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省大学生网络成瘾学校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张龙龙 王禄玉 +3 位作者 王燕超 唐震 王丽萍 胡晓斌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70-571,共2页
目的探讨甘肃省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学校影响因素,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校园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抽取研究对象,了解大学生网络成瘾率;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甘肃省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学校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 目的探讨甘肃省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学校影响因素,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校园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抽取研究对象,了解大学生网络成瘾率;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甘肃省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学校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甘肃省大学生网络成瘾率为10.09%;良好的同学关系和经常体验来自学习上的乐趣是网络成瘾的保护因素;对自己的专业没兴趣、年龄小和年级低是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低年级大学生加强网络科学使用知识的普及,改善教学方式增进大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良好的同学关系是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成瘾 学校影响因素 病例对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教育如何助力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基于聚类分析的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张静 郑杰 +1 位作者 崔海丽 张丽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82,共11页
本研究聚焦于五个关键的学校影响因素(学生感知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教师反馈、学校归属感以及课外活动),深入探讨它们如何共同作用于学生的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我们运用OECD的SSES2023中国调查数据(10岁与15岁学生共计7648名),将上... 本研究聚焦于五个关键的学校影响因素(学生感知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教师反馈、学校归属感以及课外活动),深入探讨它们如何共同作用于学生的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我们运用OECD的SSES2023中国调查数据(10岁与15岁学生共计7648名),将上述五个影响因素作为变量进行聚类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及事后检验方法,揭示不同类别的学生群体在社会与情感能力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基于5个学校变量可将这些学生聚类分为5个群组:学校满意组(学生的上述五个影响因素得分都较高)、社交优势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学校归属感得分相对较高)、多元兴趣组(课外活动得分最高)、反馈达人组(教师反馈得分较高)以及学校助力组(上述五个影响因素得分都最低)。其中,学校满意组的学生在社会与情感能力方面表现最为出色,而学校助力组则最弱。此外,社交优势组、多元兴趣组和反馈达人组在不同年龄段和能力水平上表现出不同的差异。本研究为理解学校在促进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中的综合影响提供了实证依据,对于指导学校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与情感能力 学校影响因素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