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小学生学习力的生成、提升与拓展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朱月萍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51,共4页
中小学生学习力是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学生学习力的生成要植根于问题导向的学习实践,即学生要在问题发现中蕴养学习态度,在问题探究中推动知识运用,在问题解决中强化智慧生成。要引导学生通过思维的转化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通过思... 中小学生学习力是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学生学习力的生成要植根于问题导向的学习实践,即学生要在问题发现中蕴养学习态度,在问题探究中推动知识运用,在问题解决中强化智慧生成。要引导学生通过思维的转化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通过思维的建构有效运用知识,通过思维的系统化持续生成解决问题的智慧来提升自身的学习力。同时,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学生学习力培育的根本,以实践情境作为学生学习力培育的现实载体,以学科知识作为学生学习力培育的基本素材,培育学生面向不确定的学习情境时的积极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生学习力 “双减”政策 问题导向 思维养成 学习情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中小学生学习力:基于脑科学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22
2
作者 郭黎岩 王东 田玲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4-7,共4页
通过对学习力概念的理论研究和实证调研,明确中小学生学习力的内涵。认为中小学生学习力包括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学习转化力、学习创造力五个要素,具有年龄、年级、性别特点。以科学阅读、科学记忆、手指运动、花样跳绳、思... 通过对学习力概念的理论研究和实证调研,明确中小学生学习力的内涵。认为中小学生学习力包括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学习转化力、学习创造力五个要素,具有年龄、年级、性别特点。以科学阅读、科学记忆、手指运动、花样跳绳、思维导图几个代表性活动为例,说明各校进行中小学生学习力培养的基本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生学习力 脑科学研究 学习转化 科学阅读 科学记忆 思维导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学生学习力的特征研究 被引量:32
3
作者 张湘韵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5-102,共8页
大学生学习力是大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表征,为了了解我国大学生学习力的现状特征,将我国大学生学习力分为学习效率与持续性、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创新思维等五个维度,围绕不同群体大学生学习力对全国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 大学生学习力是大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表征,为了了解我国大学生学习力的现状特征,将我国大学生学习力分为学习效率与持续性、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创新思维等五个维度,围绕不同群体大学生学习力对全国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大学生学习力总体呈正向分布,不同地区、不同院校之间有显著差异,随着年级的升高,大学生学习力呈现U形发展趋势,院校类型与学习力并非完全对应等结论。研究进一步揭示大学生学习力各要素之间表现出不同稳定性、提出"大二"年级现象凸显出教师的指导作用以及改进大学生学习方式是提升大学生学习力的关键等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学习力 学习效率与持续性 学习动机 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 创新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学习力培养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孟治强 姜平 《河北农机》 2020年第11期106-107,共2页
互联网的发展极大改善了学习环境,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同时也对学生的学习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认为研究当前社会高职学生学习力构成要素,立足时代特征,充分利用移动网络技术,有助于教育工作者精准施策,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关键词 “互联网+” 高职学生学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脑开发的校本课程:架构提升学生学习力的桥梁
5
作者 田冬 姜颖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12,共2页
辽宁沈阳市沈河区文艺路第二小学通过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全脑开发,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形成了基于全脑开发的"4·8·29"校本课程体系,即四大课程模块,八大课程门类,29门可选课程,架构了提升学生学习力的桥梁。在实施中,... 辽宁沈阳市沈河区文艺路第二小学通过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全脑开发,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形成了基于全脑开发的"4·8·29"校本课程体系,即四大课程模块,八大课程门类,29门可选课程,架构了提升学生学习力的桥梁。在实施中,坚持开课年段要适合、学习周期要适时、周课时要适度、修别要适合个体要求、课程总量要适合学生接受程度的"五个适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学习力 全脑开发 校本课程 辽宁沈阳市沈河区文艺路第二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学习力薄弱的原因分析及提升策略 被引量:8
6
作者 李云峰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78-81,共4页
学习力作为一个系统性的概念域,有其基本的内涵。分析当前我国学生学习力薄弱的原因发现,受工具理性影响,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观;满足当下需求,课程内容未考虑学生兴趣与长远发展;教师专业素养不高,影响学生学习的提升;使用传统学生评价... 学习力作为一个系统性的概念域,有其基本的内涵。分析当前我国学生学习力薄弱的原因发现,受工具理性影响,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观;满足当下需求,课程内容未考虑学生兴趣与长远发展;教师专业素养不高,影响学生学习的提升;使用传统学生评价体制,制约学生学习力发展。因此,须转变学生的学习理念,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结合学生兴趣与现实需求,选择适宜的课程内容;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学生学习力的提升;构建学生评价体制,引领学生学习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学习力 学习 课程内容 教师专业素养 评价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