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公民教育:对大学生尚法理念培育途径的研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张翠梅
蔡琦
-
机构
黑龙江大学哲学博士后流动站
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学系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出处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01-204,共4页
-
基金
教育部“纪念建党九十周年”专项课题资助(10JDJNJD081)
哈尔滨工程大学校三育人项目结题成果
司法部2009年度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青年项目(09SFB3001)
-
文摘
公民身份的塑造和公民意识的培养作为大学生尚法理念培育的关键,在整个公民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积极公民身份的确定、认同以及公民意识的共识和核心价值的定位是培育大学生尚法理念的最佳途径。尚法理念不同于法律信仰。结合大学生群体特质,通过重视社会主体的自我意识,树立起社会优位理念,同时重视和提高非法学专业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实效,鼓励社会参与,构建起公民教育社会参与机制,从而在大学生中树立尚法理念。
-
关键词
公民意识
公民教育
尚法理念
大学生特质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有关课程材料使用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2
- 2
-
-
作者
陈博
魏冰
-
机构
澳门大学教育学院
-
出处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20,共9页
-
文摘
课程材料是为教师所用,用于设计和实施教学的重要教学资源。有关课程材料使用的问题一直是国际学科教育界关注的热点。一般来说,研究"课程使用"的理论视角可分为四类:"忠实或颠覆"、"利用"、"诠释"和"互动"。近些年,学者们更倾向于采用"互动"的理论视角并设计出不同的"课程使用"分析模型。大量的研究表明,影响"课程使用"的因素可以归纳为教师个人特质、学生特质和社会情境三个方面。
-
关键词
课程材料
课程使用
教师个人特质
学生特质
社会情境
-
Keywords
curriculum materials
curriculum use
individual particularity of teachers
particularity of students
social context
-
分类号
G423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