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对当代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10
1
作者 卢佳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2-114,共3页
现代社会对大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弗洛伊德的意识与潜意识、人格结构、人格动力等观点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大学生人格教育中应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建立符合时代特点的价值观;引导学生... 现代社会对大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弗洛伊德的意识与潜意识、人格结构、人格动力等观点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大学生人格教育中应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建立符合时代特点的价值观;引导学生使用成熟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防御机制等,促进大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 学生人格教育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教知识,又教做人──浅谈大学生人格教育问题 被引量:3
2
作者 黄沁茗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69-70,共2页
关键词 学生人格教育 健全人格 教知识 道德情感 健全的人格 认知教育 青少年学生 学校教育 心理素质 人格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人格思想观照下的大学生人格教育 被引量:1
3
作者 吴青林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49-50,共2页
马克思的人格思想是从现实出发,以历史唯物论为基石,以全面人性论与自由个性论为理论前提,以人格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终极关怀,对当代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教育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和长远的指导意义。当前,现实人格与理想人格的结合应成为大... 马克思的人格思想是从现实出发,以历史唯物论为基石,以全面人性论与自由个性论为理论前提,以人格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终极关怀,对当代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教育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和长远的指导意义。当前,现实人格与理想人格的结合应成为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目标,以人为本应成为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基本原则,社会实践应成为大学生人格塑造的有效途径,高校应努力为大学生人格塑造提供理想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人格 理想人格 学生人格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