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生作为课程共同设计者——基于“学习科学导论”研究生双语课程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曹俏俏 张宝辉 +1 位作者 刘永贵 梁乐明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1-61,共11页
作为高等教育最大的利益相关者之一,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已有经验和专业知识为教育活动提出建议,在改善自身学习体验的同时为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带来裨益。基于此,研究者邀请2012年春季学期修习"学习科学导论"研究生双语课程的... 作为高等教育最大的利益相关者之一,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已有经验和专业知识为教育活动提出建议,在改善自身学习体验的同时为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带来裨益。基于此,研究者邀请2012年春季学期修习"学习科学导论"研究生双语课程的9名学生作为课程共同设计者参与课程设计,充分利用学生智力资源以提升课程质量和学习体验。在设计研究方法论的指导下,研究者通过课堂反馈、网上讨论、问卷调查和访谈以及反思周记等多种途径,获取学生对本门课程的设计意见和建议,并不间断地根据学生观点对课程设计与实施做出调整。研究结果显示,全体学生均对"学生作为课程共同设计者"这一理念表示赞同;近50%的学生意见在课程中实现或部分实现;学科知识准备不足和教学/课程设计经验的缺乏是阻碍学生参与课程设计的两大因素;学生参与课程设计的方式有待改进和丰富;原有的课程权力关系较难打破,常会惯性滑落到教师主导的方式;应及早让学生参与课程设计以确保其设计意见能够影响整个课程活动。本研究为第二轮的课程设计与实施打下基础,为"设计研究"变革学术型研究生教育提供了理论与实践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作为课程共同设计者 研究生双语课程 设计研究 学生课程参与 参与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作为课程共同创造者”理念的应用实践——基于“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研究生双语课程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宝辉 胡立如 +1 位作者 李鹏飞 秦健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6-48,共13页
学生从教育资源的"消费者"转向"创造者"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让学生参与创造课程是一种新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本研究以S大学"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研究生双语课程为案例,遵... 学生从教育资源的"消费者"转向"创造者"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让学生参与创造课程是一种新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本研究以S大学"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研究生双语课程为案例,遵循"设计研究"方法,系统探讨了"学生作为课程共同创造者"的理念在该课程建设中的应用实践。文章以26名参与了2014年秋和20名参与了2015年秋两轮课程的设计、开发、实施、评价与完善过程的学生为被试,收集了他们在备课、在线讨论、课堂实况、问卷调查以及作业等方面的数据,对参与课程建设的不同渠道的特点及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学生作为课程共同创造者"理念的实施应该综合考虑教师、学生、学科、学习环境、课程专家、政策规范、机构支持等内外部限定因素,确定合适的实施层次与范围,结合具体教育环境特征,设计匹配的且多样化的学生参与渠道并根据具体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选用恰当的参与渠道;理念实施过程需对实施效果和效率进行持续监控,及时调整渠道支架和参与规范的设计,逐渐构建共同创造型学习环境,并最终促进学习者学习质量的提升。本研究所提出的"学生作为课程共同创造者"理念的实施路径模型期待能够为这一理念的推广提供可行的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作为课程共同创造者 学生中心 学生参与 课程建设 设计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综合共同体:建构与解读 被引量:4
3
作者 谢利民 代建军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7-50,共4页
课程综合化是课程、教授和学习领域贯通的过程,在这一动态运作过程中,课程综合共同体作用的发挥,是保证综合课程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关键。为此,应当确立其构建的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探析课程综合共同体内部各维之间的关系以及课程综合共同... 课程综合化是课程、教授和学习领域贯通的过程,在这一动态运作过程中,课程综合共同体作用的发挥,是保证综合课程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关键。为此,应当确立其构建的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探析课程综合共同体内部各维之间的关系以及课程综合共同体在课程综合化过程中的运作程序,从而为我国综合课程的研制与实施提供另一种可能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综合共同 政府 课程理论专家 教师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程中课程整合的理念与策略 被引量:25
4
作者 郭元祥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6,共3页
这次新课程改革要实现课程的整合,语文学科也不例外,那么,什么是课程整合?课程整合的根本价值追求是什么?课程整合的根本依据是什么?课程整合的基本内容和策略是什么?
关键词 课程 课程整合 课程设计 学生终身发展 共同价值 独特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新课程标准下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5
作者 冯亚 陆乐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830-831,共2页
通过对传统体育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的批评,指出创新能力对体育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性,并就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未来体育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以分析,倡导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形式应该是生动地教、主动地学,教师与学生共同培养创新能力。
关键词 创新能力 课程标准 未来体育 学生 共同培养 课程发展 传统体育 主动 重要性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崔聚兴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6期21-22,共2页
教学是一种由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所构成,以培养人为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学的保障性前提.在新课程背景下建立的新型师生关系:民主平等、积极互动.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塑造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 课程 新型师生关系 民主平等 积极互动 师生关系 课程背景 社会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 有效教学 共同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实困境及其破解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丹凤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5-87,共3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助于推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实现。当前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遭遇着诸多困境:课程指导教师队伍不稳定,无法形成专业共同体;缺乏系统规划,课程实施不到位;课程目标落实不到位;课程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助于推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实现。当前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遭遇着诸多困境:课程指导教师队伍不稳定,无法形成专业共同体;缺乏系统规划,课程实施不到位;课程目标落实不到位;课程评价面临伦理困境;等等。因此,要构建课程指导教师团队,形成专业化学习共同体;进行统筹规划,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有效落实课程目标;实现课程评价的伦理价值,避免技术主义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学生核心素养 教师专业共同 课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方案设计优化初探 被引量:3
8
作者 孟少凌 《化学教学》 CAS 2006年第8期20-22,共3页
关键词 设计优化 课程改革 探究实验 教育观点 新教材 课本 设计者 教师 化学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面21世纪挑战的课程计划之开发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人杰 《外国中小学教育》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6,共6页
关键词 课程计划 中小学生 教育内容 21世纪 世纪教育 教育活动 共同 报告书 中学 国际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2
10
作者 任泽贵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08X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学生主动参与 课堂教学活动 若干思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学习积极性 积极互动 教学过程 共同发展 教育环境 培养学生 充分发展 教学观念 传授知识 合作教学 课程 湖南省 教师 课题 引导 创设 态度 师生 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题课程实施中的家校联动
11
作者 汤善香 考俊花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8-31,共4页
家庭与学校是教育的两块阵地,实施家校联动,营造和谐的家校关系,对于形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工作,家长不仅有知情权,更应有参与权。为此,在主题课程实施中,我们时刻注意保持与家长的沟... 家庭与学校是教育的两块阵地,实施家校联动,营造和谐的家校关系,对于形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工作,家长不仅有知情权,更应有参与权。为此,在主题课程实施中,我们时刻注意保持与家长的沟通。了解他们对主题课程的困惑、疑问,向他们介绍主题课程的由来、目的、意义,邀请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实施.为课程的顺利实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形成了良好的家校联动工作机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实施 家庭与学校 教育合力 家校关系 家庭教育 学生健康 学校工作 共同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必修课 浅化选修课——略谈高中语文课程实施的问题与对策
12
作者 傅嘉德 《中学语文教学》 2007年第12期23-25,共3页
高中课程设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按照课程设计者的思路,语文必修的课程目标面向全体高中学生.让全体学生都获得必备的语文素养,以保证课程的“共同性”和“基础性”。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它遵循共同基... 高中课程设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按照课程设计者的思路,语文必修的课程目标面向全体高中学生.让全体学生都获得必备的语文素养,以保证课程的“共同性”和“基础性”。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它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和途径,以扩大学生发展的选择空间。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积累与整合、感受与鉴赏、思考与领悟、应用与拓展、发现与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课程 选修课程 高中课程 必修课程 全体学生 学习内容 课程设计者 语文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文本解读,培养思维品质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彦鹏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4-57,共4页
一、引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教育部,2018;以下简称《课标》)首次将思维品质纳人英语课程标准中,并与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和文化意识共同建构起英语学科四大核心素养。这就意味着思维品质的培养已不再是特优学生的发展目... 一、引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教育部,2018;以下简称《课标》)首次将思维品质纳人英语课程标准中,并与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和文化意识共同建构起英语学科四大核心素养。这就意味着思维品质的培养已不再是特优学生的发展目标,而是对基础教育阶段所有学生的普适性要求(张金秀,20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学生的发展 英语课程标准 培养思维品质 文本解读 基础教育阶段 共同建构 《课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生关系不可“零距离”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仕满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师生关系 “零距离” 教学质量 沟通交流 共同活动 教学改革 课程实施 学生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在会计教学中的运用——以六大会计要素为例
15
作者 郎永建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61-63,共3页
比较,就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确定其异同,找出其内在联系和共同规律,以便认识事物所特有的质的规定性。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认识才深刻。六大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这一部分内... 比较,就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确定其异同,找出其内在联系和共同规律,以便认识事物所特有的质的规定性。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认识才深刻。六大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这一部分内容对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不易理解,但这部分内容对于会计学来说,又至关重要。如果按照教科书的安排,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依此进行教学,不进行课程设计,没有比较分析,让一系列概念去“轰炸”初学者,往往会“事倍功半”。相反,如果进行课程设计,让学生在比较分析中学习,则会“事半功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要素 会计教学 运用 课程设计 比较分析 质的规定性 所有者权益 事物联系 共同规律 内在联系 实践经验 工作经验 事半功倍 会计学 教科书 初学者 鉴别 学生 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系 建构 超越——从同一节课的三种不同引入方式谈起
16
作者 徐铎厚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引入方式 课程理念 同一 教学过程 教学实践 学生发展 课程设计者 课程意识 其他学科 教学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教师发展之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宋春红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6期46-48,共3页
对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本质是关系,关系的本质是对话。从“本体论视角”“关系性思维”出发,教师展开面向学生的平等性对话、面向课程的生成性对话、面向教师共同体的合作性对话以及面向自我的反思性对话,是实现教师全面自由发展的必由... 对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本质是关系,关系的本质是对话。从“本体论视角”“关系性思维”出发,教师展开面向学生的平等性对话、面向课程的生成性对话、面向教师共同体的合作性对话以及面向自我的反思性对话,是实现教师全面自由发展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话主义 哲学思想 教师发展 教师发展观 学生 课程 教师共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色学校校本教材《英语阅读》的开发
18
作者 徐景萍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4-27,共4页
校本教材是指以学校的教师为主体,为了有效实现校本课程目标、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并共同开发一些基本的教与学的素材作为校本课程实施的媒介,这些素材构成了校本教材。作为学校自己开发的教材,校本教材从学校... 校本教材是指以学校的教师为主体,为了有效实现校本课程目标、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并共同开发一些基本的教与学的素材作为校本课程实施的媒介,这些素材构成了校本教材。作为学校自己开发的教材,校本教材从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教学特点出发,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编而成。因此,它有助于学生发展兴趣、形成特长,体现和发挥学校的办学特色,提高教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本教材 特色学校 共同开发 英语阅读 学生发展 办学特色 教育质量 课程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课堂教学中实现师生互动初探
19
作者 张萍娟 《地理教学》 2005年第10期15-16,共2页
新的课程理念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那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师生互动,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呢?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关键词 地理课堂教学 课程理念 教学过程 参与者 共同 学生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