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破除学校神话 走向学习化社会——《去学校化社会》译者导读 |
吴康宁
|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1
|
|
|
2
|
“荒诞”背后的理性──伊里奇《非学校化社会》及其给我们的启示 |
石鸥
刘丽群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00 |
17
|
|
|
3
|
伊里奇非学校化社会理论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启示 |
廖春林
方帧云
|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
4
|
现代西方激进主义教育改革思潮——伊里奇“非学校化社会”思想探析 |
柳平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1986 |
3
|
|
|
5
|
论学校教育功能替代 |
张行涛
|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
6
|
两种对立的教育本质观:解析伊万·伊利奇对杜威的批评 |
涂诗万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7
|
伊里奇终身教育思想探微 |
赵红亚
|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
8
|
《21世纪学习的革命》评介 |
方琦
|
《地理教学》
|
2016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