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学理范式的构建,“E媒”文学的反思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敏泽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773-774,共2页
-
文摘
<网络文学教授论丛>是学界第一套专题研究网络文学基础学理的丛书,它标志着源于数字技术、起自都市民间的网络文学走进了学院派.黄鸣奋的文章认为,这套丛书是网络文学首次从理论上证明自己的存在,而真正建构这一文学的理论体系还有更多课题摆在学术前沿.王岳川提出,网络文学的文学性问题事关这一文学的存在意义和价值,该丛书较好地回答了这一问题,而这种理论总结对于文艺理论走向本土、走向东方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敏泽认为丛书作者选择本体论维度,用现象学方法探索网络文学的存在方式,从价值论上追问其存在价值与意义,给发展中的网络文学带来了全新的理论定位和学理构建.王德胜则认为,该丛书使喧嚣混沌的网络文学走出了原生态的地平线,得到了学理性地观照、梳理和规范,开启了21世纪网络新文学的理论大系.何志钧的评价是,该丛书堪称学术界网络文学研究的一次阵容严整的集体亮相,体现了网络文学研究的理性自觉,其冷静平和的理性审视和规范缜密的学理考辨,使它卓具学术价值和建设性作用.
-
关键词
学理范式
文学形式
理论体系
文学理论
-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范式建构三题
被引量:2
- 2
-
-
作者
高楠
-
机构
辽宁大学文学院
-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6-54,154,共10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期以来的文学理论批评研究”(14BZW004)
-
文摘
新时期以来40年,中国文学理论在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中,在汲纳西方理论资源的过程中,走着中国特色的理论建构之路,并且已形成范畴、命题、方法、视域、阐释域、问题域各有不同的理论范式。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成就。这类理论范式可以区分为认识论范式、实践论范式、文化论范式等。范式是理论研究规范化的规定,范式规定是在理论研究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它们分别有各自的基本范畴及研究方法。上述三个范式交互影响、交互构成又各有要领,代表性地综合地体现着几十年来中国文学理论的全貌。
-
关键词
新时期
文学理论范式
建构
-
Keywords
new era
paradigms of literary theories
construction
-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论新时期审美范式文学理论的生成及其公共性
- 3
-
-
作者
肖明华
-
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当代形态文艺学研究中心
-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3-161,共9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当代文论场域中的审美话语分析研究”(编号:22JJD750015)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文学理论的公共性问题研究”(编号:15BZW009)。
-
文摘
新时期审美范式文学理论在当代文学理论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当代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产生了深远影响。审美范式文学理论是在特定时期文艺政策、理论资源、学术事件等多方因素的作用下逐渐生成的。在文学理论范式转型与知识合法性重建的进程尚未完成之时,从公共性的角度对它进行分析和反思是有必要的。文学观念趋于多元、“有学术”的文学理论论争、有文化抵抗意味的文论话语生产等公共性特征是值得赓续的审美范式文论传统,但审美范式文学理论对审美作“意识哲学”的理解以及它可能存在的本质主义知识观则需要反思、调整和通变。
-
关键词
新时期
审美范式文学理论
生成
公共性
-
Keywords
New Era
Literary Theory of Aesthetic Paradigm
Generation
Publicity
-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