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法律解释的概念问题 被引量:5
1
作者 孙国华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4-86,共3页
文章认为狭义的法律解释只不过是法律解释的一种,即仅指国家授权的一定机关对法律作的有相对的普遍约束力的解释,而不是法律解释的全部。如果用这种法律解释的概念取代人们通常理解的法律解释的概念(或所谓广义的法律解释的概念),势必... 文章认为狭义的法律解释只不过是法律解释的一种,即仅指国家授权的一定机关对法律作的有相对的普遍约束力的解释,而不是法律解释的全部。如果用这种法律解释的概念取代人们通常理解的法律解释的概念(或所谓广义的法律解释的概念),势必引起许多无谓的争论。承认狭义的法律解释的概念,既无必要又有害处。法律解释按照解释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有权解释、学理解释和任意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解释 狭义的法律解释 有权解释 学理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法解释方法的运用与检讨 被引量:2
2
作者 殷磊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44,共8页
对刑法解释方法的有价值的运用分析是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司法解释对刑法解释方法的运用体现了以文义、体系等解释为基础,目的解释为核心和最终方法,其他解释方法随机适用的规律,但也存在着刑事政策在解释方法的运用中被过度依赖导致... 对刑法解释方法的有价值的运用分析是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司法解释对刑法解释方法的运用体现了以文义、体系等解释为基础,目的解释为核心和最终方法,其他解释方法随机适用的规律,但也存在着刑事政策在解释方法的运用中被过度依赖导致解释方法运用的无序化以及对具体解释方法的运用不够科学导致地方司法机关对司法解释的过度依赖等问题。学理解释对刑法解释方法的运用形成了三种有代表性的规则体系:"固定顺位说"存在过于机械、缺乏令人信服的根据以及复杂化等缺陷,"目的解释决定说"存在解释结论超出文义可能范围的风险,而"区别顺位说"以一种不可知的抽象规则作为刑法解释方法的理论体系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开展刑法解释方法运用的系统化研究应当成为今后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解释方法 司法解释 学理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刑法的解释功能
3
作者 李希慧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7-22,共6页
论刑法的解释功能法学博士李希慧刑法解释的功能,是指刑法解释可能发挥的积极作用。刑法解释可能发挥的积极作用是多方面的,即刑法解释具有多种功能,笔者将其概括为以下五种:规范、指导刑事司法功能;弥补刑法立法欠缺功能;促进刑... 论刑法的解释功能法学博士李希慧刑法解释的功能,是指刑法解释可能发挥的积极作用。刑法解释可能发挥的积极作用是多方面的,即刑法解释具有多种功能,笔者将其概括为以下五种:规范、指导刑事司法功能;弥补刑法立法欠缺功能;促进刑法立法完善功能;刑法教育功能;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解释 刑法司法解释 刑法规定 刑法立法解释 刑法的解释 刑法理论 《刑法》 刑事司法 共同犯罪 学理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制缔约制度与经济法的契合性解读 被引量:6
4
作者 翟艳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9-135,共7页
学者通常将强制缔约制度理解为合同法为了矫正私法形式正义追求合同实质正义而对合同自由进行限制的一种法律机制。实际上,强制缔约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国家对经济主体经营自由的调整和干预,其实质是国家调节市场、排除市场障碍等调... 学者通常将强制缔约制度理解为合同法为了矫正私法形式正义追求合同实质正义而对合同自由进行限制的一种法律机制。实际上,强制缔约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国家对经济主体经营自由的调整和干预,其实质是国家调节市场、排除市场障碍等调节方式的法制化;其目的是为了消除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障碍,更好地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不是为了干预自由,而是为了自由而调节。从强制缔约制度的产生背景、价值理念、法律性质及其具体内容等方面来看,强制缔约制度与经济法之间存在同质性。在经济法体系下的市场规制法、国家投资经营法和宏观调控法中均有与其相衔接的具体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缔约 经济法 契合性 学理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重视“法律释义”的编写工作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维达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2,共1页
“法律释义”是法学专家对某部法律所作的系统性、学术性解释。它从学术的角度,研究有关法律的解释,系统整理有关法律及其有权解释以及可作为法源的判例,并作综合性的评论。它有助于克服成文法的稳定性与社会现实适应性之间的矛盾,... “法律释义”是法学专家对某部法律所作的系统性、学术性解释。它从学术的角度,研究有关法律的解释,系统整理有关法律及其有权解释以及可作为法源的判例,并作综合性的评论。它有助于克服成文法的稳定性与社会现实适应性之间的矛盾,有助于统一、准确、具体地理解和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释义 法律解释 有权解释 学术权威性 适用法律 德国民法 理论和实践 法律适用 学理解释 法治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法修正案(七)》罪名问题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付立忠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49,共5页
2009年2月28日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七)对现行刑法作了大规模、突破性的修正。其中,新罪刑条款中涉及的罪名确定问题是现实首先要面临和解决的重要问题。经仔细研究推敲,该修正案共涉及五方面罪名确定问题:罪状全新或独立而出现的有六个新... 2009年2月28日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七)对现行刑法作了大规模、突破性的修正。其中,新罪刑条款中涉及的罪名确定问题是现实首先要面临和解决的重要问题。经仔细研究推敲,该修正案共涉及五方面罪名确定问题:罪状全新或独立而出现的有六个新增罪名;罪状对象扩展或行为扩展后形成的有五个新扩罪名;罪状对象单列或行为添加而形成的有三个新调罪名;罪状行为方式重构或危害结果更改导致的有二个修改罪名;罪状修改或法定刑调整但犯罪本质不变的有五个保留罪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 罪名确定 学理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评《民法通则概论》
7
作者 葛韦 《政治与法律》 1988年第5期65-65,共1页
由徐开墅、成涛、吴弘编著的《民法通则概论》一书,最近由群众出版社出版。《民法通则概论》共22万余字,该书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它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章节次序编写,着重阐述立法精神,结合民法原理和司法实践,对条文规... 由徐开墅、成涛、吴弘编著的《民法通则概论》一书,最近由群众出版社出版。《民法通则概论》共22万余字,该书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它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章节次序编写,着重阐述立法精神,结合民法原理和司法实践,对条文规定作了系统的学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通则 概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司法实践 立法精神 学理解释 简评 编著 客体 出版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守自盗应以盗窃罪论处
8
作者 张琳珊 何唐新 《现代法学》 1986年第1期28-29,共2页
随着形势的变化,监守自盗以贪污罪论处,在司法实践中已出现某些弊端。并且,这一观点在理论上也值得探讨。我们主张监守自监以盗窃罪论处较为恰当。监守自监以贪污罪论处这个观点,在我国学理解释和司法实践中已定型化、习惯化。它渊源于... 随着形势的变化,监守自盗以贪污罪论处,在司法实践中已出现某些弊端。并且,这一观点在理论上也值得探讨。我们主张监守自监以盗窃罪论处较为恰当。监守自监以贪污罪论处这个观点,在我国学理解释和司法实践中已定型化、习惯化。它渊源于一九五二年制定的《惩治贪污条例》。该条例规定:“一切国家机关、企业、学校及附属机构的工作人员,凡是侵吞、盗窃、骗取、套取国家财物、强索他人的财物、收受贿赂以及其它假公济私违法取利之行为,均属贪污罪。”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不断完善和健全,尤其是一九七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的颁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贪污罪 盗窃罪 国家工作人员 司法实践 利用职务之便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社会主义法制 盗窃行为 学理解释 习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