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开展对集团化办学的督导——来自欧洲学校合作网络多中心督导模式的启示 被引量:1
1
作者 陶媛 魏峰 《外国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7-128,共12页
集团化办学是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对集团化办学的督导是问责和改进集团化办学质量的重要机制。长期以来,在政府主导下采用规范性标准对单体学校质量进行自上而下的督导,难以适应集团化办学的要求。欧洲国家在学校合作网络... 集团化办学是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对集团化办学的督导是问责和改进集团化办学质量的重要机制。长期以来,在政府主导下采用规范性标准对单体学校质量进行自上而下的督导,难以适应集团化办学的要求。欧洲国家在学校合作网络盛行的背景下,探索了各具特色的多中心督导实践策略,创生了学校合作网络的多中心督导模式,其主要特征和优势表现为:以合作网络为督导对象,拓展单体学校督导的边界;采用参与式的督导手段,突破自上而下的等级控制;进行目标游离的督导判断,超越规范化的督导框架。集团化办学与学校合作网络具有内在一致性,本质上都是由共同理念引领、受到一定契约关系约束的具有规模效应的学校间合作关系。借鉴学校合作网络的多中心督导模式,我国在开展集团化办学督导时,需要聚焦集团办学整体效能,协调与单体学校督导的关系;尊重集团化办学愿景,因地制宜开展教育督导;从重“督”转向重“导”,以集团化办学质量提升为根本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督导 集团化办学 学校合作网络 多中心督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学校合作网络的发展及其对教育督导的变革 被引量:4
2
作者 丁笑炯 孙丽君 《比较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1-71,共11页
20世纪90年代中期,欧洲国家开始通过政策和法规,发展学校合作网络。其基本假设是,单个学校规模太小、太孤立,不能提供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想完成从"良好"到"优秀"的最后一跃,需要在学校之间以及学校和各种外部... 20世纪90年代中期,欧洲国家开始通过政策和法规,发展学校合作网络。其基本假设是,单个学校规模太小、太孤立,不能提供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想完成从"良好"到"优秀"的最后一跃,需要在学校之间以及学校和各种外部机构之间结成网络。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面对不同的教育问题,颁布的有关学校合作网络的政策在目的上各有不同。即便在同一个国家,不同的网络植根于不同社区,网络成员的情况各不相同,希望通过网络实现的目标也有所区别。加上各类网络具有不同的性质和规模,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欧洲的学校合作网络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合作网络的兴起及其多样化发展对传统的督导模式提出了挑战。首先,与对上、对外负责相比,合作网络更强调对自己负责和对同伴负责,由此引出自我评估和同伴互评的理念与实践。其次,合作网络各不相同,这就要求督导人员深入当地,与当地人一起确定有意义的督导内容和方法。再次,合作网络的多样性使得量化的横向比较变得不再适宜,督导报告需要从形式到内容都更加开放、灵活,反映每个合作网络的独特性。学校合作网络背景下的新型督导秉持建构主义和多元主义的理念,使得督导成为一个不断生成新知识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合作 学校合作网络 教育督导 多中心督导 欧洲基础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