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我国学校军训的百年回眸与体育效能
被引量:11
- 1
-
-
作者
陈晴
宋广成
-
机构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
-
出处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26,共6页
-
基金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科研项目(HBFY2014013)
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项目(2013B122)
-
文摘
我国的学校军训和学校体育均肇始于清朝末期的军国民教育,二者互为表里而又相互彰显。学校体育固定为必修的体育课,学校军训时断时续,也持续顽强地流传至今。百年军训之路有必要进行梳理,试图探求出其中的规律性,并探寻与学校体育共生共进的协同关系,以及它对增强学生体质,整饬纪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所处的地位与作出的贡献。总结经验教训,顺应时代潮流,与学校体育协同共进,同时也彰显军训工作的正能量和为其创新发展争取更加有利的环境条件。
-
关键词
学校军训
历史回眸
体育效能
协同发展
-
Keywords
school military training
review
sports performanc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
分类号
G80-05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
-
题名1928-1945年福建学校军训述评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兰雪花
-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人民武装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
出处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4-209,共6页
-
文摘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福建学校军训经历了抗战前后不同的发展历程,其军训的组织、方式、内容等方面也不断调整变化。学校军训的实施促使大批福建知识青年走上抗日救亡道路。由于特定的时代条件与政治动因,福建学校军训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和缺陷。从福建学校的军训我们可知,国民政府推行的学校军训对提高学生素质,转变社会风气,推动现代征兵制的实施,动员学生参加抗战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
关键词
南京国民政府
福建
学校军训
-
分类号
G529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论抗战时期国统区地方军事教育
被引量:3
- 3
-
-
作者
季鹏
-
机构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5-129,共5页
-
文摘
抗日战争爆发后 ,开始武装抵抗的南京国民政府 ,为保证全面抗战后续兵源的充足的需要 ,将地方学校作为战时兵员的重要来源之一 ,在地方学校广泛开展了预备军士教育、备役候补军官佐教育和童子军的军事训练 ;鼓励知识青年服兵役 ;在国统区普遍施行了包括壮丁、青年、妇女在内的国民兵教育 ,以提高全民的军事素养。国统区曾一度出现民众训练及青年从军的热潮。但由于国民党本身和各级官员的腐败 ,地方军事训练的预期目标大打折扣 ,抗战需要的兵员远远不能得到满足。
-
关键词
抗日战争时期
国统区
学校军训
知识青年从军
国民兵
-
分类号
K2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