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学前教育供给主体变迁的历史发展逻辑——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 被引量:7
1
作者 李阿芳 王小英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22,共10页
学前教育供给主体是决定学前教育发展规模与质量的关键要素。我国学前教育供给主体经历了两次大的变迁,可分为从“社会供给为主(1949—1993)”到“市场供给主导(1994—2009)”再到“政府与市场协同供给(2010年至今)”的三个阶段。从历... 学前教育供给主体是决定学前教育发展规模与质量的关键要素。我国学前教育供给主体经历了两次大的变迁,可分为从“社会供给为主(1949—1993)”到“市场供给主导(1994—2009)”再到“政府与市场协同供给(2010年至今)”的三个阶段。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分析,主流观念的引领、制度环境的形塑、政府的推动、民意的表达等多重力量的相互作用推动了我国学前教育供给主体的变化。展望未来,我们应树立前瞻意识,解放旧观念,把握发展契机,推动制度革新,观照多元需求,强化供给效能,以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供给制度改革,实现我国学前教育事业普及、普惠、均衡、优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供给 教育供给主体 历史制度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前教育供给视角下幼儿期刊专业化发展路径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晓晔 王壮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7-31,共5页
幼儿期刊是我国少儿出版的重要成分,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背景下,幼儿期刊作为学前教育供给侧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积极回应学前教育内容、体系、范围、方式的新变化。研究基于对学前教育供给... 幼儿期刊是我国少儿出版的重要成分,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背景下,幼儿期刊作为学前教育供给侧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积极回应学前教育内容、体系、范围、方式的新变化。研究基于对学前教育供给要求和幼儿期刊供给优势与不足的分析,提出学前教育供给视角下幼儿期刊发展应积极探寻期刊定位,确立供给优势;建立栏目关联,丰富供给深度;回应幼儿生活,提高供给效力;把握技术优势,建设供给链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供给 幼儿期刊 少儿出版 五大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前教育师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策略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根健 卜凡帅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1-84,共4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我国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改革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应贴近社会需要并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布局,为此应以供求关系为基础分析当前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运用系统方法确定学前教育师资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我国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改革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应贴近社会需要并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布局,为此应以供求关系为基础分析当前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运用系统方法确定学前教育师资有效供给中的结构性问题,通过强化组织创新和制度供给优化学前教育师资供给的体制与机制。政府部门可以以省为单位进行学前教育师资有效需求测算和学前教育师资培养调研,对现有学前教育师资供给结构进行多层次分析,进一步厘清影响学前教育师资有效供给的有关因素,有效解决师资培养的规划、动力和保障机制问题,实现供需双方从低水平平衡走向高水平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师资供给 学前教育师资培养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格兰高质量普惠性早期保育教育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9
4
作者 陈欢 王小英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1-53,共13页
英格兰政府自1997年以来协调使用直接供给、财政投入和规制管理三大政策杠杆,先后针对早期保育教育的可获得性、质量、可承受性进行了大幅改革。首先是引入市场模式,鼓励小规模供给,保障服务的可获得性,与此同时建立质量标准体系,完善... 英格兰政府自1997年以来协调使用直接供给、财政投入和规制管理三大政策杠杆,先后针对早期保育教育的可获得性、质量、可承受性进行了大幅改革。首先是引入市场模式,鼓励小规模供给,保障服务的可获得性,与此同时建立质量标准体系,完善注册与督导制度,加强师资结构与薪资待遇,普遍提高保育教育质量水平,然后努力扩大供给侧投入,改革投入方式,提高拨款透明性与公平性,并简化需求侧投入方式,提高补贴力度。我国政府应充分认识市场力量的作用与局限性,切实保障低收入家庭儿童能入园、入好园,并积极运用政策手段激励私立机构提升保教质量,实现学前教育公平与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性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供给 学前教育投入 学前教育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我国学前儿童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探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丽娟 沈建洲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9-82,共4页
新时期我国学前儿童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主要表现为上公办园难和上民办园贵,主要原因在于公办园数量少,民办园质量偏低;城市幼儿园数量不足,农村幼儿园供大于求;公办性质幼儿园难以扩大办园规模;等等。在基本解决广大学前儿童有园上的问题... 新时期我国学前儿童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主要表现为上公办园难和上民办园贵,主要原因在于公办园数量少,民办园质量偏低;城市幼儿园数量不足,农村幼儿园供大于求;公办性质幼儿园难以扩大办园规模;等等。在基本解决广大学前儿童有园上的问题后,应进一步努力为他们提供优质且价格合理的学前教育服务。为此,政府应加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供给,进一步优化幼儿园的布局和办园结构;不断强化对幼儿园的监督和管理,稳步提升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不断加强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持续提升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专业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资源供给 学前教育资源配置 学前教育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所有制幼儿园服务行为分析及其政策启示 被引量:12
6
作者 曾晓东 刘莉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23,共10页
大力发展公办园还是积极扶持民办园,是困扰地方政府学前教育发展规划的重要问题。和很多公共问题一样,两种主张各有支持者,彼此缺乏共识空间。从企业行为和政府管制理论的角度分析,公办园应呈现同一、规范和瞄准低收入人群的行为;民办... 大力发展公办园还是积极扶持民办园,是困扰地方政府学前教育发展规划的重要问题。和很多公共问题一样,两种主张各有支持者,彼此缺乏共识空间。从企业行为和政府管制理论的角度分析,公办园应呈现同一、规范和瞄准低收入人群的行为;民办园应针对高端需求,具备创新能力,但可能夸大服务信息;转制园则由于以契约为基础,难以产生稳定预期,所以更可能关注"变现"的能力。本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方法,针对7所不同所有制幼儿园所做的访谈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转制园服务行为符合上述理论推断,公办园、民办园在延伸服务、收费、招生宣传方面的行为也符合预期,但是在服务人群上有明显偏差,这说明制度环境未能有效促进公办园、民办园的不同定位和细分市场。在各学段教育中,学前教育的多种所有制并存特征最为明显,改革学前教育"供给侧结构"的呼声最为迫切和强烈,这给地方政府制订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带来了不少难题。如何通过合适的行政工具,造就一个多种所有制并存的供给结构,满足多样化的需求,需要学前教育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转变观念,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公办、民办比例,都需要在理论框架下,立足不同所有制幼儿园的行为研究和实地调研,分析不同所有制幼儿园在服务行为上的差异,再立足社会公众的社会经济地位,判断不同地方学前教育需求的层次和类别,根据供给与需求匹配的原理,做出各自学前教育发展道路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供给 所有制 服务行为 服务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