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研究性教学何以激发高职学生创新行为?——基于认知——情感系统理论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2
1
作者 郑雅倩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67-74,共8页
学生创新行为是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重要表现,研究性教学是提升学生创新行为的关键行动。基于认知—情感系统理论,通过1752份高职学生调查数据发现:教师开展研究性教学能够正向影响学生创新行为,也能通过激发学生院校认同以及学业自我效... 学生创新行为是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重要表现,研究性教学是提升学生创新行为的关键行动。基于认知—情感系统理论,通过1752份高职学生调查数据发现:教师开展研究性教学能够正向影响学生创新行为,也能通过激发学生院校认同以及学业自我效能感,间接提升创新行为,且间接效应高于直接效应。链式中介进一步表明学生院校认同感能够有效提升学业自我效能感,但调研结果显示学生院校认同感较低。为此,高职院校应重视提升教师教学水平,通过展现院校创新样态提高学生院校认同感;重新调整教师评价考核制度,健全研究性教学指导制度,为研究性教学提供积极的制度环境;构建与疏通学生学业情绪反馈渠道,提高院校对学生学业认知态度与学业参与情感的关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研究性教学 学生创新行为 认知—情感系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动机对大学生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课外活动参与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郑雅倩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3-71,共9页
本研究基于3825份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学习动机、课外活动参与以及大学生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在不区分高校类型的情况下,内部学习动机对大学生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外部学习动机通过课外活动对创新行为产生影响。第二... 本研究基于3825份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学习动机、课外活动参与以及大学生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在不区分高校类型的情况下,内部学习动机对大学生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外部学习动机通过课外活动对创新行为产生影响。第二,在研究型大学中,学生个体内在的科研兴趣对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求利心理没有促进学生的创新行为;在应用型院校中,学生通过参与课外社会性活动将内外部学习动机转化为创新行为,课外社会性活动参与的作用机制明显;在高职院校中,学生需要借助课外活动参与经历展现创新素质。高等教育普及化带来学生心理状态的多样性,不同类型高校资源配置情况致使竞争规则具有极大差异,应正视外部学习动机的潜在正效应,深思“个人-环境匹配”在提高课外活动实效上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动机 学生创新行为 课外活动 高校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五人格对大学生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8
3
作者 刘怡 段鑫星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38-41,共4页
通过分析172名理工类高校在校大学生创新行为的数据发现,责任心、经验开放性、情绪稳定性会对大学生创新行为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创新动机在大五人格部分特质与大学生创新行为之间存在中介效应。高校应根据不同人格特质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通过分析172名理工类高校在校大学生创新行为的数据发现,责任心、经验开放性、情绪稳定性会对大学生创新行为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创新动机在大五人格部分特质与大学生创新行为之间存在中介效应。高校应根据不同人格特质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搭建经验交流平台,开设情绪管理课程,以改进创新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创新行为 大五人格 外倾性 宜人性 责任心 经验开放性 情绪稳定性 因材施教 情绪管理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