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2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学训矛盾中学习困境的三维解构与疏解策略
1
作者 张春合 袁娇 +1 位作者 蔡振强 陈思思 《体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42,共9页
研究聚焦学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学训矛盾中的学习困境,以大、中、小学的管理者、教师、教练员和学生运动员为调查对象,采用专家咨询、实地调研及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剖析学习困境的三维因素。客观因素上,存在元认知能力培育不足、学生运动... 研究聚焦学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学训矛盾中的学习困境,以大、中、小学的管理者、教师、教练员和学生运动员为调查对象,采用专家咨询、实地调研及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剖析学习困境的三维因素。客观因素上,存在元认知能力培育不足、学生运动员学习策略失谐、学习与训练“兴奋点”拮抗及时间投入不足;主观因素上,存在学生运动员、教练员和文化教师对课业的态度与认知偏差,偏差性惯习影响及身份认同冲突问题;管理与制度因素上,存在教学方法及管理措施失当,功利教育价值观与负面同群效应影响。基于此,研究提出,应重视敏感期元认知能力培育、设计运动与学习关联媒介、探索双“兴奋点”转换方法、建构教体“主体”矩阵融合发展模式、培育良性惯习、融合双重身份认同、设置教学训练“刚性”条件、打造大-中-小学校同向价值链、发挥同群正向引领功能等策略,以推动体教深度融合,构建学训双优的体育发展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 竞技体育 人才培养 学训矛盾 学习困境 疏解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招生新政对学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影响及优化策略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春合 张逸歌 +1 位作者 张辰琛 吴蒙鸣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3-96,F0003,共5页
《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招生新政”)的颁布实施对学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为高校运动队的存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研究深入分析招生新政对... 《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招生新政”)的颁布实施对学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为高校运动队的存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研究深入分析招生新政对学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学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优化策略。研究认为,招生新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学训矛盾”的解决,深化不同层级人才培养体系的融合和协作,加强人才培养体系的发展韧性和包容性。在招生新政背景下,为实现学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应进一步厘清体育与教育的关系,构建高质量的学校竞技体育人才输送链,构建高效率的学校竞技体育人才培育机制,优化学校竞技体育人才培育动力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招生政策 学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 学训矛盾 体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学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竞赛管理体系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王义平 郑婕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6-91,共6页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调研、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学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竞赛管理体系进行研究。认为:学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与"举国体制"中的专业队三级训练网培养体制的双轨运行模式始终没有发...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调研、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学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竞赛管理体系进行研究。认为:学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与"举国体制"中的专业队三级训练网培养体制的双轨运行模式始终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呈现为体育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分置管理、单线运作的格局,以致各竞赛管理组织各自为政,各行其是,呈条块分割状态。为此,建议设立专职体育竞赛管理机构,建立联席会议制,明晰各部门职能职责,强化管办分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主要做好以下工作:改革运动竞赛形式,提高竞赛分级与竞赛内容的科学性;注重法规建设,完善检查评估制度;制定优惠政策,保障竞赛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转;教育部门抓人才培养,体育部门管运动竞赛,两部门分工明确,相互配合,齐抓共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竞技体育 人才培养 竞赛管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赋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机理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木子 杨青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6-234,共9页
数智赋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实现精准化培养的应然选择,也是促进人才培养提质增效的关键举措。采用文献调研、逻辑分析等方法,研究数智赋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理论内涵、作用机理与实现路径。数智赋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指... 数智赋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实现精准化培养的应然选择,也是促进人才培养提质增效的关键举措。采用文献调研、逻辑分析等方法,研究数智赋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理论内涵、作用机理与实现路径。数智赋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指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融入数智技术,提高培养者的数字智商,营造数智化环境,从而在培养过程中生产数据智能,用以服务、支持和管理培养人才的实践活动。数智赋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作用机理主要体现在培养单位从低效协同向高效协同转变、培养环境从封闭保守向开放创新转变、培养过程从粗放式向精准式转变。提出强化政策顶层设计、补齐数智技术短板、搭建数智支持平台、构建数字智商培训体系、激发数据智能价值等行之有效的实现路径,希冀深入推进数智赋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赋能 竞技体育 后备人才培养 作用机理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FIC模型的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协同治理的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 被引量:5
5
作者 唐建倦 黄辰鑫 符巍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28,115,共11页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是为国争光的主力军,也是加快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石。做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协同治理工作,对实现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和实地调研等方法,...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是为国争光的主力军,也是加快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石。做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协同治理工作,对实现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和实地调研等方法,以修正后的协同治理SFIC模型为分析框架,从模型的结构要素出发,梳理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协同治理过程中存在的现实困境,并提出了协同治理的优化路径,以期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协同治理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具体参考。研究发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协同治理存在协同基础亟待加强、政府职能转变和赋能不足、多元主体发育不全、保障制度建设滞后、评估反馈机制欠缺等现实困境。基于此,提出夯实协同起始条件,完善政府催化领导,优化主体协同过程,创新治理制度设计,健全结果评估反馈等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IC模型 协同治理 竞技体育 后备人才培养 现实困境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价值意蕴、现实问题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彦兴 唐建倦 黄辰鑫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9,61,共9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基于社会技术系统理论视角对数字技术赋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价值意蕴、现实问题与优化路径进行探赜。价值意蕴: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培养的智能化;推动后备人才培养环节的精准化;加快竞技体育科技创...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基于社会技术系统理论视角对数字技术赋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价值意蕴、现实问题与优化路径进行探赜。价值意蕴: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培养的智能化;推动后备人才培养环节的精准化;加快竞技体育科技创新的广泛化;促进竞技体育领域数字人才的规模化。现实问题:数字协同理念尚未形成,数据共享机制不完善;政策导向缺乏实施细则,数字化转型风险难以预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数字技术研发资金供需口压力较大;复合型数字人才匮乏,复合型数字人才流动不均衡。优化路径:树立人才培养数字协同理念,搭建竞技体育数据共享平台;制定数字嵌入实施细则,自上而下调动行为主体积极性;加快数字基建升级改造,拓展合作助力技术研发;建设复合型数字人才队伍,保障人力资源均衡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数字化转型 竞技体育 后备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竞技体育精英人才家庭培养模式的概念特征、现实挑战与优化方略
7
作者 方泰 杨国庆 《体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27,50,共12页
家庭培养模式是竞技体育精英人才多元化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通过多案例研究法,选取郑钦文、苏翊鸣及冯珊珊3名运动员作为研究案例,基于“要素-路径-成效”的逻辑框架,系统阐释竞技体育精英人才家庭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梳理运动员成长过... 家庭培养模式是竞技体育精英人才多元化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通过多案例研究法,选取郑钦文、苏翊鸣及冯珊珊3名运动员作为研究案例,基于“要素-路径-成效”的逻辑框架,系统阐释竞技体育精英人才家庭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梳理运动员成长过程,总结家庭培养模式所面临的现实挑战和优化方略。研究认为,现阶段我国竞技体育精英人才家庭培养模式具有自主性、针对性及全面性的发展特征,同时面临体制机制阻滞、经济投入过大、传统观念固化、优质资源缺乏以及学训矛盾突出等现实挑战。研究提出,从健全政策体系、缓解投入压力、转变育人理念、统筹资源配置、平衡学训冲突等维度着手,助力我国竞技体育精英人才家庭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精英人才 家庭培养模式 后备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校园冰雪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架构及对我国的启示
8
作者 刘红华 刘兴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93,共7页
探究俄罗斯校园冰雪后备人才培养经验,有助于我国校园冰雪后备人才培养,加快建设体育强国。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对俄罗斯校园冰雪后备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认为,俄罗斯拥有较为完善且成熟的校园冰雪后备... 探究俄罗斯校园冰雪后备人才培养经验,有助于我国校园冰雪后备人才培养,加快建设体育强国。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对俄罗斯校园冰雪后备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认为,俄罗斯拥有较为完善且成熟的校园冰雪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后备人才培养的体育政策法规体系较为健全,已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运动组织网络体系,构建了垂直一体化的体育培训体系和分级分层的体育竞赛体系。对我国的启示:深度落实冰雪运动进校园的体育政策法规,加快青少年冰雪运动组织建设,优化青少年冰雪运动培训体系,健全青少年冰雪运动竞赛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学校体育 冰雪后备人才 人才培养体系 冰雪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策略研究与路径探索 被引量:10
9
作者 郑亚飞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108,130,共9页
文章从体教融合的内涵以及其发展的几个阶段的要求出发,研究了目前高校在“体教融合”背景下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存在的掣肘因素。提出要坚持落实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素质培养方向,坚持系统观念,通过优化保障体系、办学模式、育人机制... 文章从体教融合的内涵以及其发展的几个阶段的要求出发,研究了目前高校在“体教融合”背景下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存在的掣肘因素。提出要坚持落实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素质培养方向,坚持系统观念,通过优化保障体系、办学模式、育人机制、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探索体教融合模式,积极推进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创新,打造“教、科、训、医”一体的人才培养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教融合 竞技体育 人才培养 体教结合 培养模式 后备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教融合视角下学校体育竞赛赋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探析 被引量:35
10
作者 张然 李庆波 +1 位作者 刘卫军 张楠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3-101,共9页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探究体教融合视角下学校体育竞赛赋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价值、困境,并提出策略。价值:扩大培养规模,缓解学训矛盾,促进全面发展,拓宽输送渠道。困境:创新引领羸弱导致竞赛育人落后,协调联动阻滞诱发系统共育失...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探究体教融合视角下学校体育竞赛赋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价值、困境,并提出策略。价值:扩大培养规模,缓解学训矛盾,促进全面发展,拓宽输送渠道。困境:创新引领羸弱导致竞赛育人落后,协调联动阻滞诱发系统共育失调,绿色发展缺失致使人才培养受阻,开放融通不足引起育人力量分散,共建共享缺乏造成人才反哺困难。策略:激活创新引领功能,构建竞赛育人态势;发挥协同联动效应,筑牢共育竞赛体系;优化赛事育人路径,满足人才持续发展;破除系统开放壁垒,推动多边主体兼容;打造系统共建格局,共享教育建设红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竞技体育 后备人才 学校体育竞赛 体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刘志云 王晓芬 +1 位作者 王伟明 冯婵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5-86,88,共3页
高等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特有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模式分析的研究方法,结合典型案例对高等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和概括。竞技体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建立在科学化基础上的... 高等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特有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模式分析的研究方法,结合典型案例对高等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和概括。竞技体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建立在科学化基础上的学训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未来竞技体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培养定位是"学生运动员",有利于运动员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高校良好的人文与育人环境;经费来源的多渠道;在一个培养单位完成多年培养目标的"一条龙"培养;亦读亦训的学训结合;科学高效的训练组织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 人才培养 高等体育院校 竞技体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江、浙、沪地区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 被引量:23
12
作者 戴健 马志和 +4 位作者 张林 刘炜 刘志明 周全 顾晨光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10,共4页
运用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影响江、浙、沪地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管理体制、训练科学化水平、训练投入、运动员学习与出路等,是制约江、浙、沪地区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竞技体育 人才培养 竞赛 市场经济 江苏 浙江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体育运动学校人才培养现状调查与改革思路 被引量:18
13
作者 戴健 马志和 +3 位作者 张林 刘炜 周全 顾晨光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7,23,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等方法 ,对浙江省体育运动学校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受市场经济的影响 ,浙江省体育运动学校生源质量呈下降趋势 ,教练员队伍较为稳定 ,体校的训练设施与文化教学条件较为优越 ,但运动训练的科...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等方法 ,对浙江省体育运动学校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受市场经济的影响 ,浙江省体育运动学校生源质量呈下降趋势 ,教练员队伍较为稳定 ,体校的训练设施与文化教学条件较为优越 ,但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水平不高。各级政府应加大对体校的财政投入 ,体校应采取多渠道办学形式广泛吸引生源 ,理顺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利益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运动学校 竞技体育 后备人才 培养 现状 改革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主体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刘志云 王伟明 +1 位作者 王晓芬 冯婵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8-51,共4页
通过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体育运动学校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在2001—2004年周期中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上的横向比较,总结竞技体校人才培养的优势,指出竞技体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我国未来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竞技体育 后备人才 人才培养 高等体育院校 竞技体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学校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社会学归因 被引量:15
15
作者 吴建喜 邓世忠 +2 位作者 连正茂 李可可 黄厚新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7-99,115,共4页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美国学校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社会环境进行剖析。美国学校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并取得巨大成效是与美国的教育理念、教育体制、经济体制以及法律体系密切相关的。建议我国逐步建立"大教育观念&quo...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美国学校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社会环境进行剖析。美国学校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并取得巨大成效是与美国的教育理念、教育体制、经济体制以及法律体系密切相关的。建议我国逐步建立"大教育观念",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纳入到九年制义务教育轨道上来,并且充分发挥教育部学生体育协会的职能,健全学生竞赛体系以及学生体育活动司法监督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体育 美国体育 学校体育 竞技体育人才 体育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浙、沪地区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47
16
作者 戴健 张林 +1 位作者 马志和 刘炜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16,26,共5页
主要运用访问调查、问卷调查、个案研究等方法 ,揭示江、浙、沪地区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建立新型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依托社会力量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建立市场化的后备人才交流制度 ,全面提... 主要运用访问调查、问卷调查、个案研究等方法 ,揭示江、浙、沪地区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建立新型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依托社会力量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建立市场化的后备人才交流制度 ,全面提高教练员素质 ,加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投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 后备人才培养 市场经济 江苏 浙江 上海 发展对策 培养经费 选材 竞赛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新时期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教结合的战略转变 被引量:37
17
作者 潘前 陈伟霖 吴友凯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8-91,共4页
总结了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讨论了我国现行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因体教脱节而出现的主要问题以及美国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特点,提出了关于推进新时期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教结合战略转变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新时期 竞技体育 后备人才培养 战略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审视与发展路径 被引量:43
18
作者 张波 汪作朋 +1 位作者 葛春林 崔涛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7-61,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新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质量需求定位及现有后备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审视,寻找新的发展路径。研究发现:在运动员培养上人文素养培养理念的落实有所偏差,资金投入及分配方式相对单一,体教系统缺乏深层结合,...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新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质量需求定位及现有后备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审视,寻找新的发展路径。研究发现:在运动员培养上人文素养培养理念的落实有所偏差,资金投入及分配方式相对单一,体教系统缺乏深层结合,输送渠道单一且成才率低。建议:形成"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强化体系,构建顶层设计;整合资源,挖掘社会力量;投资与分配方式多元化;夯实学校体育基础;优化选材机制:提高选材的科学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 后备人才 人才培养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教练员现状研究 被引量:31
19
作者 吴燕波 陆明辉 +5 位作者 周洪珍 杨旸 谢永文 杨里平 张丽玉 王革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12,共3页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 ,对广东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教练员必备的基础、条件进行了分析 ,认为广东省教练员整体水平较高 ,场地设施完善 ,但培养体制不尽合理 ,缺乏纵向、横向之间的交流 。
关键词 竞技体育 广东 后备人才培养 教练员 敬业精神 心理素质 专业知识 训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问题探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蒋玉跃 张孔军 +1 位作者 廉俊颖 鞠成军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17-18,共2页
目前 ,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存在诸多不足 :办队目标不明确 ,运动员总体培养目标不完善 ,人才选拔与生源培养衔接不合理等。探索并建立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新体制至关重要。
关键词 中国 高校 竞技体育 人才培养 培养目标 人才选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