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学生良序公共生活的匮乏及构建途径——基于学校公民教育视角 被引量:3
1
作者 高峰青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40-43,共4页
公共生活是发生在公共领域中的以促进公共意识、公共事务和公共道德品行养成的公民实践交往活动,学生公共生活的匮乏容易造成学校公民教育的关系性存在缺失、互联网时代学生微公共空间意识和公共性的弱化、消解公民教育的文化亲密性。... 公共生活是发生在公共领域中的以促进公共意识、公共事务和公共道德品行养成的公民实践交往活动,学生公共生活的匮乏容易造成学校公民教育的关系性存在缺失、互联网时代学生微公共空间意识和公共性的弱化、消解公民教育的文化亲密性。学校公民教育应立足建构全域的社会公共空间,使学生公共生活与全域的社会公共空间形成有机联系,通过激活学生公民身份解决公共表达和个体话语表达的冲突,重视国家历史和儒家立场的公共生活经验对学生文化情感的形塑,促进学生社会情感和社会共识的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教育 学生公共生活 社会生活 文化亲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