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使用后评价的高校学生公寓非正式学习空间更新设计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魏可欣 詹秦川 +1 位作者 赵梦歌 李恩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3-109,共7页
非正式学习空间作为正式学习空间的延伸,是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有关非正式学习空间的研究多集中于教育学方面,在设计层面的关注度仍有待提升。为探究使用者对于高校学生公寓非正式学习空间的使用后满意度与综合需求,提供高... 非正式学习空间作为正式学习空间的延伸,是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有关非正式学习空间的研究多集中于教育学方面,在设计层面的关注度仍有待提升。为探究使用者对于高校学生公寓非正式学习空间的使用后满意度与综合需求,提供高校学生公寓非正式学习空间更新设计以科学的优先级划分,文章引入使用后评价理论,借助AHP—模糊综合评价法,通过归纳文献与邀请专家,构建高校学生公寓非正式学习空间使用后评价模型用以量化分析使用者使用后的评价感受。最终以陕西科技大学学生公寓为例进行现状的适用性研究,提出调整空间功能分配、提升空间装饰设计、优化设备资源配置以及建设智能服务平台4项更新设计策略,为使用者提供更为优质的非正式学习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用后评价 AHP—模糊综合评价 学生公寓非正式学习空间 更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非正式空间”成为学生思想亮剑的舞台 被引量:1
2
作者 吴维煊 吴晓斌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4-16,共3页
随着学校的增多,城区之外的新校区的增大,教学设备越来越新,人们越发感到,一个个美丽的校园里似乎少了点什么。校园虽然很大,能充分满足学生的课堂学习,
关键词 学生思想 非正式 舞台 亮剑 空间 教学设备 课堂学习 新校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没有墙的教室——校园更新中的非正式学习空间设计 被引量:9
3
作者 杨晓青 《风景园林》 2021年第4期46-51,共6页
1 "非正式学习"的概念当今大多数公立学校都是在经济快速发展中作为配套设施建设的,其空间多是从标准设计规范角度出发,所以千校一面的情况普遍存在。一方面,随着走班制、社团活动、创新实验室、智慧教室、自主学习、个性化... 1 "非正式学习"的概念当今大多数公立学校都是在经济快速发展中作为配套设施建设的,其空间多是从标准设计规范角度出发,所以千校一面的情况普遍存在。一方面,随着走班制、社团活动、创新实验室、智慧教室、自主学习、个性化办学等教学方式的变革和学校管理的精细化,学校对校园空间提出了新的匹配要求。另一方面,受限于土地、经济、人口等条件,新学校的建设量逐渐趋缓,旧学校的更新量在不断增多。考虑到学校的寒暑假期、规范标准以及政府预算等因素,校园更新与新建项目完全不同,通常是小体量、零散式且局部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式学习 创新实验室 走班制 社团活动 校园空间 公立学校 自主学习 智慧教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正式学习与培训空间的重构 被引量:2
4
作者 黄炎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4-78,共5页
非正式学习的发生和成效主要取决于学习者个人的能力阶梯、认知风格和一些外部因素。当前的培训工作面临着培训需求与供给的错配、培训方式与目标的错配、相关资源与平台的错配等问题。通过分析认为,借助非正式学习的方式方法,可以丰富... 非正式学习的发生和成效主要取决于学习者个人的能力阶梯、认知风格和一些外部因素。当前的培训工作面临着培训需求与供给的错配、培训方式与目标的错配、相关资源与平台的错配等问题。通过分析认为,借助非正式学习的方式方法,可以丰富培训内涵、扩展培训外延。在顺应成人学习特点的基础上,利用新技术、新理念可以拓宽培训空间,实现培训场景的工作化、培训内容的即时化、培训方式的社群化,切实提高培训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式学习 正式学习 培训工作错配 培训空间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正式学习模式的高校易班中心设计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冼宁 蒋濬锶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6-90,共5页
“易班”是国家教育部研发的网络文化项目,以高校师生为使用对象,通过融合多种网络信息平台,建立大学生网络互动社区,满足多功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沈阳建筑大学易班中心空间作为“易班”网络项目物质载体,从环境设计角度出发,... “易班”是国家教育部研发的网络文化项目,以高校师生为使用对象,通过融合多种网络信息平台,建立大学生网络互动社区,满足多功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沈阳建筑大学易班中心空间作为“易班”网络项目物质载体,从环境设计角度出发,研究易班中心空间设计,以活化交通属性空间服务功能为着手点,探讨高校易班中心空间设计要点及表现手法,丰富与提升教学建筑的空间品质,创造出更具生命力与多样性的教学场所,为使用者提供优质的非正式学习互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班中心空间设计 非正式学习空间设计 交通属性空间 活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课堂到草坪——校园学习空间连续体的建构 被引量:57
6
作者 陈向东 许山杉 +1 位作者 王青 蒋中望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6,共6页
目前校园学习空间的建构存在着许多机遇和挑战,技术的发展使得物理空间可以得到不同方式的应用,但是旧的架构却延续至今。近来物理空间对人类行为影响的研究、认知科学的发展以及学生的人口统计数据的变化,使得人们对于校园学习空间的... 目前校园学习空间的建构存在着许多机遇和挑战,技术的发展使得物理空间可以得到不同方式的应用,但是旧的架构却延续至今。近来物理空间对人类行为影响的研究、认知科学的发展以及学生的人口统计数据的变化,使得人们对于校园学习空间的认识发生了变化。为了有针对性地评估现有的各类校园学习空间项目,本文设计了一个宏观的框架———校园学习空间连续体。该框架包容了校园中所有可能的学习场所,把整个校园作为一个与学习经验紧密联系的一体化空间。通过介绍其中一些成功的案例,分析了教育、空间设计、技术等多种因素是如何引入整个校园的学习空间的。研究表明,灵活、舒适、感官刺激、新技术支持以及去中心化是构建成功的学习空间的关键。校园学习空间包含了校园整体而不仅仅是单个的教室,应该如同选择课本一样选择椅子,像设计课程一样考虑学习空间的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空间连续体 非正式学习 信息共享空间 研讨型教室 生活—学习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教育视野下传统教室空间的功能拷问 被引量:7
7
作者 廖诗艳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8,共3页
传统教室空间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四壁隔离的封闭的物理空间,无法适应具有鲜明技术特征的智慧教育。智慧教育要求突破传统教室空间对学生快速视觉搜索的屏障,促使传统教室空间的单一中心特征向多中心特征转变;要求对传统教室空间进行... 传统教室空间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四壁隔离的封闭的物理空间,无法适应具有鲜明技术特征的智慧教育。智慧教育要求突破传统教室空间对学生快速视觉搜索的屏障,促使传统教室空间的单一中心特征向多中心特征转变;要求对传统教室空间进行功能性划分,成为多层次空间形态的复合体,保障学生独立学习的私密需求;要求传统教室空间的资源和功能进行相应调整,具备空间能力、技术能力和用户能力三部分,能够虚拟现实,并实现与用户的连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教育 传统教室空间 学生 视觉搜索 非正式学习 物理空间 虚拟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建师生精神家园:学校空间场所的现代设计 被引量:6
8
作者 程红兵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5-48,共4页
学校对空间场所的核心诉求有功能的需求和符号的需求。受工业化社会教育观念的影响,传统学校空间场所存在着标准化、静态化、封闭性等现实问题。面向未来,现代学校空间场所设计的基本思想是创建师生成长的精神家园,实现学校空间场所从... 学校对空间场所的核心诉求有功能的需求和符号的需求。受工业化社会教育观念的影响,传统学校空间场所存在着标准化、静态化、封闭性等现实问题。面向未来,现代学校空间场所设计的基本思想是创建师生成长的精神家园,实现学校空间场所从工业化校园向智能化学园转变,从静态化校园向动态化校园转变,从封闭性教室向开放性教室转变,从知识型校园向成长型乐园转变,从功能型空间向文化型地标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空间场所 智能化校园 智慧教室 非正式学习空间 场所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子间”里的梦想:当代青年迈入共享自习室的文化逻辑
9
作者 张智林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7-94,共8页
共享自习室作为新时代非正式自主学习空间,以一种新型社会空间形态呈现着当代青年的社会心态与生存环境。基于民族志方法,借鉴社会学与现象学的相关理论,发现当代青年洞悉“生存焦虑”与“内卷文化”后,怀揣对未来的期待,主动进入自习... 共享自习室作为新时代非正式自主学习空间,以一种新型社会空间形态呈现着当代青年的社会心态与生存环境。基于民族志方法,借鉴社会学与现象学的相关理论,发现当代青年洞悉“生存焦虑”与“内卷文化”后,怀揣对未来的期待,主动进入自习室“充电”,依靠社会空间的再生产,享受同伴效应带来的学习规训,依靠精致的市场投资逻辑,在非正式学习“场域”生成良好“惯习”。作为应对职业发展困境和“躺平”“摆烂”等青年亚文化的“空间路径”,共享自习室对青年群体形成终身学习意识,建设学习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应关注青年群体的生存发展窘境,预防教育市场化对共享自习室“异化”,用政策规范和引导其正规化发展,助力青年梦想实现和学习型大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群体 非正式学习 共享自习室 空间再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彰显“场所精神”:学校建筑设计思维的重构 被引量:12
10
作者 邵兴江 李鸿昭 周嘉颖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3-35,共3页
围绕学校建筑的规划与设计、美丽学校文化建设两大主题,参与"基础教育美丽学校建设国际研讨会"的教育研究者、中小学管理者和建筑师们,展开了一场教育界、建筑界的跨界对话。当代中国学校设计面临设计唯标准化、"巨无霸&... 围绕学校建筑的规划与设计、美丽学校文化建设两大主题,参与"基础教育美丽学校建设国际研讨会"的教育研究者、中小学管理者和建筑师们,展开了一场教育界、建筑界的跨界对话。当代中国学校设计面临设计唯标准化、"巨无霸"化、唯美化等突出问题,"以师生需求为本"的空间设计理念未能充分落地。未来美丽学校建设应当适应教育理念发展,引入全程规划的创新设计思维,积极打造富有场所精神的校园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长空间领导力 学校建筑 美丽学校建设 学校建设规划 “场所精神” 非正式学习空间 “学术居住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联盟2015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 被引量:214
11
作者 NMC地平线项目 龚志武 +6 位作者 吴迪 陈阳键 苏宏 黄淑敏 陈木朝 吴杰锋 焦建利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5年第2期3-22,42,共21页
美国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已经连续发布13年,堪称全球历时最长的探索新技术发展趋势和教育应用的报告。《2015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由新媒体联盟和美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协会合作完成,旨在考察新兴技术对高等教育教与学及创造性探究... 美国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已经连续发布13年,堪称全球历时最长的探索新技术发展趋势和教育应用的报告。《2015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由新媒体联盟和美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协会合作完成,旨在考察新兴技术对高等教育教与学及创造性探究所产生的潜在影响。报告放眼2016-2020年,沿用以往讨论趋势和挑战的三元维度展开,即政策,领导力和实践,确定了18项未来五年极有可能影响高等教育变革的关键趋势、重大挑战和重要的技术进展。关键趋势中,长期趋势包括:创设灵活且富于创新的学习环境,以及增进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中期趋势包括:量化学习和开放教育资源的激增;短期趋势包括:混合学习的应用和学习空间的重构。就制约高等教育领域技术应用的挑战而言,正式与非正式学习的融合、数字素养的提升被认为是可解决的挑战,个性化学习与复杂性思维教学的实现是艰难的挑战,而教育模式的竞争以及教学激励机制的变革则是棘手的挑战。未来1-5年内,自带设备、翻转课堂、创客空间、可穿戴技术、自适应学习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将对高等教育产生重要影响。《2015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中文版,由广州广播电视大学龚志武博士团队编译,华南师范大学焦建利博士审校。其发布目的是及时了解国际范围内高等教育机构未来五年的前景如何、哪些技术和发展趋势将推动教育变革,以及将面对哪些艰难的挑战等问题,希望引起国内专家的关注和研究,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变革和教育信息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联盟 学习过程 非正式学习 自适应学习 混合学习 复杂性思维 学习空间 物联网 新兴技术 教育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