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4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质弱势大学生体育教学包容性发展:逻辑、框架与路径 被引量:2
1
作者 任玉庆 史曙生 潘月红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51,58,共8页
包容性发展为破解体质弱势大学生的体育教学难题提供了新理念和新方案。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阐释体质弱势大学生体育教学包容性发展的理论基础、生成逻辑,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及教学评价4个维... 包容性发展为破解体质弱势大学生的体育教学难题提供了新理念和新方案。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阐释体质弱势大学生体育教学包容性发展的理论基础、生成逻辑,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及教学评价4个维度构建体育教学包容性发展模式框架。最后提出实践路径:厚植包容性教育理念,构建体育教学包容性发展教学内容;深耕全面发展导向,创新体育教学包容性发展教学方法;恪守公平普惠原则,完善体育教学包容性发展教学评价;嵌入数字信息技术,打造体育教学包容性发展数字化教学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弱势大学生 学生态系统 体育教学 包容性发展 教育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推免制度的“拔尖”悖论——一项基于整合性学生发展分析框架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黄亚婷 潘仁同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61,共9页
研究生推免制度运行至今为中国教育强国事业供给了一大批优秀的拔尖人才,既是提高中国研究生招生质量的重要举措,又是中国研究生招生体系的重要部分。“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与培养成为新时代研究生推免制度承载的重要政策使命,结合吉... 研究生推免制度运行至今为中国教育强国事业供给了一大批优秀的拔尖人才,既是提高中国研究生招生质量的重要举措,又是中国研究生招生体系的重要部分。“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与培养成为新时代研究生推免制度承载的重要政策使命,结合吉登斯结构二重性理论与学生发展理论构建整合性学生发展分析框架,遵循“动机—过程—结果”的逻辑链条对保研生群体进行“意义-阐释”取向的深度访谈,有助于深描保研生与研究生推免制度的互动图景,探析保研生对研究生推免制度的理性认知与行为策略,深刻反思研究生推免制度的人才选拔与培养成效。研究发现,保研生在与研究生推免制度互动时,呈现出动机上资源优势触发理性选择、过程上“内卷”规则制约学习策略、结果上“拔尖创新”制度目标偏移的三重链式制度背离,指向了保研制度的“拔尖”悖论。研究生推免制度优化关涉理念、机制与元评价等方面,应革新“拔尖创新”的评价理念,着力创设多元自由的评价机制,加强对人才评价体系的元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推免制度 拔尖创新人才 “拔尖”悖论 学生发展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情数据视角下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多维发展的影响
3
作者 张晓阳 柳鑫鹏 +2 位作者 徐志艳 王锰 朱玉琴 《大学图书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5-96,共12页
探讨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多维发展的激励作用,并为高校图书馆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提升服务价值提供新的视角和路径。文章融合J高校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调查(CCSS)数据与图书馆用户行为数据集的4311份样本,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揭... 探讨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多维发展的激励作用,并为高校图书馆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提升服务价值提供新的视角和路径。文章融合J高校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调查(CCSS)数据与图书馆用户行为数据集的4311份样本,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揭示高频利用图书馆空间与文献资源对学生教育收获、高影响力教育实践、多维互动的影响,并验证了结果的可靠性。研究发现,高频利用图书馆资源具有三种影响,一是对大学生教育收获具有正向影响,其影响主要集中在知识增长和价值观形成,对其能力提高的影响较为有限;二是对大学生参与高影响力教育实践具有较强的支持作用;三是对生生互动、人际关系具有负向影响。基于此,文章提出高校图书馆应优化信息资源建设夯实文化育人基础、主动服务嵌入大学生高影响力教育活动和重构空间功能强化协作学习氛围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情数据 高校图书馆 学生发展 价值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视角下的“双减”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4
作者 孙瑜 任苗苗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4,共11页
教育内卷的本质是时间异化。长期以来,教育时间在物理维度、意识维度和在世维度存在诸多问题。“双减”政策的实施有助于纠正错误的时间观念:通过本体功能修正,矫正线性时间越位;基于主体价值复归,释放感知时间活力;依靠环体结构优化,... 教育内卷的本质是时间异化。长期以来,教育时间在物理维度、意识维度和在世维度存在诸多问题。“双减”政策的实施有助于纠正错误的时间观念:通过本体功能修正,矫正线性时间越位;基于主体价值复归,释放感知时间活力;依靠环体结构优化,解蔽社会时间效能。“双减”蕴含的时间关怀,满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基本需求,契合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内在诉求,贴合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目标追求。基于“双减”的时间关怀,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要树立多元的时间观念,构建面向学习活动的教学结构;遵循内在的时间感知,创设指向学生主体的教学活动;搭建灵活的时间架构,形成转向社会发展的教学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 核心素养 学生发展 时间异化 教育内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绿色发展的大学生饲料产业创业问题及对策分析
5
作者 曹艳华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7-140,共4页
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绿色发展理念已成为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本文探讨了绿色发展在饲料产业中的具体应用,包括原材料选择、生产技术、产品设计和废弃物处理,并分析了其对产业结构、技术升级、市场需求和政策环... 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绿色发展理念已成为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本文探讨了绿色发展在饲料产业中的具体应用,包括原材料选择、生产技术、产品设计和废弃物处理,并分析了其对产业结构、技术升级、市场需求和政策环境的影响。进一步讨论了大学生在饲料产业创业中面临的技术、资金和市场开拓等问题,提出了改善融资环境、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加强政策支持的对策。研究表明,绿色发展不仅提高了饲料产业的经济效益,还促进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饲料产业 学生创业 技术升级 政策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可持续发展关键能力培养的国际趋势及借鉴意义
6
作者 缪学超 《现代大学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54,F0003,共12页
大学生可持续发展关键能力的培养,不仅赋予个体应对全球挑战的能力,也为反思高等教育职能提供契机。当前世界各国的大学积极开展促进大学生可持续发展关键能力培养的实践,具体表现为将可持续发展内容嵌入课程体系,采用行动导向和变革性... 大学生可持续发展关键能力的培养,不仅赋予个体应对全球挑战的能力,也为反思高等教育职能提供契机。当前世界各国的大学积极开展促进大学生可持续发展关键能力培养的实践,具体表现为将可持续发展内容嵌入课程体系,采用行动导向和变革性的教学方法,开发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工具,以及开展多种类型的非正式学习等。从总体上看,旨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大学治理变革、教师可持续发展的专业能力,以及真实、有意义且受支持的学习情境,是大学生可持续发展关键能力培养的主要驱动因素。鉴于此,中国大学生可持续发展关键能力的培养可以从确立具有未来指向性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升教师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专业能力以及促进课程教学与评价方式的变革等方面展开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可持续发展 关键能力 国际比较 高等教育 变革性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高职院校化工专业大学生教育管理实践探究——评《化学课程与学生认识素养发展》
7
作者 梁晶晶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I0008-I0008,共1页
基于当前高职院校化工专业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化工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完全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求。在这一背景下,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和教学管理,培养... 基于当前高职院校化工专业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化工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完全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求。在这一背景下,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和教学管理,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良好职业素养以及创新实践能力的化工专业学生,成为教育管理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教育管理 实践探究 化学课程 传统的教学模式 创新实践能力 高职院校化工专业 教学管理 素养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化全景画像赋能发展性学生评价:机制、挑战与路径 被引量:6
8
作者 葛信勇 代少东 邓磊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6-226,306,共12页
数智化全景画像旨在以全面细致的数据信息动态描述事物的发展轨迹。将全景画像引入教育评价改革,是发展性与数智化的双重耦合,有利于兼顾学生发展的共性与个性、显著性与潜隐性、阶段性与持续性、一致性与多元性。以数智技术为支撑,可... 数智化全景画像旨在以全面细致的数据信息动态描述事物的发展轨迹。将全景画像引入教育评价改革,是发展性与数智化的双重耦合,有利于兼顾学生发展的共性与个性、显著性与潜隐性、阶段性与持续性、一致性与多元性。以数智技术为支撑,可通过动态数据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全视角、动态化描述学生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优化数据分析、提供个性服务,从而实现教育评价的发展性与增值性。目前,全景画像式评价仍面临观念陈旧、指标不明确、主体单一化、资源不均衡以及隐私安全隐患等多重挑战。应通过构建生态化评价体系、确立科学评价标准、促进各主体协同合作、优化资源配置以及加强隐私保护,一体提升教育评价改革的科学性和人文性,促进教育评价体系的改进与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化 学生评价 发展性评价 教育评价 全景画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及其对策 被引量:6
9
作者 陈迪男 邓彩霞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年第3期115-117,共3页
在信息万变的网络时代,网络文化以其特有的开放性、平等性、互动性、无政府性、异质性走进了大学生的生活,隐藏在网络文化中的某些不良因素,给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和冲击。通过对网络文化的研... 在信息万变的网络时代,网络文化以其特有的开放性、平等性、互动性、无政府性、异质性走进了大学生的生活,隐藏在网络文化中的某些不良因素,给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和冲击。通过对网络文化的研究,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寻求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化 学生 健康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学生党建: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伟大事业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瑞法 邵海燕 +2 位作者 姜玉峰 项建英 张宇峰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1年第13期38-40,共3页
为了全面客观地把握本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基本状况,更好地推进此项工作的开展,真正发挥党建工作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龙头作用,今年三、四月份,我们以问卷调查、座谈与访谈和“党员论坛”等形式,对高校基层学生党建工作情况进行了... 为了全面客观地把握本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基本状况,更好地推进此项工作的开展,真正发挥党建工作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龙头作用,今年三、四月份,我们以问卷调查、座谈与访谈和“党员论坛”等形式,对高校基层学生党建工作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调查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党建工作 学生思想 学生 高校学生 政治教育 健康成长 引导 党员 基本状况 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不良文化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及其对策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碧莹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5期175-178,共4页
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网络不良文化也随之产生.作者对网络不良文化的表现形式以及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相应地了提出一些对策:加强网络管理和网络引导;合理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发挥课堂教育的重要作用... 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网络不良文化也随之产生.作者对网络不良文化的表现形式以及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相应地了提出一些对策:加强网络管理和网络引导;合理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发挥课堂教育的重要作用;开展道德文明教育,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网上行为习惯;把握大学生网恋的心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大学生的情感教育和交际教育,从而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不良文化 学生 健康成长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学生发展——基于31项实验与准实验研究的元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胡钦太 梁心贤 +1 位作者 刘颜帆 王姝莉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3-91,共9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效果仍存在争议。通过对31项实验和准实验研究的元分析发现,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学生认知、行为能力和情感态度方面的发展具有中等程度的正向影响。具体而言,生成式人工智能...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效果仍存在争议。通过对31项实验和准实验研究的元分析发现,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学生认知、行为能力和情感态度方面的发展具有中等程度的正向影响。具体而言,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认知层面能够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在行为能力层面能够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等高阶思维能力;在情感态度层面能增强学生的价值认可,激发学习兴趣和态度动机,提升自我调节和监控,增强获得感和效能感。这些作用也受到实验周期、样本规模和教育阶段的调节影响,表现为:在实验周期上,中期实验对学生发展的促进效果最强,短期实验次之,长期实验最弱;在样本规模上,中等规模及大规模样本对学生认知发展方面的调节作用相对有限,而在行为能力和情感态度发展方面则展现出较强的调节效果;在教育阶段上,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态度发展具有更为显著的调节作用。未来为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应不断创新融合教学模式,研发教育专属大模型;加强工具使用培训,预防对技术的过度依赖;注重组织群体研讨,构建“师—生—机”多元反馈机制;全面融合数据分析,不断深化情境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学生发展 认知 行为能力 情感态度 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高校招生考试引导学生素质发展的历史、机制与经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木洲 曾思鑫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3-83,共11页
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高校招生考试引导学生素质发展的历史演变大致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即注重知识与道德导向的高校单独招考阶段、满足社会需求导向的统一招考探索阶段、兼顾知识与技能导向的两次考试招生阶段以及发展“生存能力”导向... 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高校招生考试引导学生素质发展的历史演变大致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即注重知识与道德导向的高校单独招考阶段、满足社会需求导向的统一招考探索阶段、兼顾知识与技能导向的两次考试招生阶段以及发展“生存能力”导向的两阶段考试招生阶段。日本高校招生考试改革导向的演变,既有经济、社会、文化等外部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也有教育理念革新、教育质量提升等内部因素变化的驱动。从制度设计的视角来看,日本高校招生考试引导学生核心素养适应性发展,得益于两阶段考试满足学生分类发展需求、弹性科目设置引导学生多样化发展和高大接续政策重视学生阶段性成长等三大机制。从日本高校招生考试引导学生素质发展的经验来看,当前优化我国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应注重高考统一性与自主性的平衡、重视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推动高考内容与学生发展水平相适应、构建“生校”双向选择的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高校招生考试 学生素质 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倡导班级文化自觉 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杰 徐建华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0-32,共3页
在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背景下,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费孝通教授,在研究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问题时,根据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文化接触、碰撞,及由此引起人们心态急剧变化的现实,提出... 在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背景下,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费孝通教授,在研究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问题时,根据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文化接触、碰撞,及由此引起人们心态急剧变化的现实,提出了“文化自觉”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觉” 学生健康 成长 班级 民族学家 民族地区发展 经济全球化 社会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学生组织干部经历对大学生发展影响的异质性分析——基于18所高校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15
作者 钱祥升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0-97,共8页
学生干部作为高校党团组织、学生自治性组织的关键角色,对组织育人成效提升至关重要。已有研究多探讨学生干部经历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但对高校不同类型学生组织干部经历对学生发展的异质性影响关注不足。通过对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 学生干部作为高校党团组织、学生自治性组织的关键角色,对组织育人成效提升至关重要。已有研究多探讨学生干部经历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但对高校不同类型学生组织干部经历对学生发展的异质性影响关注不足。通过对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PSCUS)2018年和2019年的连续追踪数据进行分析,并探讨不同类型学生组织的育人实效,研究发现:高校学生干部经历的丰富程度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这一效应在本科高校更为显著;学生会、党团班、学生社团等不同类型学生组织对学生发展状况各有裨益,党团班组织干部经历对大学生学业有正面促进作用,学生会干部经历则有助于大学生社交能力的培养,而社团干部经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积极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影响在本科高校、高职专科学校展现出不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发展 高校学生组织 育人成效 差异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学中学生个性发展的三重逻辑
16
作者 黎兴成 李娜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54-58,共5页
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发展不是在个性与共性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而是应从个性存在的根基“现象身体”出发,把握学生在教学中的“现象性”。在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要遵循“自在”的个性认同、“自为”的个性建构和“自由”的个性超越三重... 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发展不是在个性与共性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而是应从个性存在的根基“现象身体”出发,把握学生在教学中的“现象性”。在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要遵循“自在”的个性认同、“自为”的个性建构和“自由”的个性超越三重逻辑。首先,应明确学生的“现象自我”定位,认同学生的“现象性”,把握“同一”与“认可”,关注学生的稳定性、变化性和可能性,实现“现实自我”、“行动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原初认同;其次,应把握学生的自发意向,构建教学情境中的表达域,关注个性自主决断的自组织过程,构建自由规范的有序态;最后,超越“符号自我”,忘掉窄化的“个性标识”,在共生中走向“忘身”、在沉浸中走向“忘情”、在追寻中走向“忘我”,实现“主体”“境域”“意义”的个性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 学生 个性自在 个性发展 个性自为 个性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F构建特殊需求学生适宜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17
作者 李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28-634,共7页
目的 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构建特殊需求学生适宜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方法 系统梳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2030行动框架》、欧盟《残疾人权利战略(2021-2030)》、中国教育部《“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 目的 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构建特殊需求学生适宜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方法 系统梳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2030行动框架》、欧盟《残疾人权利战略(2021-2030)》、中国教育部《“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和《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指南》,提取其中关于特殊需求学生发展的核心理念和评价要求。以ICF理论为基础架构,构建特殊需求学生适宜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特殊需求学生的适宜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由功能与健康、社会适应、活动和参与、学习与发展、思想道德与价值观以及环境支持6个领域、18个维度构成。该评价指标体系符合ICF全人发展的理念与整体功能评价的要求,具有完备性和可扩展性,可以根据特殊需求学生的适宜发展要求扩展相关的具体评价指标。结论 基于ICF的特殊需求学生适宜发展的整体评价指标体系契合国际和国家相关政策和行业发展要求,为学生适宜发展评价提供了国际政策和循证证据,也为进行学生适宜发展评价研究提供了方法和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需求学生 适宜发展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学习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精神生活高质量发展的应然样态、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
18
作者 谢春芳 廖小琴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5-68,共4页
新时代大学生精神生活高质量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和大学生精神成人的双重呼唤。以精神生活系统内部运行逻辑为依循,精神需求的超越性、精神活动的意义性、精神状态自信平和与精神感受愉悦幸福构成了新时代大学生精神生活高质量发展的应... 新时代大学生精神生活高质量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和大学生精神成人的双重呼唤。以精神生活系统内部运行逻辑为依循,精神需求的超越性、精神活动的意义性、精神状态自信平和与精神感受愉悦幸福构成了新时代大学生精神生活高质量发展的应然样态。调查发现,新时代大学生精神生活高质量发展面临着崇高信念需求偏弱、精神活动自利性动机明显、精神压力普遍较大、精神生活获得感幸福感短暂持续等现实困境。为此,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精神需求提升,着力引导大学生确立健康文明的精神活动方式,联动心理疏导和思想教育提振大学生精神状态,激励大学生在团结奋斗中增强精神生活幸福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学生 精神生活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木之天: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基
19
作者 冯军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8,共4页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里讲过一个种树的道理:想要树木生长得茂盛,关键是顺应它(请扫本刊二维码)的天性,不强行干涉它的生长规律。从教25年,我常常重读这篇文章,也常常拿里面的道理来提醒自己:教育者要像郭...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里讲过一个种树的道理:想要树木生长得茂盛,关键是顺应它(请扫本刊二维码)的天性,不强行干涉它的生长规律。从教25年,我常常重读这篇文章,也常常拿里面的道理来提醒自己:教育者要像郭橐驼那样,蹲下来倾听学生的心声,让每个孩子都能按照自己的节奏生长。教育不是工业流水线,而是农业种植园—我们要做的,不是把学生打磨成标准件,而是守护好他们与生俱来的生长力,让每个生命都能在属于自己的季节里开花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天性 倾听 农业种植园 生长力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甲醛浓度对声乐专业学生声带健康的影响
20
作者 张月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5-286,共2页
室内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对于声乐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而言更显重要。通过对甲醛分子结构特征、化学活性及其与人体组织相互作用机理的分析,揭示了室内甲醛污染可能对声乐学生声带健康造成的潜在威胁。这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 室内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对于声乐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而言更显重要。通过对甲醛分子结构特征、化学活性及其与人体组织相互作用机理的分析,揭示了室内甲醛污染可能对声乐学生声带健康造成的潜在威胁。这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更直接影响其未来的职业发展。提升室内空气质量不仅是环境治理的需求,更是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期望通过化学理论与艺术教育的跨学科研究,为打造健康的艺术教育环境提供新的思路,推动声乐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人才培养 声乐学生 声乐专业学生 声乐教育 室内空气质量 分子结构特征 可持续发展 人体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