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大学生创新精神的生成及其培育 被引量:20
1
作者 陈小波 周国桥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9-71,共3页
大学生创新精神是一种积极思维模式和精神状态,其生成机理和过程遵循人类精神活动规律。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育受多重因素影响,可以从优化环境、健全机制和激发活力等几个方面着手构建良性的培育体系。
关键词 学生创新精神 生成机理 培育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精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易旨归──从文化的角度看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及其他 被引量:6
2
作者 周瑞法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8-21,共4页
大学精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易旨归──从文化的角度看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及其他周瑞法一20年的改革开放,在促进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使社会的政治、科技、文化等有了迅猛的发展与变化;20年改革开放的门户洞开,一方... 大学精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易旨归──从文化的角度看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及其他周瑞法一20年的改革开放,在促进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使社会的政治、科技、文化等有了迅猛的发展与变化;20年改革开放的门户洞开,一方面使我们充分领受了世界物质文明的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精神 学生创新精神 思想政治工作 高校思想 文化创新 精神培养 学术自由 学生文化 大学教育 心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造力的培养 被引量:2
3
作者 姚刚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7-49,共3页
一、创造是可操作的,教育的责任就在于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开发创造力教育是创造的基石。人的自身是有巨大创造潜能的。实施创造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核心就是搞清楚什么是创造。从语意上讲,“创造”有两个含义,一是指人的思... 一、创造是可操作的,教育的责任就在于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开发创造力教育是创造的基石。人的自身是有巨大创造潜能的。实施创造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核心就是搞清楚什么是创造。从语意上讲,“创造”有两个含义,一是指人的思想活动和实践活动具有创造性,具有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力 学生创新精神 教学方法 科学研究 创造性 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 创造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 专业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
4
作者 汪晓莲 《研究生教育研究》 1997年第2期16-17,共2页
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汪晓莲面对21世纪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为了更好地适应科教兴国战略和推动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高等教育必须进行教育改革,重视人才素质培养,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从中国的文化传统、教育... 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汪晓莲面对21世纪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为了更好地适应科教兴国战略和推动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高等教育必须进行教育改革,重视人才素质培养,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从中国的文化传统、教育制度和研究工作的特点来看,治学严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素质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 教育改革 学生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 科学技术 培养创新精神 社会主义建设者 学分制 发展个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创新型人才与语文教育
5
作者 林朝晖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0年第S1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 语文教育 语文教学 培养学生 语文教师 创新能力 学生创新精神 创造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与对策:地方高校科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9
6
作者 杨虹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4-68,共5页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征。由于培养目标、发展传统、激励约束机制以及资源竞争等因素的制约,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依然面临诸多现实问题。科学提升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必须着力于树立有序竞争理念;打造"教科融合&qu...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征。由于培养目标、发展传统、激励约束机制以及资源竞争等因素的制约,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依然面临诸多现实问题。科学提升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必须着力于树立有序竞争理念;打造"教科融合"的大学文化;强化对专业核心竞争力和学生创新精神的培育;同时通过优化激励与约束机制,将教师的育人激情凝聚成育人为本的文化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问题 对策 地方高校 科学 人才培养质量 理性思考 China COLLEGES Quality 高校人才培养 激励约束机制 专业核心竞争力 高校核心竞争力 学生创新精神 资源竞争 重要表征 育人为本 文化力量 培养目标 竞争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