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高校学生学习行为与教学满意度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忠浩 屈代州 +1 位作者 张玲 沈华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2011年第5期77-81,129,共5页
学生对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的满意度将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业成绩。通过对地方高校学生学习行为、对教师教学活动的满意程度和学业成绩的问卷调查,采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分析地方高校学生学习行为与对教师教学活动满意度间的关系... 学生对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的满意度将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业成绩。通过对地方高校学生学习行为、对教师教学活动的满意程度和学业成绩的问卷调查,采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分析地方高校学生学习行为与对教师教学活动满意度间的关系,发现影响地方高校学生学业成绩的相关因素,最后提出提高地方高校学生的学业成绩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等学校 学生学习行为 教学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满意度: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行为哪个影响更大?——基于4585位大学生调查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蔡文伯 刘俊丽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3-69,103,共8页
高校教学中,教学满意度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研究通过采用多元回归模型、随机森林变量的重要性评价以及交互作用等模型探究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行为对教学满意度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均对教学... 高校教学中,教学满意度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研究通过采用多元回归模型、随机森林变量的重要性评价以及交互作用等模型探究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行为对教学满意度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均对教学满意度产生显著影响,且教师的教学方式高于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细分后对教学满意度的贡献程度依次为“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主动性参与”和“被动性参与”。对于课后高时长学生群体而言,教学满意度的提升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行为彼此相互促进。为此,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教学,切实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注重差异,灵活采用教师教学风格和方式;重视所得,多方激励学生参与意愿和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学行为 学生学习行为 教学满意度 主动性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学生学习行为大数据的精准教学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明新 张爱兰 《教学与管理》 2021年第4期31-33,共3页
大数据为精准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撑。对中学生学习行为大数据的全面收集、准确分析和精准应用,既能使教师在了解学生真实学情的基础上,提高备课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构建科学的课堂教学结构,设计具有复习知识和驱动学习作用的作业与检测题,... 大数据为精准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撑。对中学生学习行为大数据的全面收集、准确分析和精准应用,既能使教师在了解学生真实学情的基础上,提高备课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构建科学的课堂教学结构,设计具有复习知识和驱动学习作用的作业与检测题,有力地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又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真实的学业水平,在教师的启发与引领下,利用大数据技术智能推荐的学习资源,进行高效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学习行为 大数据 精准教学 学情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偿性媒介理论视域下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的障碍调节——聚焦教学媒体发展带来的二律背反 被引量:4
4
作者 臧小芳 谭建国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12-14,共3页
网络媒介学习形态是以网络为中介、以屏幕为情境的虚拟化学习方式,它增加了传统纸质媒介学习在时间、空间、运动等维度的优势属性,直接补偿了传统学习载体在“可见、可听”层面的易读性和高效性,其允许学生以追随链接路径的跳跃式阅读... 网络媒介学习形态是以网络为中介、以屏幕为情境的虚拟化学习方式,它增加了传统纸质媒介学习在时间、空间、运动等维度的优势属性,直接补偿了传统学习载体在“可见、可听”层面的易读性和高效性,其允许学生以追随链接路径的跳跃式阅读方式来摄取知识信息,间接补偿了传统体系化、有序化模式下的知识组织和加工方式,并以同伴互助的协作机制形成了知识交往过程分散的、多重的主体,造成过渡补偿。补偿性媒体理论认为,教学媒体发展必然带来二律背反,网络媒介学习形态对传统纸质媒介学习的功能增益同时存在着功能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偿性媒介理论 学生网络学习行为 直接补偿 间接补偿 过渡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习分析的高校师生在线教学群体行为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1
5
作者 马婧 韩锡斌 +1 位作者 周潜 程建钢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18,32,共7页
网络教学中交互行为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学习者知识建构水平和学习质量的关键因素,其中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发生不是自发的,需要教师教学行为的促进,但是这两者之间具体的作用关系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探索。本研究选取一所高校,利用网络教学... 网络教学中交互行为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学习者知识建构水平和学习质量的关键因素,其中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发生不是自发的,需要教师教学行为的促进,但是这两者之间具体的作用关系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探索。本研究选取一所高校,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中师生行为的表征数据,采用基于学习分析的定量方法研究了网络教学环境中教师群体教学行为与学生群体学习行为的内涵及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师生教学交互行为可划分五种类型,即教师的备课行为、教学指导与协助行为、学生阅读行为、学习反馈行为以及生师交互行为;教师网络备课行为直接决定学生的在线阅读行为,教师网络指导与协助行为同样正向影响学生的在线学习反馈行为;教师的备课行为对学生阅读行为的影响程度要高于教师教学指导行为对学生学习反馈行为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反馈对师生交互有正向显著影响,而学生的阅读行为与师生交互之间没有发现统计意义上的直接关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教学交互 教师教学行为 学生学习行为 学习分析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教学空间对学生学习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叶伟剑 郭丽晓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9-108,I0007,共11页
近年来教学空间的改造与重构逐渐成为研究与实践的热点。开展新型教学空间对学生学习影响的实证研究,既有助于挖掘空间变革的作用价值,也有助于改进教学,提升学生学习满意度。实证分析结论表明,学生对新型教学空间的建设与应用持正向肯... 近年来教学空间的改造与重构逐渐成为研究与实践的热点。开展新型教学空间对学生学习影响的实证研究,既有助于挖掘空间变革的作用价值,也有助于改进教学,提升学生学习满意度。实证分析结论表明,学生对新型教学空间的建设与应用持正向肯定态度,但新型教学空间的应用效果具有群体差异性。学习行为变化是学生感知新型教学空间价值的关键性因素,因学习行为改变而带来的价值感知变化对提升学习满意度有决定性作用。研究基于空间要素融合应用、协同效应发挥及其对课堂教学影响的内在机理分析,从空间要素融合应用、师生“互联网+”教与学的能力提升、空间迭代与应用创新三个方面,提出新型教学空间促进学生学习的路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教学空间 学生学习行为 学习满意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M·R思维流程模式与地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过程的控制
7
作者 周少南 《地理教学》 1997年第5期13-16,共4页
地理事物和现象在空间上具有差异性和综合性,在时间上具有可变性。因此,地理思维也颇特殊,诸如地理区域的比较和分类,多维空问的分析与综合,时间过程的推理和外推,这些正是学生的思维发展所迫切需要的,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 地理事物和现象在空间上具有差异性和综合性,在时间上具有可变性。因此,地理思维也颇特殊,诸如地理区域的比较和分类,多维空问的分析与综合,时间过程的推理和外推,这些正是学生的思维发展所迫切需要的,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有意识的地理思维.驾驭其思维过程,优化“教”、“学”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M·R思维流程模式 学生 思维过程 教材内容 地理教学 中国 教师教学行为 学生学习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