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为智能社会公民素养奠基的语文教育——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生人工智能能力框架》的启示与思考
1
作者 林志芳 马英华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共5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学生人工智能能力框架》明确了智能社会所需的公民素养,规划了学生人工智能能力结构及其培养方式,为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语文课程在语言奠基、思维发展、价值引领等方面对学生智能素养的提升有着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学生人工智能能力框架》明确了智能社会所需的公民素养,规划了学生人工智能能力结构及其培养方式,为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语文课程在语言奠基、思维发展、价值引领等方面对学生智能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开发语文素养与人工智能素养融合共生的教学内容可以从补充选文、开发主题单元、设计练习等方面入手。探索基于“教师—人工智能—学生”三元互动关系的语文教学场景,需要发挥教师示范作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智能技术辅教助学,并建设专属智能体,推动智能技术在语文学科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人工智能素养 语文课程改革 技术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人工智能时代负责任和有创造力的公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生人工智能能力框架》报告要点与思考 被引量:9
2
作者 兰国帅 肖琪 +2 位作者 宋帆 杜水莲 丁琳琳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26,共10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将人工智能学习目标纳入学校正式课程,培养学生人工智能能力,对于学生安全、符合伦理地使用人工智能至关重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学生人工智能能力框架》,定义了学生在人工智能时代必须...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将人工智能学习目标纳入学校正式课程,培养学生人工智能能力,对于学生安全、符合伦理地使用人工智能至关重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学生人工智能能力框架》,定义了学生在人工智能时代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该框架以增强人类能动性、遵循以人为本、促进可持续发展、确保包容性和促进终身学习为原则,采用二维矩阵的方法,构建了涵盖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人工智能伦理、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以及人工智能系统设计4个能力维度,横跨理解、应用和创造3个能力等级的12个人工智能能力模块。文章提出,我国应该研制以人为本的国家人工智能教育战略,创建支持人工智能教育的数字化环境;构建新型的人工智能教育教师培养体系,筑牢高水平的人工智能人才队伍基座;重视人工智能工具与学科深度互融,形成人机协同的教师智能素养新生态;研发符合伦理原则的能力评估工具,动态评估师生人工智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能力 人工智能能力框架 学生人工智能素养 学生数字素养 ICT能力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