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虚拟集聚理论与应用研究评介
被引量:
20
1
作者
田霖
韩岩博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7-90,共14页
虚拟集聚作为新兴现象和新生学科增长点,颇为前沿且涉及学科广泛。文章详细梳理了虚拟集聚的内涵、特征、模式、诱因、影响及具体应用并分别予以评价,概括总结了虚拟集聚的学术分歧及未来拓展空间:空间理念各异、风险透析不足;主要针对...
虚拟集聚作为新兴现象和新生学科增长点,颇为前沿且涉及学科广泛。文章详细梳理了虚拟集聚的内涵、特征、模式、诱因、影响及具体应用并分别予以评价,概括总结了虚拟集聚的学术分歧及未来拓展空间:空间理念各异、风险透析不足;主要针对制造业,对新兴业态挖掘不够;多从微观企业、产业入手,缺乏区域视角、国际视野的拓展;量化研究及典型案例解析更有待强化等。指出应倡导跨学科的视域与胸襟,探索学科的包容性发展。未来需要贯彻六大双轮驱动机制(即集聚与分散双轮驱动、传统地理与新兴地理双轮驱动、微观和宏观双轮驱动、共性和个性双轮驱动、学科探索与实践运用双轮驱动)的精髓与理念,构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虚拟集聚的学术研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集聚
互联网+
金融地理学
学术
分歧
拓展空间
学术研究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拓荒巨人的思想光彩——读《徐霞客评传》
2
作者
薛志红
杨金荣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7-127,共1页
关键词
《徐霞客游记》
评传
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思想史
拓荒
学术研究体系
地理学家
中国古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阅读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
被引量:
5
3
作者
本刊记者
蒋建国
+3 位作者
郝雨
王鹏飞
卞冬磊
朱至刚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8,共14页
伴随着文字诞生而出现的阅读行为,迄今已延续了五千年。虽然时间久远、历史悠长,但梳理古代学术研究体系,并没有以阅读为独立研究对象的学科内容。直到20世纪80年代,受读者反应理论等跨学科理论的影响,阅读史才作为书籍史研究的一个分支...
伴随着文字诞生而出现的阅读行为,迄今已延续了五千年。虽然时间久远、历史悠长,但梳理古代学术研究体系,并没有以阅读为独立研究对象的学科内容。直到20世纪80年代,受读者反应理论等跨学科理论的影响,阅读史才作为书籍史研究的一个分支,进入学者研究视野。相较国外,我国的阅读研究相对滞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中国阅读通史》主编王余光先生曾谈到,阅读史在西方可称"显学",研究者众多,成果斐然,但西方阅读史研究对中国关注非常少,即使提到,也不免浮光掠影。鉴于此,本刊沙龙栏目从"阅读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角度,特邀请卞冬磊先生、蒋建国先生、郝雨先生、王鹏飞先生、朱至刚先生五位学者参加笔谈(学者排名以姓氏拼音为序),深入讨论阅读史的兴起、阅读史在中国的发展、阅读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等议题,一方面期待促进中国阅读史研究的深化,另一方面希望为当下创造一个美好的阅读提供历史的智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转型
近代中国社会
阅读行为
20世纪80年代
跨学科理论
学术研究体系
读者反应理论
信息管理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虚拟集聚理论与应用研究评介
被引量:
20
1
作者
田霖
韩岩博
机构
郑州大学商学院
出处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7-90,共14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虚拟集聚背景下服务乡村振兴的金融包容体系重构研究”(20BJY117)。
文摘
虚拟集聚作为新兴现象和新生学科增长点,颇为前沿且涉及学科广泛。文章详细梳理了虚拟集聚的内涵、特征、模式、诱因、影响及具体应用并分别予以评价,概括总结了虚拟集聚的学术分歧及未来拓展空间:空间理念各异、风险透析不足;主要针对制造业,对新兴业态挖掘不够;多从微观企业、产业入手,缺乏区域视角、国际视野的拓展;量化研究及典型案例解析更有待强化等。指出应倡导跨学科的视域与胸襟,探索学科的包容性发展。未来需要贯彻六大双轮驱动机制(即集聚与分散双轮驱动、传统地理与新兴地理双轮驱动、微观和宏观双轮驱动、共性和个性双轮驱动、学科探索与实践运用双轮驱动)的精髓与理念,构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虚拟集聚的学术研究体系。
关键词
虚拟集聚
互联网+
金融地理学
学术
分歧
拓展空间
学术研究体系
Keywords
virtual agglomeration
Internet+
financial geography
academic divergences
future development
research system
分类号
F014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拓荒巨人的思想光彩——读《徐霞客评传》
2
作者
薛志红
杨金荣
机构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处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7-127,共1页
关键词
《徐霞客游记》
评传
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思想史
拓荒
学术研究体系
地理学家
中国古代
分类号
G252.6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阅读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
被引量:
5
3
作者
本刊记者
蒋建国
郝雨
王鹏飞
卞冬磊
朱至刚
机构
不详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上海大学影视学院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处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8,共14页
文摘
伴随着文字诞生而出现的阅读行为,迄今已延续了五千年。虽然时间久远、历史悠长,但梳理古代学术研究体系,并没有以阅读为独立研究对象的学科内容。直到20世纪80年代,受读者反应理论等跨学科理论的影响,阅读史才作为书籍史研究的一个分支,进入学者研究视野。相较国外,我国的阅读研究相对滞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中国阅读通史》主编王余光先生曾谈到,阅读史在西方可称"显学",研究者众多,成果斐然,但西方阅读史研究对中国关注非常少,即使提到,也不免浮光掠影。鉴于此,本刊沙龙栏目从"阅读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角度,特邀请卞冬磊先生、蒋建国先生、郝雨先生、王鹏飞先生、朱至刚先生五位学者参加笔谈(学者排名以姓氏拼音为序),深入讨论阅读史的兴起、阅读史在中国的发展、阅读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等议题,一方面期待促进中国阅读史研究的深化,另一方面希望为当下创造一个美好的阅读提供历史的智识。
关键词
中国社会转型
近代中国社会
阅读行为
20世纪80年代
跨学科理论
学术研究体系
读者反应理论
信息管理学院
分类号
G2O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虚拟集聚理论与应用研究评介
田霖
韩岩博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拓荒巨人的思想光彩——读《徐霞客评传》
薛志红
杨金荣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阅读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
本刊记者
蒋建国
郝雨
王鹏飞
卞冬磊
朱至刚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