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学生发展能达到的境界——基于“新基础教育”学生工作改革实践的研究 |
李家成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2
|
|
2
|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
薛二勇
|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3
|
衡量学生成长状况 提升班级生活质量——解读“新基础教育”班级评价方案 |
李伟胜
|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4
|
基础教育中学生主体权利的解读 |
袁宗金
|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
2004 |
1
|
|
5
|
新媒体与主体间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龚涛
徐建军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59
|
|
6
|
当代新基础教育的生命美学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
杨四耕
|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4
|
|
7
|
问题与对策:对我国当前基础教育学生评价状况的思考 |
王凯
|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
2005 |
12
|
|
8
|
民族基础教育新教材评价 |
曾碧锋
李兴仁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
0 |
|
9
|
新课程纲要理念下体育课教学中学生对主体地位认识的调查 |
周建华
王元
孙洪涛
周建社
|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10
|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地位关系的审视 |
陈春阳
付亚军
王扬
赵飞
|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1
|
现代教育技术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 |
黎加厚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19
|
|
12
|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和提高核心能力为目标的思政课教学新模式 |
杨湘洪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13 |
8
|
|
13
|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学生主体性权益研究 |
吴喜涛
|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14
|
信息技术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分析与探讨——评《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研究》 |
谭爽
|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15
|
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生纪律教育的调查与分析 |
李伟涛
|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6
|
关于“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思考 |
曹光灿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20
|
|
17
|
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差异教育的调适研究 |
赖俊明
|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8
|
大力推行主体教育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
谢华元
|
《学习与实践》
|
1999 |
0 |
|
19
|
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思考 |
钟英
|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20
|
新课程实施中的学生评价改革 |
赵德成
李灵
|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
2003 |
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