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9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加强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常添玉 《河南农业》 2010年第3X期14-14,16,共2页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学校办学水平与校风、教风、学风的重要标志,是展现学校教育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它是学校德育工作建设的重要阵地。
关键词 校园文化建设 中等职业学校 学校特色 教育理念 学校教育 教风 学校校园文化 学校办学水平 人文环境建设 集体主义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校园氛围如何促进职前教师的社会情感能力发展——职业认同的中介作用和相对剥夺感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康晓伟 刘敏 吴思萍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4-114,共11页
职前教师是未来的教师,他们是影响和培养青少年社会情感能力的重要他人,培养职前教师的社会情感能力是教师教育的重要使命。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对17个省份20所高校的1 776名职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考察了职前教师职业认同在大学校... 职前教师是未来的教师,他们是影响和培养青少年社会情感能力的重要他人,培养职前教师的社会情感能力是教师教育的重要使命。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对17个省份20所高校的1 776名职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考察了职前教师职业认同在大学校园氛围与职前教师社会情感能力关系间的中介效应,以及相对剥夺感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1)积极的大学校园氛围对职前教师社会情感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职前教师职业认同在大学校园氛围与职前教师社会情感能力之间起中介作用;(3)相对剥夺感对“大学校园氛围→职前教师社会情感能力”和“大学校园氛围→职业认同”两个路径起调节作用。研究建议,教师教育机构可以通过营造与职前教师发展需求相匹配的校园氛围、提升职前教师职业认同、降低职前教师相对剥夺感来提升职前教师社会情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前教师 社会情感能力 学校园氛围 职业认同 相对剥夺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迈向碳中和校园:大学校园碳排放计算研究综述
3
作者 王静 严帅 张玥明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0-140,共11页
大学校园是巨大的碳排放单位,对其进行精确的碳排放计算是迈向碳中和的基础,但当前大学校园碳排放计算在计算体系上还存在诸多不足。研究依托主流数据库,通过文献分析和归纳整理的方法,梳理了大学校园碳排放计算的现有研究成果,并从计... 大学校园是巨大的碳排放单位,对其进行精确的碳排放计算是迈向碳中和的基础,但当前大学校园碳排放计算在计算体系上还存在诸多不足。研究依托主流数据库,通过文献分析和归纳整理的方法,梳理了大学校园碳排放计算的现有研究成果,并从计算体系和计算结果两个维度进行总结分析,揭示了当前研究中大学校园碳排放源统计存在不一致性、不完全性,特别是对碳中和起关键作用的范围3碳排放未被重视,同时指出了计算精度和智能化的提升空间,以及在计算模型构建上的不足。研究建议,大学校园碳排放计算应建立一套标准化的计算体系,并提高排放因子的准确性,以规范碳排放信息的披露。此外,大学校园还应积极探索适应不同场景需求的计算方法,并充分利用智能技术和工具。研究成果将为大学校园碳排放计算提供宝贵参考,推动大学校园碳中和的建设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 碳排放计算 可视化 碳中和校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大学校园建设的人文精神——兼议重庆大学校园建设的空间品质 被引量:1
4
作者 赵万民 王爽 +1 位作者 王肖巍 杨龙龙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5-200,共6页
论文梳理了我国大学校园建设的历史过程,讨论校园空间品质与人文精神建设的逻辑关系和内在联系。从我国大学校园高峰时期建设及发展述评,论述山地大学校园建设的文化传承、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与发展、西方教育思想的启迪等,分析了优秀... 论文梳理了我国大学校园建设的历史过程,讨论校园空间品质与人文精神建设的逻辑关系和内在联系。从我国大学校园高峰时期建设及发展述评,论述山地大学校园建设的文化传承、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与发展、西方教育思想的启迪等,分析了优秀校园环境建设对人文精神的育化作用和健康价值作用。引用直辖市重庆的大学城建设、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建设、重庆城市科技学院永川校区建设发展等实践案例,进一步论证山地大学校园、山水环境建设对校园品质塑造的重要作用和科学与文化价值。从而总结出大学为科学与人文建设的枢纽核心和首善之地,大学校园建设尤其需要体现空间品质与人文精神双重内涵与思想,由此,引导我们的学生,培育我们的教师队伍,美化和塑造校园特色环境,培养身心健康、品学兼优的栋梁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 学校 建设 人文精神 空间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校园空间活力度综合量化评估及提升策略研究——以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为例
5
作者 高涛 蒋颖 张健健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7,共7页
文章采用SDNA构建三维网络分析模型并结合实地调研来量化分析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的接近度、穿行度等量化量,通过行人计数法收集指定节点在不同时间段的人流数据,进一步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空间功能混合度、地形坡度等变量与空间... 文章采用SDNA构建三维网络分析模型并结合实地调研来量化分析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的接近度、穿行度等量化量,通过行人计数法收集指定节点在不同时间段的人流数据,进一步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空间功能混合度、地形坡度等变量与空间活力之间的关系。据此,指出提升空间可达性、增强空间功能性、促进功能复合化等策略以促进校园空间整体性的活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活力度 SDNA 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校园外部空间恢复性环境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
6
作者 李有芳 王曼 +2 位作者 彭逸飞 高源 韩博旭 《南方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8-47,共10页
大学校园作为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其环境质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显著影响。聚焦大学校园外部空间,基于恢复性环境理论,系统分析了校园空间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为增强校园恢复性环境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大学生的... 大学校园作为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其环境质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显著影响。聚焦大学校园外部空间,基于恢复性环境理论,系统分析了校园空间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为增强校园恢复性环境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选取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和河北工业大学三所高校作为研究案例,采用问卷调查与空间句法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三所高校的外部空间进行了TOPSIS综合评价,揭示了恢复性评价较低空间的共性问题。并且从校园恢复性空间的五项特征以及主观感知与客观组构两个维度出发,提出大学校园外部空间恢复性提升策略,最后以南开大学敬业广场为例,进一步展示了恢复性改造设计的具体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 外部空间 恢复性环境评价 空间句法 空间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校园建筑运行碳排放计算及时空特征——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
7
作者 张玥明 王静 严帅 《南方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115,共14页
建筑行业的碳中和在不同空间尺度下侧重点不同,大学校园作为城市中观尺度的空间类型,其碳排放运作规律复杂。当前,大学校园碳排放并没有完全纳入校园规划设计和运行中,可操作性的方案还不明确,影响了大学校园迈向碳中和目标的进程。针... 建筑行业的碳中和在不同空间尺度下侧重点不同,大学校园作为城市中观尺度的空间类型,其碳排放运作规律复杂。当前,大学校园碳排放并没有完全纳入校园规划设计和运行中,可操作性的方案还不明确,影响了大学校园迈向碳中和目标的进程。针对大学校园的减碳,仍要应对“校园空间中影响碳排放的本质因素不清楚、校园碳排放量化模型不统一”的挑战。因此,通过建构大学校园建筑运行碳排放量化分析模型,将华南理工大学作为计算实例,建立校园规划设计与碳排放的关系,凝练碳排放时空特征,从而识别校园的减碳潜力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运行碳排放 学校 碳排放计算 时空特征 华南理工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校园绿化效果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8
作者 李臻 孟秀丽 高万东 《现代园艺》 2025年第2期9-11,共3页
人才培养是高校办学的出发点,人才的成长离不开优良的环境,而要推动校园绿化环境高质量发展,首先需要确定科学的绿化效果评价标准。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由5个客观指标和8个主观指标组成的大学校园绿化效果综合评价体系,以... 人才培养是高校办学的出发点,人才的成长离不开优良的环境,而要推动校园绿化环境高质量发展,首先需要确定科学的绿化效果评价标准。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由5个客观指标和8个主观指标组成的大学校园绿化效果综合评价体系,以潍坊科技学院为例,进行评价体系的验证与优化,并提出对策建议。从评价结果可知,样本高校的综合绿化分值是89.85,绿化质量接近优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 绿化效果 综合评价体系 构建与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空间-要素”路径下的大学校园恢复性环境综述与展望
9
作者 王柯力 徐莹 +1 位作者 郭晓洋 余洋 《中国城市林业》 2025年第3期57-63,共7页
大学校园是学生释放身心压力、应对健康问题的重要场所。聚焦校园环境的健康效益,剖析健康支持性环境的影响因素,可为校园恢复性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文章以Web of Science与中国知网为文献检索数据源,运用文献计量方法系统梳理大学... 大学校园是学生释放身心压力、应对健康问题的重要场所。聚焦校园环境的健康效益,剖析健康支持性环境的影响因素,可为校园恢复性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文章以Web of Science与中国知网为文献检索数据源,运用文献计量方法系统梳理大学校园恢复性环境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从设计实践的视角审视恢复性效益实证研究,围绕“气候环境-空间类型-影响要素”三维框架,提出建设健康支持性校园环境的路径。最后,提出研究展望,即通过营造校园热舒适性环境促进体力活动、营建多感官感知体验与行为活动支持的空间、发挥各空间要素的恢复性效益与叠加效应,助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高品质大学校园环境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性环境 学校 小气候 空间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疗愈视角下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亚利 张智超 宋佳楠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0期89-91,共3页
大学生在面对生活、学习中的压力和挑战时,容易出现负面情绪,导致心理问题频发。具有疗愈功能的校园景观不仅能舒缓心理压力、满足情感需求,还能引发精神共鸣。基于疗愈景观和环境心理学理论与案例解读,在探讨大学生心理与校园景观关系... 大学生在面对生活、学习中的压力和挑战时,容易出现负面情绪,导致心理问题频发。具有疗愈功能的校园景观不仅能舒缓心理压力、满足情感需求,还能引发精神共鸣。基于疗愈景观和环境心理学理论与案例解读,在探讨大学生心理与校园景观关系的基础上,通过总结目前校园景观现状,提出依托VR创设丰富的空间体验,借助动态宣泄满足学生情感需求,结合文化元素影响学生行为的设计策略,旨在优化大学校园疗愈景观设计,实现大学生身体、心理、精神的共同疗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 疗愈景观 心理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可持续的大学校园景观水系设计——以华中科技大学国际校区为例
11
作者 黄灵杰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5期105-107,共3页
随着生态环保意识的提升,大学校园景观水系设计趋向生态可持续。以华中科技大学国际校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基于生态可持续理念的大学校园景观水系设计方案,提出构建多层次水生态体系设计,如丰富多样的水生植物群落、合理配置的水生动植... 随着生态环保意识的提升,大学校园景观水系设计趋向生态可持续。以华中科技大学国际校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基于生态可持续理念的大学校园景观水系设计方案,提出构建多层次水生态体系设计,如丰富多样的水生植物群落、合理配置的水生动植物以及创新的水体自净机制,提升水体的生态功能与美学价值。结果表明,结合校园及周边水系景观与建筑的融合设计,可营造出既具生态效益又富有人文气息的优美校园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可持续 学校 景观水系设计 水生态 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校园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研究——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长安校区校园景观提升规划为例
12
作者 王思如 《园艺与种苗》 2025年第1期93-94,共2页
大学校园公共空间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该文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长安校区校园景观提升规划为例,结合校园特色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景观设计策略,并对校园中轴线上核心公共空间的景观规划进行了深入分析,可为校园公共空间规划提供一定... 大学校园公共空间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该文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长安校区校园景观提升规划为例,结合校园特色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景观设计策略,并对校园中轴线上核心公共空间的景观规划进行了深入分析,可为校园公共空间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园公共空间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景观设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校园森林植物群落景观单元定性定量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肖万娟 唐健灵 +1 位作者 骆姚瑶 刘冶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106-110,124,共6页
以柳州市大学校园森林为研究对象,从大学校园绿地5个功能区中选取33个植物景观单元,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植物景观评价模型,对大学校园森林植物群落景观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准则层权重值排序为生态功能(F_(1),0.5087)>实... 以柳州市大学校园森林为研究对象,从大学校园绿地5个功能区中选取33个植物景观单元,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植物景观评价模型,对大学校园森林植物群落景观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准则层权重值排序为生态功能(F_(1),0.5087)>实用功能(F_(2),0.2470)>文化功能(F_(4),0.1327)>景观功能(F_(3),0.1116);指标层总排序权重前5位分别为植物种类多样性G_(1)(0.2745)>植物群落垂直结构多样性G_(2)(0.1511)>可停留度G_(6)(0.1133)>植物生活型结构多样性G_(3)(0.0831)>抗干扰能力G_(5)(0.0592);科教区(7.158)、游憩区(6.912)、体育活动区(6.159)位于前3位,学生宿舍区(5.763)居于最末,景观质量有待加强;最后推荐3个优秀植物景观配置模式供参考。AHP法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对大学校园森林植物景观营造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为大学校园森林植物景观评价提供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园森林 植物群落景观 定性定量评价 AHP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校园建成环境低碳路径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扬 高峰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63,共11页
大学校园作为城市中观尺度的基本单元,因其使用人群和能源消耗的特殊性导致其在碳减排道路上进展缓慢。通过梳理国内外两大主流数据库CNKI和WOSCC中2002年1月-2022年12月发表的342篇有效文献资料,结合相关标准与规范,借助Citespace软件... 大学校园作为城市中观尺度的基本单元,因其使用人群和能源消耗的特殊性导致其在碳减排道路上进展缓慢。通过梳理国内外两大主流数据库CNKI和WOSCC中2002年1月-2022年12月发表的342篇有效文献资料,结合相关标准与规范,借助Citespace软件进行文献汇总和可视化分析,基于大学校园建成环境空间规划、建筑运营、交通出行、景观营造、固废回流五个系统归纳了碳排放的基本特征,从理论层面和应用层面分析了现有大学校园建成环境低碳规划设计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归纳了校园建成环境要素碳排放的影响机制。大学校园未来应根据自身的发展模式,主要从校园建成环境不同系统之间的关联性碳减排来构建绿色低碳的校园建成环境规划途径,以期提高校园建成环境更新过程的低碳导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 建成环境 低碳路径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球特色学校选址的区位论逻辑
15
作者 李协吉 孙洪涛 李伟峰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5-50,共6页
校园足球是实现足球强国梦和体育强国梦的重要支撑,优化足球特色校的区域布局则是推进校园足球改革发展的基础,科学的选址体系是审视我国校园足球政策执行实践效果的重要评价工具。运用区位论的空间选择原理,提出了我国创新足球特色校... 校园足球是实现足球强国梦和体育强国梦的重要支撑,优化足球特色校的区域布局则是推进校园足球改革发展的基础,科学的选址体系是审视我国校园足球政策执行实践效果的重要评价工具。运用区位论的空间选择原理,提出了我国创新足球特色校选址布局的新思路,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构建了包括学校空间位置、经济发展状况、文化底蕴、制度支撑四个一级指标体系,并确定了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选址及遴选的计量方程。在此基础上,根据遴选学校空间位置关系,提出足球特色校圈层发展、集聚发展和多核心+多活动中心发展等三种发展模式,阐明其空间效应演化的动力原理,依据增长极理论和累计因果循环理论阐明足球特色校的空间演化效应,解释了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选址思路创新的技术合理性,以期为优化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空间选址布局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足球强国梦 体育强国梦 区位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校园绿色景观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雅婷 李田 《现代园艺》 2024年第5期89-92,共4页
大量研究表明,绿色空间以及绿色景观对人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本研究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通过让大学生志愿者分别处于室内空间和室外绿色空间17min,并在实验前后使用心理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测定心理指标的变化值;通过仪器测量血压... 大量研究表明,绿色空间以及绿色景观对人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本研究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通过让大学生志愿者分别处于室内空间和室外绿色空间17min,并在实验前后使用心理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测定心理指标的变化值;通过仪器测量血压和心率反映生理指标的变化值,反映出室内与室外的差异性,研究大学校园内的绿色景观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学生身处室外绿色空间时注意力集中度相对于室内空间而言较高,压力值也有不同程度的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景观 心理健康 学校 大学生 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韧性大学校园的概念内涵、机制框架与规划实践路径
17
作者 高昊 冯刚 +1 位作者 张建勋 张小寒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6-124,共9页
厘清韧性大学校园的概念内涵、机制框架,并构建其规划实践路径,是深化韧性大学校园概念和推动韧性大学校园规划的重要抓手。通过综述当前韧性大学校园研究进展并引介韧性研究领域相关理论,探讨了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的韧性大学校园概念内... 厘清韧性大学校园的概念内涵、机制框架,并构建其规划实践路径,是深化韧性大学校园概念和推动韧性大学校园规划的重要抓手。通过综述当前韧性大学校园研究进展并引介韧性研究领域相关理论,探讨了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的韧性大学校园概念内涵,构建了复合“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韧性大学校园运行机制,并将大学校园韧性在制度、文化、生态、基础设施和空间五个维度进行解释。此外,基于迈向大学校园规划建设的思维转变,在韧性评价体系构建、韧性规划策略制定和现行相关规范完善等方面,提出了韧性大学校园规划的实践路径,以期解决当前大学校园语境下韧性理论与规划操作关联性不足的问题,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 韧性大学校 校园灾害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规划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促进导向下大学校园景观效用及空间营造探索 被引量:2
18
作者 惠惠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5期137-139,共3页
作为大学生生活及学习场所的大学校园,人员密集程度较高,以促进健康为目标的校园公共景观空间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结合健康理念的相关研究,从大学生身体、心理及行为3个层次的基本健康需求出发,阐述校园景观在健康促进方面的实际效用,... 作为大学生生活及学习场所的大学校园,人员密集程度较高,以促进健康为目标的校园公共景观空间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结合健康理念的相关研究,从大学生身体、心理及行为3个层次的基本健康需求出发,阐述校园景观在健康促进方面的实际效用,梳理校园景观不健康的现状问题,探讨大学校园景观健康支持性设计原则,并探索其多元化空间营造模式,旨在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一个健康化、安全性、归属感、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校园景观区域,以达到促进整体健康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 健康景观 设计原则 营建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的大学校园疗愈景观设计策略 被引量:2
19
作者 项立娜 陈思裕 +2 位作者 李绿坤 李雯 胡小兰 《现代园艺》 2024年第3期110-112,共3页
大学校园人口多、密度高,一旦爆发传染病后果严重。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学校园受到严格管控,大学生心理压力情况愈加严重。疗愈景观使大学生在欣赏园林艺术的同时,还可以满足身体及精神方面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后疫情时代大学... 大学校园人口多、密度高,一旦爆发传染病后果严重。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学校园受到严格管控,大学生心理压力情况愈加严重。疗愈景观使大学生在欣赏园林艺术的同时,还可以满足身体及精神方面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后疫情时代大学生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基于疗愈景观设计理论与实践,对疫情期间的校园景观、师生户外活动以及管控措施进行观察与分析,识别后疫情时代大学校园景观的特征,提出疗愈景观设计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愈景观 新冠疫情 学校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所营造理论下的大学校园绿地空间设计——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绿地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萱 陈慧苑 苏珩 《现代园艺》 2024年第2期64-66,共3页
现代大学校园环境建设因教育理念的转变,更加强调发挥“环境育人”作用,而绿地空间不仅要承载校园的历史文化,还要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促进道德和审美修养的提高。基于此,基于场所营造理论,深入研究绿地的物质和精神构成,注重关注师生体... 现代大学校园环境建设因教育理念的转变,更加强调发挥“环境育人”作用,而绿地空间不仅要承载校园的历史文化,还要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促进道德和审美修养的提高。基于此,基于场所营造理论,深入研究绿地的物质和精神构成,注重关注师生体验,以期为现代校园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 绿地空间 场所营造 场所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