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日英澳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比较研究
1
作者 张红果 《比较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0-101,共12页
综合比较中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四国课程标准中信息素养教育理念与教育框架,研究发现四国在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理念共识主要体现在时效性、对政策文件的回应、重视信息素养教育框架对中小学生学段与学科的全覆盖等。同时,... 综合比较中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四国课程标准中信息素养教育理念与教育框架,研究发现四国在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理念共识主要体现在时效性、对政策文件的回应、重视信息素养教育框架对中小学生学段与学科的全覆盖等。同时,从信息素养的教育目标划分、教学方式引导、学业评价标准三个维度出发,考察四国信息素养教育的特征与差异。通过文本比较分析发现,我国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应围绕核心素养,建构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框架,加强应用信息技术的训练,引导学生主动形成信息安全意识,细化学生信息素养学业评价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标准 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 教育理念 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创新研究——评《大学图书馆信息服务与信息素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2
作者 香春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06-I0006,共1页
在大数据时代的浪潮下,高校图书馆的职能与作用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特点也逐渐显现,强调实践性、个性化及应用能力的培养变得尤为关键。传统的纸质书籍虽然依旧有其价值,但在数字资源的日益丰富下,它们已无法满足现... 在大数据时代的浪潮下,高校图书馆的职能与作用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特点也逐渐显现,强调实践性、个性化及应用能力的培养变得尤为关键。传统的纸质书籍虽然依旧有其价值,但在数字资源的日益丰富下,它们已无法满足现代学子的多元化需求。为此,高校图书馆务必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致力于构建完善的数字化资源体系,以此为学生提供更为广博且深入的学习材料。不仅如此,当前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高校图书馆 学生信息素养教育 图书馆信息服务 多元化需求 大数据时代 纸质书籍 学习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CD的学生信息素养评价研究框架 被引量:26
3
作者 朱莎 吴砥 +3 位作者 杨浩 孙泽军 余丽芹 杨洒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8-96,共9页
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是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重要前提,而获取学生信息素养真实表现相关的过程性数据是实现精准评价的重要依据。针对传统的学生信息素养评价范式中存在的评价内容有限、评价结果效度较低,且缺乏对过程性数据的采集与... 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是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重要前提,而获取学生信息素养真实表现相关的过程性数据是实现精准评价的重要依据。针对传统的学生信息素养评价范式中存在的评价内容有限、评价结果效度较低,且缺乏对过程性数据的采集与分析等问题,该研究基于“证据中心设计”(Evidence-Centered Design,ECD)的核心思想,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多类型的复杂情境任务,基于xAPI采集与存储复杂、细粒度的过程性数据,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挖掘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与过程性数据的关联机制,识别并提取学生信息素养行为特征变量,构建贝叶斯网络并训练样本数据,实现数据驱动的学生信息素养精准评价,从而为培育与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中心设计 学生信息素养评价 情境任务 机器学习 贝叶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慕课”化趋势 被引量:173
4
作者 潘燕桃 廖昀赟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1-27,共7页
主要采用文献调查分析法和网络调查法,在分析慕课及其特点、类型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慕课发展的整体状况、信息素养慕课的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表明,中国大学慕课的建设步入稳定发展的阶段,信息素养慕课的建设未受到足够关注与重... 主要采用文献调查分析法和网络调查法,在分析慕课及其特点、类型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慕课发展的整体状况、信息素养慕课的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表明,中国大学慕课的建设步入稳定发展的阶段,信息素养慕课的建设未受到足够关注与重视,开设大学生信息素养系列慕课是大势所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慕课 MOOC 学生信息素养教育 开放课件 开放教育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生信息素养的模糊综合评价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曹高芳 韩春蕾 +1 位作者 李炯 姚岚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1-173,共3页
目的了解把握医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有针对性的培养和提高其信息素养。方法使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医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据指标体系建立医学生信息素养模糊评价模型。结果通过专家评判法获得了某学校100名医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 目的了解把握医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有针对性的培养和提高其信息素养。方法使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医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据指标体系建立医学生信息素养模糊评价模型。结果通过专家评判法获得了某学校100名医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值,得其信息素养总体上评价为"一般"水平。信息意识素养、信息知识素养、信息能力素养、信息道德素养和信息创新素养均为"一般"水平,而信息安全素养为"合格"水平。结论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评价医学生信息素养是定性描述的定量化,有助于客观地反映当代医学生信息素养的真实情况;可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和实习实践来提高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尤其应该着重培养学生信息安全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信息素养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启示 被引量:52
6
作者 邱璇 丁韧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5-80,共6页
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已有的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从评价标准和指标构建方法入手,提出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是目前构建高校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最佳方法,并指出权重制定方式没有考虑到作为教育受众的学生自身... 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已有的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从评价标准和指标构建方法入手,提出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是目前构建高校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最佳方法,并指出权重制定方式没有考虑到作为教育受众的学生自身需求是当前国内研究的主要不足之处。笔者运用层次分析法,分别从专家和学生的角度量化指标体系,通过进行对比试验来研究专家和学生、不同学生群体在指标权重上的异同点和内部规律,并为未来我国的信息素养培养目标与内容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素养评价 指标体系 指标权重 高校学生信息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隐性课程对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影响——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李玲 殷新 朱海雪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0-106,共7页
该研究将信息技术隐性课程分为各学科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学生使用计算机自学两种方式。学生信息素养分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信息意识、信息技能三个维度。研究基于2016年西部106所中学学科素养监测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分... 该研究将信息技术隐性课程分为各学科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学生使用计算机自学两种方式。学生信息素养分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信息意识、信息技能三个维度。研究基于2016年西部106所中学学科素养监测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信息技术隐性课程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个人、家庭背景变量和选择性偏误后,信息技术隐性课程对学生信息素养有正向显著影响。其中,各科目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比未使用信息技术将学生信息素养水平提高11.8%,使用计算机自学比未使用计算机自学的学生信息素养水平提高31.4%。因此,建议:第一,在课内优化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的路径;第二,扩充信息技术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使学生有更多机会使用计算机信息手段;第三,完善学校信息资源配置,改善信息技术隐性课程的环境,同时提高资源配置使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隐性课程 学生信息素养 倾向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文化视角下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孙进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7-88,共2页
文章分析了信息素养的内涵构成,论述了网络文化视角下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进而从明确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目标和层次、建立完善的信息素养教育系统、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建立层次化教学体系四方面提出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模式。
关键词 网络文化 学生信息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信息素养标准的问题与策略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袁冰洁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01-202,218,共3页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学生信息素养标准研究现状,指出在介绍国外标准和国内标准实践方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践理念、权威规划、论证体系、体现层次、以信息道德为核心和描述具体化等对策。
关键词 学生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标准 研究现状 研究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体系 被引量:6
10
作者 钟嘉鸣 刘志辉 祝庚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7年第8期107-108,共2页
随着信息革命和现代教育的发展,信息对社会和教育的作用与日俱增,社会对信息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信息素养已成为衡量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标准。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要素,也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具有了一定的信息素养,才有可能将学习延伸... 随着信息革命和现代教育的发展,信息对社会和教育的作用与日俱增,社会对信息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信息素养已成为衡量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标准。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要素,也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具有了一定的信息素养,才有可能将学习延伸到正规的课堂教学环境之外,才能在离开学校之后,在生活中的各种复杂环境中进行独立的研究,加强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已成为大学教育的一个基本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信息素养 培养体系 课堂教学环境 高校 终身学习 现代教育 高素质人才 信息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林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提高的路径研究
11
作者 方政 王磊 +1 位作者 邹能锋 孟枫平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20期313-315,317,共4页
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将成为未来农业科技人才的主体,如何提高该部分主体的信息素养,将是农林院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对信息素养概念发展过程及构成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根据对安徽农业大学在校生的信息素养问卷调查和整理结果,分析... 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将成为未来农业科技人才的主体,如何提高该部分主体的信息素养,将是农林院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对信息素养概念发展过程及构成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根据对安徽农业大学在校生的信息素养问卷调查和整理结果,分析了大学生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水平、信息能力等方面的现状,发现农林院校在信息素养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信息素养提高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信息素养 现状 路径 农林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信息素养一体化教育体系及其构建对策 被引量:36
12
作者 郭太敏 曹志梅 +1 位作者 谭黎娟 张霞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2-104,119,共4页
我国信息素养教育已开展了二十几年,但主要是以文献检索课方式进行,目前信息素养教育存在诸多问题,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构建良好的信息素养一体化教育... 我国信息素养教育已开展了二十几年,但主要是以文献检索课方式进行,目前信息素养教育存在诸多问题,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构建良好的信息素养一体化教育体系是适应这一要求的重要举措。该文探讨如何将信息素养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和构建全方位、一体化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以实现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整体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教育 一体化教育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蒋龙艳 吴砥 朱莎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2-118,共7页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的基本素养,是中小学生应对未来信息化环境下的生活、学习、工作要求所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已有研究表明,信息技术自我效能感、信息技术态度、信息技术使用行为等个体层面因素是影响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主要...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的基本素养,是中小学生应对未来信息化环境下的生活、学习、工作要求所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已有研究表明,信息技术自我效能感、信息技术态度、信息技术使用行为等个体层面因素是影响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主要因素,但这些影响因素对信息素养的作用机制还缺乏深入探讨及系统研究。研究以2550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中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影响中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关键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中介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信息技术态度和校内信息技术使用行为在信息技术自我效能感和中学生信息素养水平之间起中介作用;(2)信息技术使用行为在信息技术态度与中学生信息素养水平之间起中介作用;(3)信息技术自我效能感、信息技术态度、信息技术使用行为与中学生信息素养之间存在链式中介效应。基于此,可通过提升中学生信息技术自我效能感、树立积极的信息技术态度、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氛围,以形成信息素养培育的良性作用机制,提升中学生信息素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自我效能感 信息技术态度 信息技术使用行为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信息素养调查 被引量:5
14
作者 耿雪凤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8期41-42,共2页
随着信息化浪潮的高涨,信息素养成为备受各方关注的热点问题,信息素养教育引起了世界各国越来越广泛的重视,被逐步纳人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目标与评价体系中,成为评价人才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信息素养是人们获取、评价和使用信息资... 随着信息化浪潮的高涨,信息素养成为备受各方关注的热点问题,信息素养教育引起了世界各国越来越广泛的重视,被逐步纳人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目标与评价体系中,成为评价人才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信息素养是人们获取、评价和使用信息资源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教育 评价体系 信息化浪潮 教育目标 人才素质 信息资源 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信息素养培育的困境及优化路径 被引量:4
15
作者 代玉 连心睿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6期69-72,共4页
信息化时代培育学生信息素养有助于提高学生信息能力,应对信息化社会发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培育适应信息化社会所需人才;完善学生信息素养标准,促进我国信息素养教育与国际接轨。当前我国学生信息素养培育过度依赖信息技术,学生信息素... 信息化时代培育学生信息素养有助于提高学生信息能力,应对信息化社会发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培育适应信息化社会所需人才;完善学生信息素养标准,促进我国信息素养教育与国际接轨。当前我国学生信息素养培育过度依赖信息技术,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流于形式;教师信息素养较低,课堂教学仍然采用传统模式;过于注重知识技能传授,缺少人文素养培育。因此,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信息化教学情景,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注重信息技术教学评价,准确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时代 学生信息素养 核心素养 课程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办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 助力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在第十九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闭幕式上的致辞
16
作者 马嘉宾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I0001-I0001,共1页
今天,一年一度的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在美丽的锡东中学落下帷幕,并取得了圆满成功。在此,谨向获得优异成绩的同学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给予活动大力支持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江苏省教育厅、无锡市人民政府和教育局表示衷心的... 今天,一年一度的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在美丽的锡东中学落下帷幕,并取得了圆满成功。在此,谨向获得优异成绩的同学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给予活动大力支持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江苏省教育厅、无锡市人民政府和教育局表示衷心的感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脑制作活动 中小学 学生信息素养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闭幕式 致辞 江苏省教育厅 市人民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核心要素分析——基于学生和教师的视角 被引量:142
17
作者 韩锡斌 陈香妤 +1 位作者 刁均峰 周潜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7-42,共6页
学生和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需要被重点关注。首先阐述了数字时代学生数字素养的内涵及发展策略。数字素养不仅包括基本的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信息与数据素养、数字安全和数字伦理素养等,也包括数字时... 学生和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需要被重点关注。首先阐述了数字时代学生数字素养的内涵及发展策略。数字素养不仅包括基本的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信息与数据素养、数字安全和数字伦理素养等,也包括数字时代信息化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还包括在网络社会成长过程中“虚实分离的我”实现统一自我认同的意识和能力。人类学习将迈向泛在学习新生态,“人机结合”将作为学生的基本认知方式。为了支持学生数字素养的全面发展及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其次讨论了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的内涵及发展策略。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体现在数字技术融入教学的意识、素养、能力和研究。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发展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提出了政府部门、社会组织、高等院校、教师自身等方面采取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高等教育 学生信息素养 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三种基本模式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锡霞 张红云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59-59,共1页
在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教学的总体能力目标是一致的,即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但对于不同学科定位,信息技术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为此可以将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分为三种基本课程模式。
关键词 学科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 基本模式 学生信息素养 认知工具 能力目标 实践能力 学科定位 课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