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学生发展能达到的境界——基于“新基础教育”学生工作改革实践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家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0-35,共6页
学生工作领域内涵着丰富的育人价值,整体培养着学生的综合素养。就形成学生创生性的行为方式而言,它促进学生学会策划与综合创生,学会践行与动态生成,学会反思、重建与行为质量的自我提升。就提升学生复杂性的思维品质而言,多元丰富滋... 学生工作领域内涵着丰富的育人价值,整体培养着学生的综合素养。就形成学生创生性的行为方式而言,它促进学生学会策划与综合创生,学会践行与动态生成,学会反思、重建与行为质量的自我提升。就提升学生复杂性的思维品质而言,多元丰富滋养出学生思维的"理性",自主实践滋养出学生思维的"自我"性,实践体验滋养出学生思维的"过程"性。就滋养学生富有生成力的精神品质而言,学生工作促成着学生去"信任.希望.充满感情","理解.关怀.满怀感恩"和"开放.进取.充满活力"。学生工作还综合性地发展着学生的学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发展 综合素养 基础教育 学生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被引量:5
2
作者 薛二勇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共1页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新质生产力的推动。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本质在于创新,关键在于教师、学生、教育内容、教育设施等要素的优化组合,目标在于大幅度提高基础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治理水平,着力点在于教师教学...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新质生产力的推动。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本质在于创新,关键在于教师、学生、教育内容、教育设施等要素的优化组合,目标在于大幅度提高基础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治理水平,着力点在于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育手段技术、教育评价机制的创新发展。为此,我们需要在以下四方面下功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学生学习方式 教育评价机制 教育教学质量 教师教学方式 优化组合 治理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量学生成长状况 提升班级生活质量——解读“新基础教育”班级评价方案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伟胜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0-52,共3页
“新基础教育”班级评价方案主要由班级建设综合评价表和班级主题活动评价表两部分组成,其主旨是“衡量学生成长状况,提升班级生活质量”。它强调“成事中成人”,强调个体与集体的互动,既关注即时效应,也关注长期效应。在运用该方... “新基础教育”班级评价方案主要由班级建设综合评价表和班级主题活动评价表两部分组成,其主旨是“衡量学生成长状况,提升班级生活质量”。它强调“成事中成人”,强调个体与集体的互动,既关注即时效应,也关注长期效应。在运用该方案时,突出发展性的价值取向、整体性的评价内容和互动性的实施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班级评价方案 班级主题活动评价表 班级生活质量 学生成长状况 价值取向 实施程序 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教育中学生主体权利的解读 被引量:1
4
作者 袁宗金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4年第2期26-28,共3页
我国法律赋予学生权利广泛的内涵,法律规定学生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任何学生都平等地享有这些权利。但由于传统的学生观和人们法律观念的淡薄,学生主体的权利被遮蔽和剥夺,使学生的身心受到伤害,社会各界都应依法保... 我国法律赋予学生权利广泛的内涵,法律规定学生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任何学生都平等地享有这些权利。但由于传统的学生观和人们法律观念的淡薄,学生主体的权利被遮蔽和剥夺,使学生的身心受到伤害,社会各界都应依法保护学生的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学生 主体权利 受保护权 教育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与主体间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被引量:59
5
作者 龚涛 徐建军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6-129,共4页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给主体间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环境;新媒体的传播特点,要求主体间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秉承对话教育的理念、体验教育的理念和隐性教育的理念;在新媒体环境下要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给主体间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环境;新媒体的传播特点,要求主体间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秉承对话教育的理念、体验教育的理念和隐性教育的理念;在新媒体环境下要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则要借鉴传授关系互动理论,构建师生广泛交流的新媒体场景;借鉴零距离换乘理论,构建学生移情体验的新媒体平台;借鉴传播媒介理论,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媒体载体;借鉴"守门人"理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 主体间性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新基础教育的生命美学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被引量:14
6
作者 杨四耕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11,共5页
新基础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当代理想。当代新基础教育的生命美学观在深层意义上是一种关注人的生命自由的教育价值观 ;在一般意义上是一种充溢着人的生命活力的教育主体观 ,而尤其是指一种教育对象观 ;在具体意义上是一种以人的自... 新基础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当代理想。当代新基础教育的生命美学观在深层意义上是一种关注人的生命自由的教育价值观 ;在一般意义上是一种充溢着人的生命活力的教育主体观 ,而尤其是指一种教育对象观 ;在具体意义上是一种以人的自由活动为特征的教育活动观。确认当代新基础教育的生命美学观 ,对我国基础教育目标的调整、课堂教学的转型以及课程的重构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生命美学观 方法论意义 基础教育 教育改革 教育价值观 教育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与对策:对我国当前基础教育学生评价状况的思考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凯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05X期31-35,共5页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已经和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取得了许多令人欣喜和鼓舞的成果。但是,我们同样应该看到,很多问题仍旧存在,或多或少,或这样或那样地制约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对于任何教育改革来讲,评价总是最“顽固...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已经和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取得了许多令人欣喜和鼓舞的成果。但是,我们同样应该看到,很多问题仍旧存在,或多或少,或这样或那样地制约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对于任何教育改革来讲,评价总是最“顽固”的传统固守阵地,总是倾向于将新的教育理念加以异化而生成亲合传统的观点。我们认为这种现象同杜其所提出来的“自动消融性”[1]基本一致,即当一种教育改革的评价如果不跟其理念相符合,就会导致改革的异化。素质教育,学生为本。因此,学生评价能否顺应素质教育,能否适应当前的教育改革,就成了一个甚为紧要的问题。基于上述思考,我们自然会想到:我国基础教育学生评价现状如何?有哪些问题?又应该采取哪些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评价 基础教育 问题与对策 素质教育 教育改革 教育理念 教育领域 学生为本 传统 异化 顺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基础教育新教材评价
8
作者 曾碧锋 李兴仁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z1期277-280,共4页
本文主要探讨民族基础教育新教材评价的本质、主体和过程,并试图为构建民族基础教育教材评价的基本框架抛砖引玉.
关键词 民族基础教育 教材 评价 多元主体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程纲要理念下体育课教学中学生对主体地位认识的调查 被引量:4
9
作者 周建华 王元 +1 位作者 孙洪涛 周建社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7-110,共4页
就新课程纲要理念下体育课教学中学生对主体地位的认识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新纲要的“三自主”教学模式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起点,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独立性、主动性,其教学效果,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比传统非自... 就新课程纲要理念下体育课教学中学生对主体地位的认识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新纲要的“三自主”教学模式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起点,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独立性、主动性,其教学效果,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比传统非自主性教学好。论述了在纲要的指导思想引领下,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个性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让学生获取愉悦身心的健康知识,凸现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宗旨,提出了加强学生主体地位认识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纲要 体育课教学 学生 主体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地位关系的审视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春阳 付亚军 +1 位作者 王扬 赵飞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61-164,共4页
通过对我国传统教学中主客二元对立关系的历史演变分析,提出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在课程的设计与建设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在课程实践领域,应以学生的主体性教育为主,两者关系的和谐与角色的明确将更有利于推动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育事业... 通过对我国传统教学中主客二元对立关系的历史演变分析,提出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在课程的设计与建设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在课程实践领域,应以学生的主体性教育为主,两者关系的和谐与角色的明确将更有利于推动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理念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教育技术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 被引量:19
11
作者 黎加厚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5,共5页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知识体系 课程教材 计算机网络 高度信息化 教材 课程体系 教师和学生 课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和提高核心能力为目标的思政课教学新模式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湘洪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111-112,共2页
高校的培养目标决定了育人必须德为先,而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教育目标的实现必然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模式来实现,构建以大学生为主体,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核心能力为目标,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性学习方法和以活动导向为... 高校的培养目标决定了育人必须德为先,而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教育目标的实现必然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模式来实现,构建以大学生为主体,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核心能力为目标,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性学习方法和以活动导向为主要手段的实践性学习的思政课教学新模式,能够为高校的育人目标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主体 核心能力 思政课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学生主体性权益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喜涛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4-128,共5页
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学生主体权益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主体性意识、新媒体素养与主体性责任。我国高校学生的主体性权益在知情权益、行为权益、选择权益、规划权益上均存在缺失,突出表现为自我教育方式的强烈冲击,意识形态领域的价值混乱... 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学生主体权益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主体性意识、新媒体素养与主体性责任。我国高校学生的主体性权益在知情权益、行为权益、选择权益、规划权益上均存在缺失,突出表现为自我教育方式的强烈冲击,意识形态领域的价值混乱,空间与时间的不合理分配,以及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模糊。主体性权益的缺失除了有新媒体内在特质的影响,也有高校教师与学生自身新媒体素养不足等因素,因此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构信息时代高校学生独特人格,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性保障意识,不断健全网络新媒体信息的监管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 高校学生 主体性权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分析与探讨——评《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谭爽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I0007-I0007,共1页
信息技术时代大学生能够接受到大量庞杂的信息,这些充满各种思想观念的、鱼目混珠的信息往往能左右大学生的三观,给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当前中国高校思政教育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至于大学生懈怠、淡化和漠视思... 信息技术时代大学生能够接受到大量庞杂的信息,这些充满各种思想观念的、鱼目混珠的信息往往能左右大学生的三观,给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当前中国高校思政教育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至于大学生懈怠、淡化和漠视思想政治学习。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积极优化校园文化和媒体宣传建设工作,与时俱进地改革思政教育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和完善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接受机制,以深化思政教育的内涵和实现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教育 学生思政教育 学生主体作用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校园文化 信息技术时代 媒体环境下 接受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生纪律教育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伟涛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0-32,共3页
随着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推进与深化,广大中小学校日益重视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教与学的方式越来越自主、灵活。那么,新的教与学的方式需要什么样的纪律保障?学生违反纪律仅仅是道德问题吗?有没有学校纪律规定本身的不合理问题以及... 随着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推进与深化,广大中小学校日益重视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教与学的方式越来越自主、灵活。那么,新的教与学的方式需要什么样的纪律保障?学生违反纪律仅仅是道德问题吗?有没有学校纪律规定本身的不合理问题以及教师教学设计的问题呢?教师应该如何处理好学生自主发展与纪律要求之间的关系?学生违反纪律对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乃至心理健康有没有影响?诸如此类的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地进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生 纪律教育 课改 教师工作 自主发展 学习主体 课程改革 中小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思考 被引量:20
16
作者 曹光灿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9期5-8,共4页
一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简称“主体—主导”)命题,在教学实践与研究的许多方面受到关注,这是因为该命题在具体运用中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及教学方法有新理解、新认识,显示的教学观念具有丰厚的内蕴。但是,这一命题的语义内涵与... 一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简称“主体—主导”)命题,在教学实践与研究的许多方面受到关注,这是因为该命题在具体运用中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及教学方法有新理解、新认识,显示的教学观念具有丰厚的内蕴。但是,这一命题的语义内涵与其在运用中表现出的意蕴间缺乏必然联系,所以理论研究不能由命题语义演绎出实用中的意蕴,也不能由实用的内蕴归纳出命题语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主体 教师为主导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教学观念 教学实践 教学论研究 教学过程 理论研究 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差异教育的调适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赖俊明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5,共3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是新课程理念对课堂教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尊重学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课程背景 差异教育 学生主动参与 个体差异 学习需要 学习积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力推行主体教育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18
作者 谢华元 《学习与实践》 1999年第3期58-58,共1页
现代教育已从关注知识转到关注活生生的人,关注人的个性素质的发掘、培养与发挥上来,主体教育就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素质教育。主体教育是在全面提高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素质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功能特... 现代教育已从关注知识转到关注活生生的人,关注人的个性素质的发掘、培养与发挥上来,主体教育就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素质教育。主体教育是在全面提高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素质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功能特性,使他们成为学习和自我发展主体的一种教育模式。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我们必须对旧的教育体制进行改革,构建主体教育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教育 学生素质 功能特性 个性素质 适应形势 全面提高 素质教育 构建主体 教育模式 现代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思考
19
作者 钟英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1998年第Z1期28-29,共2页
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思考北师大教育系钟英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专业委员会于1998年5月在山西太原市召开了第九届年会。这次年会的主题是“社会转型时期的基础教育改革”。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赵闾先同志到会指导。会议... 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思考北师大教育系钟英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专业委员会于1998年5月在山西太原市召开了第九届年会。这次年会的主题是“社会转型时期的基础教育改革”。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赵闾先同志到会指导。会议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92位代表围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改革 教师角色 责权主体 教师素质 知识类型 课程改革 现代学生 中国教育学会 理论工作者 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程实施中的学生评价改革 被引量:11
20
作者 赵德成 李灵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7,共4页
自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以来,教育评价改革就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各国家级和省级实验区都在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学校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许多研究与探索。为了总结与分享实验区的成功经验,发现评... 自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以来,教育评价改革就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各国家级和省级实验区都在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学校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许多研究与探索。为了总结与分享实验区的成功经验,发现评价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探讨进一步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途径,从本期开始,本刊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董奇教授主持)联合开办《新课程与教育评价改革》专栏,刊登该项目组专家撰写的文章,聚焦和剖析新课程实施中的教育评价改革,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学生评价 评价内容 评价主体 过程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