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较乾嘉诸老更上一层——论陈寅恪的学术追求
1
作者 邵盈午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8-82,共5页
陈寅恪的治学方法往往重考;他走的实际上是一条"讲宋学,做汉学"的路子:透发出一种重义理、重文化大义的"宋学精神",在现代科学理性的烛照下,闪烁着一种人文主义的光芒,呈显出一种在史料中寻史识的"新汉学"... 陈寅恪的治学方法往往重考;他走的实际上是一条"讲宋学,做汉学"的路子:透发出一种重义理、重文化大义的"宋学精神",在现代科学理性的烛照下,闪烁着一种人文主义的光芒,呈显出一种在史料中寻史识的"新汉学"的研究思路——陈氏尝谓"较乾嘉诸老更上一层",正显示出他本人通过史料考辨"重建信史"的学术自信。基于此,陈氏自觉地将乾嘉诸老与西学的科学方法融会贯通,卓尔自运,建树惊人。陈氏的学术成就,足可视为20世纪中国学术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界标。循此而向上穷波讨源、追溯本根,可爬梳出晚清、民初之际学术思想、学术流派、学术格局的变革脉络;向下推源及流,支离漫衍,可透析出晚近以迄于今的学术风气、学术范式、学术路向的分合离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陈氏确为20世纪中国最具人文品格与学术魅力的杰出学者,是20世纪中国人文社科界罕见的足可与世界学术水平对话并取得领先地位的史学大师。正是陈氏,使中国史学跃上同情式考述的历史新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寅恪 治学理念 学术建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学文化研究”之研究——兼论中国特色大学文化学构建问题 被引量:4
2
作者 史华楠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112,共8页
我国大学文化研究,经历了"校园文化"、"大学校园文化"和"大学文化"三种不同概念语境的学术探索阶段,表现出由从属研究向独立研究转变的学科发展特征,逐步确立了大学文化研究在高等教育领域文化研究中的... 我国大学文化研究,经历了"校园文化"、"大学校园文化"和"大学文化"三种不同概念语境的学术探索阶段,表现出由从属研究向独立研究转变的学科发展特征,逐步确立了大学文化研究在高等教育领域文化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从一门学科创建和发展的认识成果而言,近30年大学文化研究有着较多的范式运用和学术建树。在多元文化冲击和国家战略调整的宏观背景下,我国大学文化研究的学科化发展背后,也隐藏着难以回避的中国特色、研究范式、价值取向等深层次理论问题。把握现代大学的文化本质,立足高等教育发展主题,形成价值与实证相统一的研究范式,真正构建起中国特色的大学文化学,应是当前大学文化研究的重要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文化研究 阶段划分 学术建树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心中的祝愿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贵义 《财会通讯(上)》 1995年第6期15-15,共1页
1988年,我十分荣幸的当上了《财会通讯》的特约通讯员,每月得到一份赠刊,在我的工作和生活中走来了一位新朋友。当夜幕降临时,我便一人坐在灯下,悉心阅读《财会通讯》:《会计名家》,使我了解全国会计名人的人生历程和学术建树;《理论探... 1988年,我十分荣幸的当上了《财会通讯》的特约通讯员,每月得到一份赠刊,在我的工作和生活中走来了一位新朋友。当夜幕降临时,我便一人坐在灯下,悉心阅读《财会通讯》:《会计名家》,使我了解全国会计名人的人生历程和学术建树;《理论探讨》,让我聆听专家学者对会计理论问题所发出的宏论;《工作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讯员 理论探讨 财会制度 会计理论 工作研究 学术建树 人生历程 专家学者 国际会计 阅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奏与色彩的交响——李立新中国画的艺术逻辑和现代感 被引量:1
4
作者 樊波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7-208,共2页
乍一见到李立新的画作——在我的直感中,与其人有点对不上频道的感觉,这是因为一方面很长一个时期,他的画作并没有过多披露于世为众人所晓,另一方面,李立新更多以纯粹的学者身份出现,他儒雅文气的风度且话语中天然带有的吴调,与他极富... 乍一见到李立新的画作——在我的直感中,与其人有点对不上频道的感觉,这是因为一方面很长一个时期,他的画作并没有过多披露于世为众人所晓,另一方面,李立新更多以纯粹的学者身份出现,他儒雅文气的风度且话语中天然带有的吴调,与他极富现代感的绘画实在是难以对上号。所以当年我一看他的作品时,在赞叹之余顿然又生出一份惊讶似乎是很自然的。立新在设计史论上突出的学术建树似乎无须我多言的,而他的名字(立新)用于形容和概括他的绘画基本特征乃是恰如其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立新 设计史论 学者身份 现代感 对上号 学术建树 文气 中国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中青年学者鲁迅研究的新成果——介绍《鲁迅研究的现在》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国平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3年第8期45-50,共6页
八十年代后期以来,日本鲁迅研究发展的一个主要标志,是一批中青年研究者的崛起,他们以自己的学术建树开始扮演日本鲁迅研究的重要角色。而《鲁迅研究的现在》的作者则基本是包括了目前所有活跃于日本关东地区鲁迅研究界的中青年学者。
关键词 鲁迅研究 中青年学者 学术建树 日本 研究者 主要标志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中国文学 对话性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