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象征的意义世界——学校仪式活动的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31
1
作者 王海英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15-19,共5页
仪式活动是学校日常生活中一个充满意义的文化事件,它由哪些行为构成,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有着怎样的存在价值,本文主要围绕这三个问题进行了社会学阐释。
关键词 学校仪式 安全阀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仪式在乡土文化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 被引量:3
2
作者 纪德奎 蒙继元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2-35,40,共5页
学校仪式是由学校组织的对学生有一定教育意义的象征活动与典礼活动,具有行动性、凝聚性、能动性与时代性特征。这些特征使得学校仪式成为乡土文化教育的重要形式。它展现了乡土文化德育熏陶的活力,在切身参与的过程中推动了乡土文化教... 学校仪式是由学校组织的对学生有一定教育意义的象征活动与典礼活动,具有行动性、凝聚性、能动性与时代性特征。这些特征使得学校仪式成为乡土文化教育的重要形式。它展现了乡土文化德育熏陶的活力,在切身参与的过程中推动了乡土文化教育的感染力,提升了学生的乡土情结并加快了乡土文化传统与时俱进的转化力。发展"学生组织+探索"仪式模式,创造情境型乡土文化教育形态,在表演中理解乡土文化教育,构建乡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等均有助于实现学校仪式在乡土文化教育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仪式 乡土文化教育 乡土文化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仪式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3
作者 方东林 《教育家》 2020年第26期68-68,共1页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仪式意识影响着华夏儿女的思想、言论和行为,重礼、守礼、行礼、传礼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仪式感,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种价值表达,加强新时代学校仪式教育更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学校仪式...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仪式意识影响着华夏儿女的思想、言论和行为,重礼、守礼、行礼、传礼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仪式感,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种价值表达,加强新时代学校仪式教育更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学校仪式教育分类标准有很多,笔者提倡按照用途将其分为仪式化活动、礼仪活动、典礼活动和庆典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式 仪式 春风化雨 礼仪活动 学校仪式 润物无声 分类标准 礼仪之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推进仪式教育活动的价值及策略——以中小学“四仪”教育活动为例
4
作者 姜莉 《江苏教育》 2018年第23期17-19,共3页
仪式教育活动为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学校推进仪式教育活动能使学生获得“感染力”“顿悟力”“成长力”;在活动推进策略上,教育者要明确主体是“学生”、内容要“鲜活”、评价要“跟进”,从而保证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时效性。
关键词 学校仪式 教育活动 育人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仪式教育:为生命成长奠基 被引量:7
5
作者 张雪梅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 2013年第2期45-48,共4页
仪式教育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学校仪式教育相对于普通的德育活动,具有群体认同性、实践体验性、心理暗示性、内容外显性等优势。在组织仪式教育时,必须遵循规范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和文化性原则。对于学校而言,有两条有效的仪式... 仪式教育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学校仪式教育相对于普通的德育活动,具有群体认同性、实践体验性、心理暗示性、内容外显性等优势。在组织仪式教育时,必须遵循规范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和文化性原则。对于学校而言,有两条有效的仪式教育组织策略:一是基于学生成长需要组织仪式教育,二是基于学校文化特色组织仪式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式 学校仪式教育 德育活动 生命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样少年在仪式中幸福成长--江苏省江阴市花园实验小学特色课程掠影
6
作者 奚凌红 《江苏教育》 2022年第7期F0003-F0003,共1页
江苏省江阴市花园实验小学结合校名“花园”和校训“尚美”,积极构建仪式教育课程,提出“让儿童在有仪式感的校园里幸福成长”的口号,致力培养“向上向善”的花样少年。学校仪式教育课程立足校园场域建设、课程礼仪规范落实、校园特色... 江苏省江阴市花园实验小学结合校名“花园”和校训“尚美”,积极构建仪式教育课程,提出“让儿童在有仪式感的校园里幸福成长”的口号,致力培养“向上向善”的花样少年。学校仪式教育课程立足校园场域建设、课程礼仪规范落实、校园特色仪式活动开展,引领全校学生知礼仪、明礼仪、定礼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福成长 特色课程 仪式 江苏省江阴市 礼仪规范 学校仪式 校训 校园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