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工作的转型与创新策略研究——评《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探索》
1
作者 金达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I0012-I0012,共1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在大学教育方面,新媒体应用的普及也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变革要求。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在新媒体时代面临着诸多局限,如何借助新媒体技术实现...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在大学教育方面,新媒体应用的普及也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变革要求。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在新媒体时代面临着诸多局限,如何借助新媒体技术实现思政工作的转型与创新,成为当前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由杨娉著,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探索》一书从多角度、深层次地研究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策略 学生思政教育 转型 高校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 被引量:2
2
作者 席晓婷 《福建茶叶》 2024年第9期145-147,共3页
茶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育人价值,推进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融合符合高等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和内省意识、强化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灵活性、深化思政教育的人文情怀和... 茶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育人价值,推进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融合符合高等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和内省意识、强化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灵活性、深化思政教育的人文情怀和育人氛围。然而,固化的教育模式、滞后的育人理念、复杂的文化生态、单调的校园氛围制约着茶文化的价值发挥、全面融入、入脑入心及有效渗透。基于此,高校与思政教育者需要强化协同配合,以茶文化为核心导向,从教育平台、施教内容、手段方法、实践活动等多个维度探索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以此提升思政育人的实效性、先进性及人文性,助力高校更好地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学生思政教育 创新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背景下传统文化资源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评《新时代数字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
3
作者 杨婧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I0011-I0012,共2页
结合高校教育主、客体习以为常的数字化课堂分析,数字化力量以“隐秘而自然”的形态浸渗入教育活动中,一方面,数字化力量的隐秘性体现于它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遮蔽、模糊上,如专业师资与大学生之间的“教与学”关系,在数字媒体介入... 结合高校教育主、客体习以为常的数字化课堂分析,数字化力量以“隐秘而自然”的形态浸渗入教育活动中,一方面,数字化力量的隐秘性体现于它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遮蔽、模糊上,如专业师资与大学生之间的“教与学”关系,在数字媒体介入之下由“强相关”转变为“弱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育 学生思政教育 深度融合 专业师资 传统文化资源 隐秘性 融合路径 媒体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思政课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评《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探索》
4
作者 朱文伟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I0008-I0009,共2页
现阶段,中国社会已经迈入“教育信息化2.0”时代,推动信息技术与各科课程深度结合是教育改革的应然举措。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学而言,现代信息技术既是一个驱动力量,也是一个颠覆力量,它可以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充沛资源,开拓多元情境,构... 现阶段,中国社会已经迈入“教育信息化2.0”时代,推动信息技术与各科课程深度结合是教育改革的应然举措。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学而言,现代信息技术既是一个驱动力量,也是一个颠覆力量,它可以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充沛资源,开拓多元情境,构建开放平台,驱动思政育人系统转型与升级,助力思政育人效能与质量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高校 现代信息技术 学生思政教育 课程深度 开放平台 创新探索 质量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文化视域下辅导员对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和实现路径
5
作者 商振羽 《福建茶叶》 2024年第8期135-137,共3页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古代先贤智慧的凝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文化内涵。现阶段,受网络信息技术和全球一体化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受到的思想冲击愈加严重,为了保证当代大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要求高校加...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古代先贤智慧的凝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文化内涵。现阶段,受网络信息技术和全球一体化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受到的思想冲击愈加严重,为了保证当代大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要求高校加大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和生活的引领者,因此要求辅导员能够借助茶文化加大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意识。鉴于此,本文将在分析茶文化内涵、价值及其对大学生思政教育意义的基础上,探究辅导员对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及具体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视域 辅导员 学生思政教育 影响 实现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路径分析——评《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被引量:16
6
作者 满炫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2,共1页
中华文明作为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是迄今为止唯一延续下来的文明,而孕育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力量源泉。然而,近年来物质生活的迅猛提升以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不仅仅带来了生活品质的跨越式提升,还带来了中西方多元... 中华文明作为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是迄今为止唯一延续下来的文明,而孕育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力量源泉。然而,近年来物质生活的迅猛提升以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不仅仅带来了生活品质的跨越式提升,还带来了中西方多元文化的冲突。由于传统文化缺位传承、个人辨别能力差异、部分媒体恶意消费传统文化等因素,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扭曲的价值观念势头凶猛,严重侵蚀着大学生的思想灵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 学生思政教育 学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政教育载体合力--评《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创新》 被引量:13
7
作者 罗威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I0013-I0013,共1页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创新》一书是针对新时代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的著作。该书包括多元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认识、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探究、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创新》一书是针对新时代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的著作。该书包括多元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认识、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探究、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理论依据、多元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话语创新研究、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创新研究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想道德教育 学生思政教育 学生教育 多元文化背景下 新媒体环境下 话语创新 学生治认同 挑战与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环境下网络语言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成茜 蒋莉萍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X期75-76,共2页
现代生活中交流的工具以电脑和网络技术等新媒体为主,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思想政治的关注意识却越来越缺失,这样的社会危机促使新时期教育需要找寻自己生存的契机,也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加紧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要促进我国... 现代生活中交流的工具以电脑和网络技术等新媒体为主,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思想政治的关注意识却越来越缺失,这样的社会危机促使新时期教育需要找寻自己生存的契机,也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加紧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要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变革,就需要寻找变革的思想依据,从中国传统思想中寻找依据就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启发和引导人们思想的方式,可以增加人们的社会责任感。本文通过对新媒体中的网络语言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进行探讨,首先讨论新媒体为大学生带去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然后对此提出一定的对策,进而把高校大学生的思政教育落到实处,从而开拓新媒体下思政教育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环境 网络环境 学生思政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学生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助力乡村发展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于美亚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98-1498,共1页
自乡村振兴战略实行以来,我国农村地区政治、文化与经济在国家社会大力帮扶下得到快速发展,对进一步加强国家社会整体发展水平意义深远。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各农村地区的发展带来充足活力,并加快了乡村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进程... 自乡村振兴战略实行以来,我国农村地区政治、文化与经济在国家社会大力帮扶下得到快速发展,对进一步加强国家社会整体发展水平意义深远。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各农村地区的发展带来充足活力,并加快了乡村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进程,对中国社会总体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高素质人才是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主要推进者,且学生思政素质与创新创业能力是支撑其参与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所以,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创新创业管理与乡村振兴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能力 乡村振兴 推进者 创新创业管理 学生思政教育 高素质人才 文化与经济 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评《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大学生思政教育互动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葛荣亮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28-128,共1页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将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也推动了传统教育模式的转变。《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大学生思政教育互动研究》(张钦、徐章海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一书通过分析大数据在传统思政教育领域的应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将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也推动了传统教育模式的转变。《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大学生思政教育互动研究》(张钦、徐章海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一书通过分析大数据在传统思政教育领域的应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互联网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思政教育 理论课教学 高校教育 传统教育模式 大数据时代 互动研究 党的十九大报告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文化精神教育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评《传统文化精神与大学生思政教育》 被引量:3
11
作者 雷金星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的发展,诞生了一批又一批的文化精髓,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历史沉淀的精华,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见证。古有孟母三迁择邻而息的美德故事,今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术风尚,传统文化被人们口口相传,更是... 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的发展,诞生了一批又一批的文化精髓,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历史沉淀的精华,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见证。古有孟母三迁择邻而息的美德故事,今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术风尚,传统文化被人们口口相传,更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思政教育 传统文化精神 知之为知之 历史见证 孟母三迁 口口相传 历史沉淀 学术风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政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晓宁 艾俊顺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I0035-I0035,共1页
网络的出现为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如今,大学生群体成为互联网应用的主力军,网络对其价值观建设及思维方式的影响也变得更加突出,因此加强网络生态环境建设变得尤为重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研究》一书立足于高等... 网络的出现为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如今,大学生群体成为互联网应用的主力军,网络对其价值观建设及思维方式的影响也变得更加突出,因此加强网络生态环境建设变得尤为重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研究》一书立足于高等教育面临的最迫切问题,在利用网络开展思政教育的同时,力求肃清网络风气,实现网络建设与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为大学生思政教育长效机制的建设保驾护航。《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研究》由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吴满意等编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思政教育 网络教育 网络生态环境 高等教育 电子科技大学 价值观建设 生态系统研究 学生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农”劳动实践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蔓 夏涛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I0009-I0009,共1页
从属于劳动教育的"三农"劳动实践既可促进大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也有利于辅助高校完善其教育体系的构建,而思政教育又是保证大学生综合素质得到稳定提升的关键性核心课程,所以,两者的融合创新发展,不仅能加深大学生对"三农... 从属于劳动教育的"三农"劳动实践既可促进大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也有利于辅助高校完善其教育体系的构建,而思政教育又是保证大学生综合素质得到稳定提升的关键性核心课程,所以,两者的融合创新发展,不仅能加深大学生对"三农"劳动实践的认识,还是增强高校人才培养效率的有效途径。两者不仅拥有相同实践属性,其实行教育的目标与理念也具有极高一致性。由此可推出,"三农"劳动实践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可行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实践 学生思政教育 个性全面发展 学生综合素质 三农 核心课程 融合创新发展 实践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时代新媒体技术对大学生思政教育传播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宇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I0004-I0004,共1页
21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和终端设备的发展将人类社会推向信息时代。网络、新媒体、电子出版物等传播模式的呈现是对传统传播模式的一次深刻变革。信息时代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人们的价值观念在时代环境变迁下产生巨大变化。... 21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和终端设备的发展将人类社会推向信息时代。网络、新媒体、电子出版物等传播模式的呈现是对传统传播模式的一次深刻变革。信息时代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人们的价值观念在时代环境变迁下产生巨大变化。信息时代的新媒体技术对于大学生思政教育影响是巨大的,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政教育传播模式既没有经验可循,又无捷径可走,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传播成为需要时代破解的重要课题。孙永鲁老师着眼于大学生思政教育传播的时代背景之变迁,从不同学科领域进行解析、研究,注重对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传播各因素之间关系的梳理,深入探讨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的教育教学方式、路径传播及受众接受效果,填补了新媒体时代思政传播学传播规律与传播原则的空白,将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传播的理论成果和前瞻性创新理念收于孙永鲁所著的《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学创新研究》(新华出版社)一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思政教育 教育教学方式 新华出版社 新媒体时代 电子出版物 新媒体技术 传播模式 传播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评《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探索》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博涵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1-151,共1页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重视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探索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就更加重要。而《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探索》(杨娉著,...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重视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探索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就更加重要。而《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探索》(杨娉著,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年版)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一部代表性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思政教育 中国纺织出版社 教育途径 创新探索 新媒体视角下 教育研究 学生教育 爱国情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教育管理模式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评《传统文化精神与大学生思政教育》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新波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239-3239,共1页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塑造正确世界观和价值观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亟需创新教育管理模式来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塑造正确世界观和价值观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亟需创新教育管理模式来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本文试图从《传统文化精神与大学生思政教育》找到答案。通过深入研究和评价,为高校思政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与弘扬。基于此,《传统文化精神与大学生思政教育》主要向大学生介绍并强化传统文化精神教育,要求他们讲求道德注重人文精神、发扬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探求社会和谐发展,学习古人积极改革开放、努力奋斗不息及追求真美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精神 学生思政教育 教育管理模式 高校教育 高校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爱国主义精神 奋斗不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语文教育中学生思政教育缺失的反思 被引量:1
17
作者 钟昱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X期28-29,共2页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经久不衰,其中不乏包括了丰富精彩的优秀文化内涵,这更是与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和思政教育息息相关。语文教育是思政教育的文化基础,而面对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本文正是通过对我国语文教育和对学生思政教育的深入...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经久不衰,其中不乏包括了丰富精彩的优秀文化内涵,这更是与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和思政教育息息相关。语文教育是思政教育的文化基础,而面对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本文正是通过对我国语文教育和对学生思政教育的深入分析和探究,反思当代语文、思政教育的不足与缺陷并提出改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育 学生思政教育 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及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朱小峰 《现代农村科技》 2019年第10期89-90,共2页
推进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工作,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价值重大,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应用,实现其价值。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生思政教育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文化理念下做好农村地区学生思政教育的实践尝试探索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量 《福建茶叶》 2020年第8期233-234,共2页
思政工作是学生德育的主课程,也是对农村地区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和习惯培养的主要方式。在全面改革农村地区教育质量,优化农村学生教育工作时,要坚持以时代环境为基础,发挥茶文化理念的多元优势,切实改善农村地区学生的思想认知,全面提升... 思政工作是学生德育的主课程,也是对农村地区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和习惯培养的主要方式。在全面改革农村地区教育质量,优化农村学生教育工作时,要坚持以时代环境为基础,发挥茶文化理念的多元优势,切实改善农村地区学生的思想认知,全面提升学生个人的思想境界与人文素养。本文以茶文化理念内涵为研究基础,系统化分析农村地区学生思政教育现状,结合茶文化理念驱动下农村地区学生思政教育的创新方向,探索具体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地区 茶文化 学生思政教育 实践尝试 多元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学生思政教育与茶道精神的有效结合探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辉 《福建茶叶》 2018年第11期393-393,共1页
我国的茶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仅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修身养性,同时对于促进教育良好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也有重要的作用。高校的思政教育课对于学生的三观塑造、精神文明建设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思政教育课堂上融入茶道精神,可... 我国的茶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仅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修身养性,同时对于促进教育良好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也有重要的作用。高校的思政教育课对于学生的三观塑造、精神文明建设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思政教育课堂上融入茶道精神,可以增强学生们的文化知识底蕴,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还能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为此,本文第一部分叙述了我国茶道精神的内涵,以及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分析了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并研究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为了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水平,促进学生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探究了思政教育与茶道精神的结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学生思政教育 茶道精神内涵 问题与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