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府“治理术”与学术“商品化”——威廉·克拉克论德国现代大学学术体制的建构及启示 被引量:4
1
作者 梅勇 熊进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3-128,共6页
相异于高等教育学的分析进路,美国科学史学家威廉·克拉克从政治学等跨学科视角出发,借用“治理术”等理论工具,认为德国现代大学学术体制是在政府与市场导致的学术行为方式的变迁中所建构。大学学者学术资格的确认必须满足系列官... 相异于高等教育学的分析进路,美国科学史学家威廉·克拉克从政治学等跨学科视角出发,借用“治理术”等理论工具,认为德国现代大学学术体制是在政府与市场导致的学术行为方式的变迁中所建构。大学学者学术资格的确认必须满足系列官僚化或理性化的标准与市场对某种劳动的偏好。政府借助于一系列的学术与知识小工具——目录、图标、表格、报告、问卷、卷宗、档案等等构造了现代大学学术体制的权力形式,现代大学学术体制的塑造不过是反映了政府感兴趣的那些片段。而政府在官僚体制基础上引入商业化原则,采用学术管理资本主义,要么在大学学术体制内部培育一个竞争市场,要么在大学与政府、大学与期刊等机构之间建立起一个学术市场。无论是为了获取生计抑或是为了争取国家资助,大学学者与学术都被置于商品的境地,发生着交换的价值。本质上,政府与市场感兴趣的片段最终所塑造的不过是一种技术化的学术体制与样态,它能否培育出具有原创性的“学术卡里斯玛”却饱受质疑。这一分析进路为研究德国大学学术体制与反思当今大学学术体制提供了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现代大学 学术体制 学术卡里斯玛 学术“治理术” 学术“商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