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4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整体育人视角下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要素分析及实践改进
1
作者 李荆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6-28,共3页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课程进入体系化建设阶段。在此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以及校本课程的合理开发,更要推进三类课程的协调统一、整体建构,以此构建符合素养培养要求、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满足...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课程进入体系化建设阶段。在此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以及校本课程的合理开发,更要推进三类课程的协调统一、整体建构,以此构建符合素养培养要求、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新时代学校课程体系。中小学校需要从提升课程实践者的课程意识与能力、建构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推动课程高质量实施三大要素着手,不断提升学校课程体系建设质量和育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课程体系 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 学校课程实施规划 校本课程 课程领导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课程育人的理论内涵与实践策略
2
作者 王本陆 石书奇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74,共6页
课程主要解决用什么知识培养人的问题,育人是课程的基本功能。学校课程建设是学校育人理想不断转化为教育内容并不断细化的过程。从学校视角看,推进课程育人,需要紧抓优化课程顶层设计和改进课程资源供给两方面:优化顶层设计就是做好学... 课程主要解决用什么知识培养人的问题,育人是课程的基本功能。学校课程建设是学校育人理想不断转化为教育内容并不断细化的过程。从学校视角看,推进课程育人,需要紧抓优化课程顶层设计和改进课程资源供给两方面:优化顶层设计就是做好学校课程实施计划的调整与完善,主要解决教育内容的选择问题;改进资源供给就是对育人蓝图的创意物化,主要解决教育内容的优化加工问题。当前,我国进入了教育高质量发展阶段,学校课程建设应坚持育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优化学校课程顶层设计,绘制好育人蓝图;同时,应积极改进学校课程资源供给,努力为学生提供丰富而优质的精神食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育人 学校课程 课程计划 课程资源 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课程治理现代化的隐性阻扰与推进路径
3
作者 范蔚 何盼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7-34,共8页
教育治理现代化作为教育变革的重要战略背景,为学校课程变革指明了方向,对建设高质量课程有重要指引作用。学校课程治理现代化作为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基石,是在现代化观念的引领下,由多元主体对学校课程的各项环节进行高效治理与优化... 教育治理现代化作为教育变革的重要战略背景,为学校课程变革指明了方向,对建设高质量课程有重要指引作用。学校课程治理现代化作为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基石,是在现代化观念的引领下,由多元主体对学校课程的各项环节进行高效治理与优化升级,提高课程质量以达成育人目标的过程。在变革过程中,学校课程治理存在主体定位不够清晰、治理机制不够完善以及治理效果存在实践偏差等隐性困扰,影响了变革进程。为了达成学校课程治理现代化的改革目标,重塑主体边界、构建治理机制、统整课程资源应是实现自治补位、良法善治、优势共治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课程 课程治理 治理现代化 主体边界 治理机制 统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构建富有特色的高质量学校课程体系
4
作者 鲍传友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18,共5页
特色课程建设是适应学校差异和学生个性、丰富学校课程供给、转变学校育人方式、建构高质量育人体系的重要途径。学校要在准确把握课程特色的基本特征和表现形式基础上,正确处理好共性与个性、普惠与优先、守正与创新、学生发展与教师... 特色课程建设是适应学校差异和学生个性、丰富学校课程供给、转变学校育人方式、建构高质量育人体系的重要途径。学校要在准确把握课程特色的基本特征和表现形式基础上,正确处理好共性与个性、普惠与优先、守正与创新、学生发展与教师发展的关系,进而从积极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充分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坚守满足学生需求的课程立场、推动学习方式转变等方面系统设计和规划,推动学校特色课程建设取得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课程体系 特色课程建设 课程立场 课程组织形式 学习方式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实“一校一策”:如何科学编制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菊荣 李勤华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48,共5页
2023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提出切实加强国家课程方案向学校课程实施规划的转化工作,要求坚持“一校一策”。2023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在《关于推荐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和实验校的通知》中明确... 2023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提出切实加强国家课程方案向学校课程实施规划的转化工作,要求坚持“一校一策”。2023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在《关于推荐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和实验校的通知》中明确,实验校的首项任务是制定学校课程实施方案,提出课程实施的具体策略。“一校一策”编制学校课程实施方案,是国家对中小学校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把国家的育人“蓝图”细化为学校的育人“施工图”的重要环节。笔者认为,在学校课程实施方案的编制过程中,需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实验 实验校 教育部办公厅 学校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 中小学校 课程实施 实施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课程实施方案编制应强化三个视角
6
作者 柳夕浪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22,共4页
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视角关系着我们站在何处看目标以及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学校课程实施方案的编制与某门课程的开发不同,属于课程管理范畴,应强化三个视角。一是实施的视角,着眼于国家课程的实施转化;二是整合的视角,通盘考虑转化过程中... 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视角关系着我们站在何处看目标以及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学校课程实施方案的编制与某门课程的开发不同,属于课程管理范畴,应强化三个视角。一是实施的视角,着眼于国家课程的实施转化;二是整合的视角,通盘考虑转化过程中各层面、各要素、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并予以协调、整合;三是动态的视角,以动词思维做好方案的动态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课程管理 整合视角 动词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课程“施工图”的校本建构逻辑
7
作者 刘登珲 李华鸽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14,共6页
学校课程“施工图”反映了学校层、科组层、教师层(课堂)、学生层(经验)逐级细化课程实施方案,分层夯实课程责任,在对话中持续凝聚课程共识的过程。学校课程“施工图”的建设有利于弥合课程政策执行偏差,规避制度“空转”,推进课程话语... 学校课程“施工图”反映了学校层、科组层、教师层(课堂)、学生层(经验)逐级细化课程实施方案,分层夯实课程责任,在对话中持续凝聚课程共识的过程。学校课程“施工图”的建设有利于弥合课程政策执行偏差,规避制度“空转”,推进课程话语本土创新,实现学校课程生态整体变革。从内部结构看,学校课程“施工图”自上而下由学校课程实施规划、学科建设方案、单元学历案、学业履历案四个关键要件构成。只有以多元共同体建设为牵引,以教师课程领导力培养为支撑,以过程性循证监测为依据,以机制创新为保障,才能擘画出先进、规范、合用的学校课程“施工图”,为国家课程政策的校本转化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施工图” 学校课程实施规划 学科建设方案 单元学历案 学业履历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课程实施的逻辑与路径 被引量:7
8
作者 张盈盈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8期47-55,共9页
学校是课程实施的责任主体,学校层面的课程实施是学校课程集体通过相关课程专业活动,将国家课程理念与规划转化为系统的育人实践规划与育人实践活动的过程。其本质指向教师领悟的课程,而不是班级层面运作的课程。学校课程实施是静态学... 学校是课程实施的责任主体,学校层面的课程实施是学校课程集体通过相关课程专业活动,将国家课程理念与规划转化为系统的育人实践规划与育人实践活动的过程。其本质指向教师领悟的课程,而不是班级层面运作的课程。学校课程实施是静态学校课程实施规划的理论逻辑和动态学校课程实施行动的实践逻辑双重转化的结果。而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转化的中介正是教师的课程惯习。教师课程惯习所遵循的实践优先原则,要求提升学校课程场域的专业性,增进教师的课程资本,以现实课程问题助推教师课程惯习的创生,构建学校课程实施的实践活动体系,以促进学校层面的课程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规划 课程实施行动 教师课程惯习 课程场域 课程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课程文化的本体论向度与变革路径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四耕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30,共9页
从本体论角度看,课程是文化的存在,文化是课程的存在方式和存在本身。课程文化是课程形态和课程实践蕴含的价值、信仰、规范、技术和语言的合生体。课程文化不仅仅是“事物”的集合,更是“事件”的生成,并以“事件本体论”立场赋予自身... 从本体论角度看,课程是文化的存在,文化是课程的存在方式和存在本身。课程文化是课程形态和课程实践蕴含的价值、信仰、规范、技术和语言的合生体。课程文化不仅仅是“事物”的集合,更是“事件”的生成,并以“事件本体论”立场赋予自身以合法性。课程文化作为“事件”,不仅仅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且是动态的、实践的和生成着的。“事件本体论”以事件作为课程文化知识表征单元,展现了由课程文化要素、课程文化形态、课程文化主体共同构成的一幅兼容动人的文化图景,为学校课程文化变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文化 学校课程文化变革 摄入 合生 事件本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导向的学校课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构 被引量:8
10
作者 钟佳容 谢翌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21,共9页
高质量课程是达成高质量教育的关键,建立系统科学的学校课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促进课程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学校课程质量评价指标的维度不一与框架多变,如何对学校课程质量进行有效评价一直是个难题。对建构学校课程质量评价指标具... 高质量课程是达成高质量教育的关键,建立系统科学的学校课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促进课程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学校课程质量评价指标的维度不一与框架多变,如何对学校课程质量进行有效评价一直是个难题。对建构学校课程质量评价指标具有提供理论框架、激活全程育人思维、导向改进目标以及巧用适切方法的多元价值。根据育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的建构理念,以CIPP模型为理论框架,采用访谈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建构基于改进导向的学校课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促进课程高质量发展与加快课程治理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课程 课程质量 高质量发展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经营:指向学校课程的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冉 吉标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52-58,共7页
课程经营指学校课程领导团队依据国家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结合学校实际状况,协调和配置学校课程资源要素,进行课程规划与设计,推进学校课程运行与实施的全过程。课程经营是课程管理的优化和改进,也是课程建设的完善和保障,还是课程改革... 课程经营指学校课程领导团队依据国家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结合学校实际状况,协调和配置学校课程资源要素,进行课程规划与设计,推进学校课程运行与实施的全过程。课程经营是课程管理的优化和改进,也是课程建设的完善和保障,还是课程改革的辅助环节。课程经营有助于促进学校课程持续发展,推进学校课程治理现代化,实现学校教育的提质增效。为了提升课程经营的有效性,学校有必要建构课程愿景、研制课程规划,加强教师合作、开展课程设计,凝聚多方合力、推进课程实施,开展课程监测、强化课程效果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课程 课程经营 课程发展 课程规划 课程设计 课程监测 课程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课程规划的现实需求与路径探寻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立宝 刘智欢 周丹凤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7-30,共4页
学校课程规划既是课程改革政策落实的实践载体,又是教师课堂教学的行动指南。针对学校课程规划与实际教学的落差,需要以学校课程规划为枢纽,推动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理解与课程方案的精神相契合。为此,从课程方案出发指导学校课程规划,形... 学校课程规划既是课程改革政策落实的实践载体,又是教师课堂教学的行动指南。针对学校课程规划与实际教学的落差,需要以学校课程规划为枢纽,推动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理解与课程方案的精神相契合。为此,从课程方案出发指导学校课程规划,形成课程共识,搭建课程体系;从学校课程规划出发指导,改变课时理解,形成规划意识,从而促进课程方案实践落地,助力教师教学思维逐渐向课程思维以及教育思维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课程规划 课程方案 课堂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学校课程资源建设策略 被引量:12
13
作者 储君 和学新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7-50,56,共5页
核心素养是当今时代发展对教育目标的重新定位。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需要通过课程建设来实现,课程建设离不开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但当前学校课程资源建设中学生参与度低、学校课程资源封闭化、学校课程资源静态化、学校信息化资源建设... 核心素养是当今时代发展对教育目标的重新定位。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需要通过课程建设来实现,课程建设离不开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但当前学校课程资源建设中学生参与度低、学校课程资源封闭化、学校课程资源静态化、学校信息化资源建设力度不够等问题,制约了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思维、实践能力、信息素养等的发展。对此,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学校课程资源建设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校课程资源建设参与度;拓宽学校课程资源的类型与空间;开发动态的学校课程资源;提升学校信息化资源的建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学校课程资源 学校课程资源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课程领导的实践困境及其超越 被引量:4
14
作者 曹周天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59-62,共4页
学校课程建设日趋成为广大中小学尤为关注的问题。从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是学校课程制度创新中的一大飞跃,关注学校课程领导具有突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然而,学校课程领导在实践过程中,常常出现在"经验"与"专业"之... 学校课程建设日趋成为广大中小学尤为关注的问题。从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是学校课程制度创新中的一大飞跃,关注学校课程领导具有突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然而,学校课程领导在实践过程中,常常出现在"经验"与"专业"之间摇摆不定以及在"管"与"放"之间左右为难的困境。为提升学校课程领导,首先,需要重视顶层设计和宏观规划,确立学校课程领导的价值定位;其次,在组织方略上,提倡全员参与和团队建设,谋求共同发展愿景。此外,还应当加强自身专业学习,与大学及其他教育机构建立文化融合的战略伙伴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课程建设 学校课程领导 顶层设计与宏观规划 全员参与 团队建设 专业学习与文化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课程管理:亟待关注的课程研究领域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相学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8-32,共5页
由于“外控形态”课程管理体制的规约和课程理论演进历程的失却,学校课程管理一直是建国后我国课程研究领域中的薄弱环节。这不仅影响了课程理论建设的进程,而且也妨碍了课程改革实践质量的提高。随着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和“三级... 由于“外控形态”课程管理体制的规约和课程理论演进历程的失却,学校课程管理一直是建国后我国课程研究领域中的薄弱环节。这不仅影响了课程理论建设的进程,而且也妨碍了课程改革实践质量的提高。随着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学校课程管理作为课程研究领域中的焦点问题被提了出来。由“自上而下的官僚体制的监控和管制”到“诉诸学校自身的创意和创造力自律自主地驱动”,已成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趋向和新要求。因此,我们应该把握学校课程管理的含义与意义、对象与内容、目标与结构、过程与方法、研究现状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校 学校课程 学校课程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参与学校课程领导的意义、困惑与路径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佳洁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0-43,共4页
教师参与学校课程领导是充分发挥教师权力的现实需求,也是教师职业的内在属性要求。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教师参与学校课程领导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在参与学校课程领导过程中与校长、教师、学生关系定位不清晰,等。为保障教师参与学校... 教师参与学校课程领导是充分发挥教师权力的现实需求,也是教师职业的内在属性要求。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教师参与学校课程领导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在参与学校课程领导过程中与校长、教师、学生关系定位不清晰,等。为保障教师参与学校课程领导的权力得到保障以及教师能够有效地进行课程领导,可以尝试从加强教师对课程建设方向的把握、对学校课程结构进行适宜调整、不断增加教师的课程决策能力来完善教师参与学校课程领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课程领导 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改革 学校课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课程管理主体论的涵义、困惑与实施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相学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21-24,共4页
学校课程管理主体论是指学校以课程管理的主体意识与方式,发挥与发展教育者和学习者主体性的系统观念,学校课程管理主体论的建构与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实施,在带给学校课程管理主体权力和内部张力的同时,也使其陷入诸多困惑与抉择中,学... 学校课程管理主体论是指学校以课程管理的主体意识与方式,发挥与发展教育者和学习者主体性的系统观念,学校课程管理主体论的建构与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实施,在带给学校课程管理主体权力和内部张力的同时,也使其陷入诸多困惑与抉择中,学校应结合自身的办学实际,审视课程管理现状的局限与缺失,整体构建与实施学校的课程与教学体系,以发挥和发展学校课程管理的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课程管理 学校课程管理主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课程制度变革的路径选择
18
作者 廖辉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8-82,共5页
学校课程制度合理有序的变革是促进学校课程不断发展与持续进步的重要保障与支撑。学校课程制度是学校各种课程关系的集中反映,学校课程制度变革是学校课程制度存在的基本方式。不同取向的学校课程制度变革,既存在差异性又是有机联系的... 学校课程制度合理有序的变革是促进学校课程不断发展与持续进步的重要保障与支撑。学校课程制度是学校各种课程关系的集中反映,学校课程制度变革是学校课程制度存在的基本方式。不同取向的学校课程制度变革,既存在差异性又是有机联系的。学校课程制度变革是学校课程制度本身不断优化的过程,解决学校课程制度困境的症结,其出路关键在于选择各种有效的变革路径,切实推进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课程 学校课程制度 诱致性 经验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学校课程建设主体的探讨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永明 刘晓艳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16年第2期11-14,共4页
主体问题是学校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当我们在研究和构建学校课程建设的各种策略、路径、方式、模式时,绝不能忘记人才是学校课程建设和发展创造的主体,而非被动的执行者。学校课程体现在学校课程的建设者身上,学校课程建设的质量取... 主体问题是学校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当我们在研究和构建学校课程建设的各种策略、路径、方式、模式时,绝不能忘记人才是学校课程建设和发展创造的主体,而非被动的执行者。学校课程体现在学校课程的建设者身上,学校课程建设的质量取决于学校课程建设的主体,学校课程建设的有效性与创造性需要理解、激活、解放,以及联合学校课程建设的各类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课程 学校课程建设 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学校课程建设研究 被引量:57
20
作者 孟万金 姚茹 +1 位作者 苗小燕 张冲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0-45,共6页
新时代要求平衡充分发展,落实到教育,就是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课程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支撑,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加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学校课程建设,是新时代平衡... 新时代要求平衡充分发展,落实到教育,就是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课程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支撑,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加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学校课程建设,是新时代平衡充分发展亟须研究的课题。为此,笔者从历史根基、科学依据、基本原则、组织实施四方面对学校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学校课程建设作系统性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德智体美劳 五育并举 学校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