成长。首先,要逐步完善社团管理规章。社团的设... 由于学生社团具有很强的自发性,因而学校对社团从组织形式、活动内容到活动方式,都必须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规范其行为,保证社团在健康的轨道上成长。首先,要逐步完善社团管理规章。社团的设立、活动要在法律法规、校纪校规的约束下进行。学校可根据现在社团活动的特点,制定《学生社团管理办法》,对社团的成立审批、年度注册审核、重大活动申报的审批程序以及社团的活动经费等管理制度作出明确的规定。在社团内,也要建立规章制度,主动接受学校有关部门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社团管理 制度建设 管理制度 审批程序 活动内容 激励机制 管理规章 法律法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工院校社团组织活动与工匠精神培养--评《学生社团组织与学生成长成才研究》
5
作者 钟慧莹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I0002-I0002,共1页
近年来不同类型学校的学生社团活动日趋活跃,社团数量日趋增长,开展的活动形式也更加灵活多样,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了重要影响,对学校校园文化形象的塑造也起到了推动作用。由张彦和韩流合著的《学生社团组织与学生成长成才研究》一书... 近年来不同类型学校的学生社团活动日趋活跃,社团数量日趋增长,开展的活动形式也更加灵活多样,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了重要影响,对学校校园文化形象的塑造也起到了推动作用。由张彦和韩流合著的《学生社团组织与学生成长成才研究》一书,对技工院校社团活动工匠精神培养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作者重点分析和探究了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的重要性,以及与大学生成长成才之间的关系。该书作为北京市教工委战略课题结项成果,在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和功能等理论研究上,具有很大的突破和创新,大大拓展了传统大学生社团组织的概念和意义。作者还通过多项专题的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实证调查方法,掌握了大量第一手珍贵资料,通过反思管理指导高校大学生社团管理者,能够进一步加深对高校学生社团的理念、活动组织和工作策划等方面的认识。作者还试图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等视角,详细地阐述了当代高校学生社团的运行状况、发展趋势,并尝试性地回答了大学生社团如何培养人的问题,还对如何完善学生社团管理体制和机制,提出了一些积极的建议和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社团组织 技工院校 高校学生社团 学生社团活动 学生社团 学生社团管理 战略课题 分析和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握目标,积极探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实践和体会
6
作者 范泽生 蔡光源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93年第4期33-35,共3页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校园为空间的一种群体文化,其出发点在于满足青年正当的文化需求,把他们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近年来,我们根据本校实际建立起校园文化建设总体目标,一是努力完成校园文化建设的两个基本任务,即帮助学...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校园为空间的一种群体文化,其出发点在于满足青年正当的文化需求,把他们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近年来,我们根据本校实际建立起校园文化建设总体目标,一是努力完成校园文化建设的两个基本任务,即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换而言之就是既要促进学生专业学习,又要倡导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二是着重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即抓好德育、美育教育,开展群众文体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强化专业技能培养;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优化成才环境;加强学生社团管理,发挥社团积极作用等四个方面的工作,从而在校园倡导团结进取的精神、形成求知向上的氛围、培养健康多样的志趣、创造多姿多彩的生活,切实收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文化建设 学生社团管理 思维方法 青年学生 道德行为规范 群体文化 美育教育 换而言之 寝室文化 日常学习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