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打假还是造假
1
作者 王玮 陈海宏 《学术界》 CSSCI 2004年第3期150-152,共3页
《学术界》2 0 0 3年第 3期刊登的《美国史论文写作的两个问题———兼评〈美国对外事务与联邦宪法〉》一文署名为王维、陈亥宏 ,但这不是其真正作者 ,这个署名是对王玮、陈海宏姓名的盗用。该文本是网站论坛上流行一时的一篇帖子 ,作... 《学术界》2 0 0 3年第 3期刊登的《美国史论文写作的两个问题———兼评〈美国对外事务与联邦宪法〉》一文署名为王维、陈亥宏 ,但这不是其真正作者 ,这个署名是对王玮、陈海宏姓名的盗用。该文本是网站论坛上流行一时的一篇帖子 ,作者是南京大学的几名研究生 ,内容是揭发刘××的一篇刊登在《世界历史》上的论文有“拼凑抄袭”的嫌疑 ,但却被有意篡改了署名。这种假借打假之名 ,不择手段的造假应引起学术界的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造假行为 侵权行为 签名 网站论坛 打假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科研失信的深层原因 被引量:3
2
作者 韩喜平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57-57,共1页
科研诚信是每一名科研工作者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必须恪守的道德和规范。近年来,高校师生学术失信甚至学术造假行为屡被曝光,伪造、剽窃、抄袭等学术不端现象屡禁不止,从论文段落剽窃到大面积抄袭,甚至包括致谢全篇复制都存在不少典型案例... 科研诚信是每一名科研工作者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必须恪守的道德和规范。近年来,高校师生学术失信甚至学术造假行为屡被曝光,伪造、剽窃、抄袭等学术不端现象屡禁不止,从论文段落剽窃到大面积抄袭,甚至包括致谢全篇复制都存在不少典型案例。作为学术生活和科研事业的初期,研究生阶段是科研工作者遵守科研诚信、养成良好科研道德习惯的关键时期。然而,高校研究生的学术领域是科研失信的“重灾区”之一,长远看来,研究生科研失信问题,会日益腐蚀和动摇我国学术发展的根基。高校研究生违背科研诚信并不是偶然事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科研工作者群体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急功近利氛围,教师科研成就“唯论文数量论”“唯申请项目资金论”导致一些教师心浮气躁,难以踏实做学问。在这种氛围中,主要依靠指导教师获得科研方向和方法的研究生难免受到影响。长期以来,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多是在入学之初进行普及性的宣传,之后基本就进入了阶段性的“休眠期”,有的学校虽然会举行诸如签科研诚信承诺书、挂科研诚信宣传条幅等活动,但很多都流于形式,实际效果并不明显。一些研究生在毕业要求的压力下“铤而走险”,抄袭和剽窃他人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工作者 研究生阶段 失信问题 原因 学术造假行为 科学研究过程 科研诚信 道德习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