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学术与思想之间——重读王元化先生的《文心雕龙讲疏》 被引量:1
1
作者 戚良德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3-97,共15页
今年是王元化先生去世十周年,重读先生的"龙学"经典《文心雕龙讲疏》,是纪念先生的最佳方式。王先生曾用"喜忧参半"来描绘自己面对这部书的心情,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概括了这部产生在特殊时代的经典之作的历史特点。... 今年是王元化先生去世十周年,重读先生的"龙学"经典《文心雕龙讲疏》,是纪念先生的最佳方式。王先生曾用"喜忧参半"来描绘自己面对这部书的心情,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概括了这部产生在特殊时代的经典之作的历史特点。无论是对《文心雕龙》的基本认识,还是其理论观念与阐释方式、研究方法,这部书一方面带有"时代的烙印",另一方面又是作者独立思考的产物,具有学术的诚念和思想的尊严,这也正是这部产生在特殊时代的著作能够成为经典而流传不衰的原因所在。研读和评价王元化先生的《文心雕龙讲疏》,实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惟以王先生"勇于质疑自身‘偏颇’乃至‘心爱观念’的学术范型"及其"烙印人格的学术‘情志’"为念,凡为真诚之探求,必当有益于"龙学"、学术与思想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元化 文心雕龙讲疏 学术与思想 喜忧参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今学界的南王北李
2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38-38,共1页
高增德、丁东在《当今学界的南王北李》,(载《中华读书报》,1996.12.13)一文中指出: 我们以为:中国之大,没有大家出现的慨叹,是以历史为镜,比如相对于五四时代而言。大家、大师,的确是时间长河淘洗的结晶。社会公认多在事后,而不在当时... 高增德、丁东在《当今学界的南王北李》,(载《中华读书报》,1996.12.13)一文中指出: 我们以为:中国之大,没有大家出现的慨叹,是以历史为镜,比如相对于五四时代而言。大家、大师,的确是时间长河淘洗的结晶。社会公认多在事后,而不在当时。 但面对现实,大家风范还是有迹可循。所谓大家,一是自己博大精深,有俯瞰古今中外的文化视野,能在多学科领域自由出入,整合自如,学问超过同辈。二是开一代风气,学术与思想打通,文品与人品一致,影响力辐射到各个年龄段。当然,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人文环境,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大家风范,不能用一个模子去套。 具体到90年代的中国学界,我们以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家风范 五四时代 文品与人品 学术与思想 文化视野 人文环境 自由出入 《中华读书报》 社会公认 学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