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学生社会角色法律意识的培养
1
作者 刘持训 李培真 《政法论丛》 CSSCI 1996年第6期52-54,共3页
论学生社会角色法律意识的培养刘持训李培真学生社会角色法律意识,就是指学生这一社会群体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学生社会角色法律意识的内容,与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内容是一致的。它体... 论学生社会角色法律意识的培养刘持训李培真学生社会角色法律意识,就是指学生这一社会群体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学生社会角色法律意识的内容,与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内容是一致的。它体现着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关于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法律意识 社会角色 法学教育 学生的角色 国际交往 青年学生 工人阶级 培养学生 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诉讼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境·作文·角色——从朱自清论“书信的写作”说开去 被引量:1
2
作者 马豫星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5-68,共4页
潘新和先生的《中国现代写作教育史》以独立章节介绍朱自清的写作教育观,其中一段文字更为朱先生之洞见:“书信的写作,在教学的假定性的情境中,更具有逼真性,更易诱使学生进入角色。从这个意义上说,书信当是作文练习的一个好体裁。”[1... 潘新和先生的《中国现代写作教育史》以独立章节介绍朱自清的写作教育观,其中一段文字更为朱先生之洞见:“书信的写作,在教学的假定性的情境中,更具有逼真性,更易诱使学生进入角色。从这个意义上说,书信当是作文练习的一个好体裁。”[1]这里所说的“书信的写作”关涉五个词语:“教学”“情境”“假定性”“逼真性”“角色”。这五个词语所指定的观念,不仅属于书信体裁,揭示了书信体裁是作文练习的绝佳途径,而且驱散了笼罩“作文”的迷雾,让人明白:作文在教学情境里,此情境是假定性的,此情境更具有逼真性,作文关联学生的角色扮演。这才是“作文”的本真面目,是“作文”的存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文练习 假定性 朱自清 教学情境 逼真性 朱先生 教育观 学生的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